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186700
大小:58.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1
《2012届高考复习专题最新分类汇编—选做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卷:湖南省高考语文最新分类汇编—选做题(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9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得太慢。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我驱赶它,吓唬它,责备它。蜗牛用歉疚的眼光望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粗气往前爬……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但天上一片安静。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
2、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忽然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抬头看,蜗牛也正在悠闲地爬着……作家王开岭在作品《丢失的脚步》中说:“诗意的城市应该是漫步的城市。”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00字左右。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慈,故能勇。”(《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子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勇”的看法。200字左右。(9分)19、示例1、只有放慢生活的节奏,以平
3、和的心态审视眼前的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诗意的美。2、要懂得放手,解放他人也是解放自己。3、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双赢的境界。4、要有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或要培养发现美的心灵,就能感受生活的美妙。等等。16/1620、示例:真正的“勇”是一个人有了大慈大悲大仁大爱之后的表现,是应该为人称颂的。老子的“勇”建立在“慈”的基础上,其勇是针对“不慈”的行为而言的。正如母亲因为对孩子的“慈”而勇敢护子,这是对弱者的维护。孔子的“勇”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仁”的勇是针对“不仁”的行为而言的。正如有道的国君讨伐无道的行为,这是对秩序的维护,是对大多数
4、人的利益的维护。反过来说,心中没有对他人的关爱、不考虑他人的感受的“勇”,实际上只是一种个人“耍狠”的行为。只考虑个人利益,不管他人感受,是我们要反对的行为。(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9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今子(惠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惠子有一棵大树,因它长得不合规矩而以为无用。但在庄子看来,大树既成大树,就让它在“无
5、何有”“广莫”的旷野自由生长,人徜徉或躺卧树下,可做精神上的“逍遥”,而大树也不会有遭受砍伐的“困苦”。(1)文中的“大树”指什么?(2分)答:(2)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启悟?请结合“逍遥游”的思想进行探讨。(150字左右)(7分)答:19.(1)指看似无用却堪为大用的事物。(2分)(2)答案要点:庄子对于器用的无用之大用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不求为现世所用,而求“逍遥游”,实现物我的超越;庄子超越物类而“逍遥游”的人生态度,是随顺自然而进入一种精神自在境界的表现;等。(谈好一种启悟即可)(7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对岸[印度]泰
6、戈尔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16/16在那边,好些船只一行儿系在竹竿上;人们在早晨乘船渡过那边去,肩上扛着犁头,去耕耘他们的远处的田;在那边,牧人使他们鸣叫着的牛游泳到河旁的牧场去;黄昏的时候,他们都回家了,只留下豺狼在这满长着野草的岛上哀叫。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据说有好些古怪的池塘藏在这个高岸之后。雨过去了,一群一群的野鹜飞到那里去。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水鸟在那里生蛋;竹鸡带着跳舞的尾巴,将它们细小的足印在洁净的软泥上;黄昏的时候,长草顶着白花,邀月光在长草的波浪上浮游。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
7、渡船的船夫。我要自此岸至彼岸,渡过来,渡过去,所有村中正在那儿沐浴的男孩女孩,都要诧异地望着我。太阳升到中天,早晨变为正午了,我将跑到你那里去,说道:“妈妈,我饿了!”一天完了,影子俯伏在树底下,我便要在黄昏中回家来。我将永不像爸爸那样,离开你到城里去做事。妈妈,如果你不在意,我长大的时候,要做这渡船的船夫。(选自《新月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1)本文以一个小孩的视角行文,有哪些好处?(3分)答:(2)请联系我国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描写,探讨“对岸”是怎样的理想生活以及作者的追求。(150字左右)(6分)答:20.(1)借写孩子单纯的渴望
8、,(1分)描绘了一个晨耕暮归的美好的“对岸”世界;(1分)表现出一种对新的、理想生活的追求。(1分)(2)“对岸”的生活,是理想中的远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