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

ID:33183060

大小:74.8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1

上传者:U-5734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_第1页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_第2页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_第3页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_第4页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贫困与环境关系研究与CDD项目分享世界银行资助WWF在四川进行的调查研究目标•调查和分析贫困、扶贫行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村级综合扶贫规划的调整和实施,提出更关注环境生态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使扶贫行动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理念能够体现在日常的扶贫工作中调查选点调查对象主要发现M环境在变化M贫困乡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M贫困与环境的关系M扶贫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能感觉到明显的环境变化;•乡村植被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退化过程后,经过近几年的生态重建如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植被覆盖开始恢复或有所好转;•农户和村干部对环境变化的感觉主要从野生动物的多少,采集薪柴是否容易等来感受;•县级官员更多的是通过森林覆盖率和侵蚀模数等技术指标来表达环境的变化;•社区外人员更多的倾向于把环境退化的原因归咎于社区生产活动、生活活动如狩猎、修房子、烧木炭和采集薪柴;•社区内人员更多的倾向于把环境退化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如国有森工采伐、自然灾害等;•草场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膜不回收•滥用农药•过量施用化肥•外来物种入侵•水源污染•小型工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地方病、气候与自然灾害草场退化•草场沙漠化,鼠虫(蝗虫)害严重 •掠夺性的采集野生药材(大黄、虫草、贝母)方式,如采大黄要挖一米深,采贝母不采大留小等,严重破坏了草皮;•草场过载。不断增加养殖数量,有的地方是为增加收入,有的地方农户把牲畜数量多少作为家庭富足和兴旺的象征•挖沟排水变湿地为草地,破坏湿地,•权属纠纷引发草场采药纠纷,造成草原被破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不合适的野生资源(药材、野菜等)采集方式破坏植被•传统的瓦板房耗用木材多,对森林的压力大•不合适的采矿方式破坏地表•生猪、山羊野放,造成很多裸露地表•陡坡开荒,砍去灌木种庄稼和经济作物,水土流失大•过去大规模森工采伐破坏了社区周围的原始森林,小气候改变,洪水增加地膜不回收•大部分农户都没有回收处理用过的地膜,或者不管,或者直接把地膜翻埋在地里。•废弃地膜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地力下降。•羊吃地膜而死的事情时有发生。•山区地膜污染比丘陵区严重。滥用农药•过量施用农药对食品安全有长期的不利影响•因为使用农药,许多地方鸟、蛇明显减少•丘陵农村种植蔬菜时,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而新的病虫又不断出现•农药施用方法不当也是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地方仍有人悄悄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有机磷农药过量施用化肥•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块板结,地力下降。丘陵区化肥用量不断增加,用量一上去就下不来,使用农家肥的农户已经很少;在高海拔地区农户多使用农家肥,有的农户为集肥还要到远处牧区去买羊粪。•施肥方法不当、施用单一品种的化肥,是化肥污染的重要原因。•丘陵区施用农家肥少的原因一是因为有大量人外出务工后劳动力不足,二是因为经济上基本能承受。外来物种入侵•紫茎泽兰(俗名飞机草或霸王草)、大抓草(学名不详)、革命草(长于水库枯水期,学名不详)疯长。•影响农作物生长,耗费农户许多劳动力,增加除草劳动投入或除草剂成本水源污染•水源污染造成饮用水大肠杆菌超标,有异味、甚至有害有毒。•水源污染主要由牲畜粪便污染和化肥农药污染造成。•粪便污染主要由野放牲畜、养殖场不规范的排放等造成。•农药化肥的过量和不规范施用使面源污染雪上加霜。小型工业污染•小型工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仪陇县虎嘴村小纸厂排污到小河不仅严重污染了当地,也对县城饮用水源构成了严重威胁。•美姑县特西村的石膏矿开采被破坏了的地表很难得到自然恢复。生活垃圾污染•房前屋后就近乱丢生活垃圾,一般是倒在在房前屋后50米范围内的河里、山谷和溪沟里。•旅游线(如九环线)游客丢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地方病、气候与自然灾害•大骨节病等(病因不明,可能与水源和饮食习惯有关),地氟病(有的地方农户用含氟量高的煤烘烤粮食),流行传染病等。•恶劣气候,牧区雪灾,农区冰雹、干旱、滑坡等。•半干旱河谷地区严重缺水。l对贫困与环境关系的5种基本看法l人口增长加剧了贫困对环境的压力l农户薪柴短缺问题l传统民居的木材耗用量大l传统文化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作用l野放牲畜破坏植被、污染水源l野生动物损害庄稼不补偿,影响了社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环境越差的地方,越是贫困•环境恶化,贫困程度就深;环境好,贫困就减少;环境的好坏,是决定贫困程度的重要指标•贫困是环境造成的。气候恶劣产量就低,就要贫困。•越穷环境越差,环境差就卫生差,生病是贫穷的根本原因,导致贫病交加。•植被状况差,周围环境差,也是造成贫困的原因。2、贫困导致环境退化•环境差直接产生地方病。得了病,就丧失了劳动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穷,农民就只有采取破坏性的行为,如采伐森林来维持生存•农民穷,就只能用最简单、最传统的农耕方式,大肆掠夺性破坏,如私砍林、偷偷烧荒等•越贫困就越拿不出钱来保护环境,越贫困越是低成本开发资源,造成污染•贫困了,就只能依靠环境来维持生活,对环境破坏大•老百姓只考虑到挣钱,不会考虑环境问题3、贫困和环境互为因果关系•环境差造成了贫困,贫困加剧环境的恶化,是一个恶性循环•环境是造成贫困的一个因素,贫困又加剧了环境的恶化4、贫困和环境的关系不大•并不是环境越好越富裕,环境越差越贫困•穷的地方不一定是环境差的地方,但是富的地方一定是环境好的地方 5、解决贫困问题才能改善环境•面包都没有吃饱,哪里能有鸡蛋•要搞好环境,首先要解决贫困问题,要搞好保护区首先就要增加周边社区农户的收入•贫困影响环境,但是随着贫困的消除,环境会越来越好,因为贫困对环境的破坏就会越来越少•农民贫困,环境条件是重要因素,但是改变环境条件不是唯一的•改变贫困,首先是改善环境的问题。要从发展的角度,在可持续基础上,解决发展的问题上,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关系三)农户薪柴短缺问题四)传统民居的木材耗用量大,是破坏森林的原因之一五)一些自然资源利用方式不可持续Ø破坏性采集野生药材Ø牲畜敞放、草场过载Ø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六)野放牲畜破坏植被、污染水源•畜禽粪便污染居住环境•畜禽粪便污染水源•牲畜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十分严重七)野生动物损坏庄稼不补偿,影响了社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四、扶贫活动与环境的关系l主要的扶贫活动l常见扶贫活动的环境影响•耕地改造•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林果种植•畜禽养殖•人饮工程•灌溉工程•防洪工程•房屋改造•农户能源建设 •社区交通建设•社区服务•培训活动常见扶贫活动的环境影响根据对环境的影响,扶贫活动可以大致分为四类:1、“双赢”项目:能够对生态环境有修复作用或能够减缓对生态环境压力的扶贫活动。2、“潜在轻微不利影响”项目:没有明显的不利环境影响,但在施工阶段如果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仍然会产生对环境的“轻微”破坏的项目活动。3、“潜在较大不利影响”项目:没有明显的不利环境影响,但如果操作不当或管理不善,仍然会产生对环境“较大”的不利影响。4、“中性项目”:对环境没有明显直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的项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