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ID:33177094

大小:9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1

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_第1页
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_第2页
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_第3页
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_第4页
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吃透”数学教材的若干思考潘小明【作者简介】潘小明(1969—),男,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泰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研究方向:课程教学与教学论。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师专教师教育课程整合及保障体系研究”(编号:苏教高2007-299)。(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泰州 225300)[摘 要] 数学新课程背景下,许多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数学教师正在弱化“吃透”数学教材的意识。“吃透”数学教材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吃透”数学教材意味着教师对“熟悉”数学教材的

2、超越,能真正认识到新旧不同数学教材的差异,能因地制宜地分析与利用教材,能以建设性的批判眼光审视教材,能“反向思考”、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材的制约作用和内在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吃透”数学教材。为了能“吃透”数学教材,数学教师还应始终坚持学习和研究。[关键词] 数学新课程;吃透数学教材;系统方法;宏观与微观分析[中图分类号] G63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120(2010)03-0101-05一、问题的提出年龄稍微大一些的数学

3、教师通常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即为了取得较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应当高度重视备课工作,而备好课的关键则是“吃透”数学教学大纲和所用的数学教材。尤其是数学新课程改革前“,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基本上是他们的一个口头禅,即使在中考、高考等数学试题分析中,他们也习惯于从所用数学教材中找出相应的“原型”,并以此为依据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紧扣课本”,他们坚信“,这法、那法,不吃透数学教材就没法”。如果说数学新课程改革前,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教材有点“迷信”的话,那么,数学新课程改革后,特别是随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以及多种课

4、标版教材的发行,部分数学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数学教师)对数学教材的态度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更多地是在“弱化”数学教材的作用,对于数学教材的认知折射出选择性的冲突和需求的急功近利倾向(本质上把是否有利于考试看作要否“吃透”数学教材的评价标准)。在教育价值多元化、数学教材市场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并讨论如下的一些基本命题:新课程背景下,还要不要提倡“吃透”数学教材?什么叫做“吃透”数学教材?如何才能“吃透”数学教材?二、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吃透”教材的价值分析在数学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吃透”教材,既是必

5、要的,也是重要的。对大多数数学教师而言(一些高素质的数学教师或许可以不用教材,也可以实施“无备课”教学,应当排除),只有“吃透”数学教材,才能真正实施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吃透”数学教材,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服务,这是“生本”意识的增强。(一)凝聚于数学教材本身的价值决定了“吃透”数学教材的价值数学教材是字、符、图、表组成的意义符号系统,是由众多专家协作,经过反复思考而编写的数学学习资料,对数学教材内容处理以及表现数学本质方面往往有他们独到的想法。尽管他们在设计数学知识结构与呈现方式等方面也可能会

6、有某些局限性或不足,不会适合所有学生或教师使用,但就总体而言,由于大多数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其队伍往往由数学家、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家以及一线专家型数学教师组成)的数学及其教学功底通常要远高于普通的数学教师,他们对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材整体结构以及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把握通常要远强于一般的数学教师,他们在编写的数学教材上下的工夫(时间)也远多于执教的数学教师。因此,单个数学教师(甚至数学教师群体)在设计数学教学过程时要整体地超越数学教材编写专家,尽管也具有一些优势(比如对特定学生群体的把握),但是更多地会面临着多方面

7、的现实困难(尤其是时间和精力)。(二)实践中一些不合理教学现象凸显了“吃透”数学教材的价值一个不能“吃透”数学教材的教师,或许能够“照本宣科”或者拿着别人的教案“依样画葫芦”去上课,但是学生的收获必然不会大。比如,就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而言,学生或许掌握了相应的数学概念以及基本解法,但对数学教材中所凝聚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对立统一思想”却很难真正掌握。现实中,有许多教师常常用其他版本教材或课外教辅资料中的相关资料替换所用教材中的相应材料,并美其名曰“调整教材”

8、,但由于这一行为并不是真正建立在“吃透”现有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所以相应的“调整教材”行为不仅缺乏必要的根基,在教学实施中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而且很容易直接导致数学课堂中效益、质量“双低下”现象,甚至会在一些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造成非常低级的教学失误。某初中数学教师在《证明的再认识》的一个教学片断如下:师:同学们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