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

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

ID:33211054

大小:60.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2

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_第1页
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_第2页
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_第3页
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_第4页
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_第5页
资源描述:

《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大学语文论文析汉字在历史上的称谓任海潮(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从历时的角度对“汉字”的称谓情况予以归纳,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汉字有不同称谓:文、字、名、书、文字、汉字、书契。同时分析了汉字不同称谓的原因。[关键词]汉字的称谓;文;名;书;字;文字;汉字[中图分类号]H0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4-0034-02[作者简介]任海潮,西北师范大学。从古至今,人们对汉字的称谓五花八门,有的称谓仍一直使用,如:“字”、“文字”等;有的只存在于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到后来已经不被

2、人们使用,如:“名”、“书”等。本文主要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这五个历史时期对汉字的称谓进行分析。从这些称谓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历史时期下汉字称谓的不同以及汉字称谓的来源。一、称“文”1.先秦时期。《尚书·序》:“由是文籍生焉。”《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夫文,止戈为武。”《左传》十五年宗伯曰:“故文,反正为乏。”昭公元年医和曰:“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杜预并《注》:“文,字也。”《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邢昺《疏》:“文,字也。”《孟子·万章上》:“不以文害辞。”朱熹《集注》:“文,字也。”2.两汉

3、时期。《汉书·艺文志》云:“古制书必同文。”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古之造文者,三画连其中,谓之王。”《后汉书·张衡传》:“饰以篆文。”3.魏晋南北朝时期。张揖《上广雅表》云:“夫《尔雅》之为书也,文约而义固。” 4.隋唐时期。张参《五经文字·序例》:“王者制天下,必使车同轨,书同文。”5.宋元明清时期。顾炎武《答李子德书》:“愚以为读九经自考文始,考文自知音始。”章太炎《章氏丛书·简论卷三》:“文因于言,其末则言秋迫而因于文。”许慎《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1]段玉裁注:“错画者,交错之画也。”顾炎武《日知录》:“春秋以上言文

4、不言字,如《左传》:‘于文,止戈为武’,‘故文,反正为乏’,‘于文,皿虫为蛊’,及《论语》:‘史阙文’,《中庸》:‘书同文’之类,并不言字。”“文”的本义是交错刻画的花纹,是依据事物的图像来绘制字形的。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这些文字符号的来源都是客观事物的图像,是象形文字。“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可见,最早的文字是依据实物的形体来描绘的,所以用“文”来指称这种文字也就不足为奇了。二、称“字”1.先秦时期。吕不韦著《吕氏春秋》悬之咸阳市,曰:“有能增减一字者,予千金。”2.两汉时期。《汉书·艺文志》云:“太史试学童,讽书九千字

5、以上乃得为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辙举劾。”李长《元尚篇》:平帝时“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人,各令记字于庭中。”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凡《仓颉》一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郑玄说:“古曰名,今曰字。”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书·江式传》云“隐别古籀奇惑之字。”唐封演《闻见录》云:“搜求异字,复撰《字林》七卷。”《魏书·术艺传·江式》:“音读楚夏之声,并逐字而注。”《陈书》:“虫篆奇字,无所不通。”颜之推《颜氏家训》:“不无俗字,非为大损。”4.隋唐时期。林罕《字原偏旁小说》:“随字训释,使学者简而易从。”5.宋元明清

6、时期。陈瓘《复古编序》:“字之合于古者,皆所不论。”陈第《毛诗古音考序》:“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段玉裁《广雅疏证序》:“学者之考字,因形而得其音,因音而得其义。”王引之《经义述闻》:“古者夏雅二字互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圣人造字,实自象形始。”王念孙《广雅疏证序》:“故有声同字异,声近义同。”黄侃《音韵略说》:“昔结绳之世,无字而有声与义。”朱俊声《说文通训定声》:“皆托其字谓表识。”李从周《字通》:“字而有隶,盖已降矣。”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许慎《说文解字》:“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聲。

7、”段玉裁注:“人及鸟生子曰字,兽曰卜嵼。引申为抚字,亦引申之为文字。”《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字”的本义是生子,后来引申为表示文字的字,可能是由于上古时期多异体字,而异体字主要是由于孳乳方式产生的,如同雄雌相合而生子,这就与字有孳乳的意义有一些联系,因此用一个单音字“字”来表示汉字的称谓,这是用的其引申义。三、称“名”1.先秦时期。《周礼·大行人》:“九岁属督史谕书名。”郑玄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仪礼·聘礼记》:“百名

8、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郑玄注:“名,书文也,今谓之字。”《论语·子路》:“必也,正名乎。”郑玄注:“正名,谓正书字也。”《管子·君臣上》:“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