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ID:33173702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_第1页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_第2页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_第3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近年,在梅州市的中考数学中常有与几何图形紧密相关的探索性试题。其特征是题目本身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这类题型只是提出几种可能,需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出结论,且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是学生应试较害怕的试题。也是教学难点之一。下面本人就在中学数学常规教学中应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探讨提两点看法。一、练好基本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适当渗透探索性题型。立足于课堂,深入钻研教学,是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探索性学习的基础;练好基本功,提高学生解题能力,是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实施探索性学习的有力保障,因此,在落实好教材中体现的通性,通法的同时,可选择适当的时机,用

2、适当的方法渗透探索性试题,如以探索性形式引入定理、公式等。例题1、如图1,圆O两条弦AB、CD,相交于圆内点P证明:PA·PB=PC·PD分析:学生很容易连结AC、DBDBCAPABPDC(图1)(图2)P(D)CBA(图3),由△APC∽△DPB可得:PA·PB=PC·PD说明:这就是“相交弦定理”。探索1:若两弦AB、CD相交于圆外一点P(如图2)上述结论成立吗?分析:此时PBA、PDC成为两条割线,学生可连结AC、BD,由△PAC∽△PDB可得:PA·PB=PC·PD说明:这就是“割线定理”。探索2:若令PDC绕P点旋转,使它与圆相切(如图3),上述结论有何

3、变化?分析:当PDC与⊙O相切时,此时C点与D点重合,即PC=PD,猜想上述结论变为:PC2=PA·PB说明:这就是“切割线定理”。探索3:若再令PBA绕P点旋转,使它也与A(B)圆相切(如图4),上述结论又有何变化?分析:此时,点A与点B也重合,即PA=PB,上述结论变为PA=PC说明:这就是“切线长定理”。C(D)(图4)二、不拘泥常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掌握探索策略。探索性问题条件复杂,结论情况多样,解题思路不明显,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判断符合条件的某种数学对象是否存在,推理验证策略的探索方法。例2,已知:如图5,在矩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

4、EF⊥EC交AB于连结FC(AB>AE)(1)△AEF与△EFC是否相似,若相似,证明你的结论;若不相似,请说明理由。(2)设AB/BC=K,是否存在这样的K值,使得△AEF∽△BFC,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1)是相似证明:延长FE与CD的延长线交于点G,在Rt△AEF与Rt△DEG中,∵E是AD的中点,∴AE=ED,∠AFE=∠DGE,∴E为FG的中点。又CE⊥FG∴FC=GC∴∠CFE=∠G∴∠AFE=∠EFC又△AEF与△EFC均为直角三角形∴△AEF∽△EFC。(2)①存在,如果∠BCF=∠AEF即K=AB/BC=时,

5、△AEF∽△BCF证明:当AB/BC=,DC/DE=∠ECG=30°∠ECG=∠ECF=∠AEF=30°∠BCF=90°–60°=30°又△AEF与△BCF为直角三角形,∴△AEF∽△BCF②因为EF不平行于BC,∴∠BCF≠∠AFE,不存在第二种相似情况。评析:这类试题的一般思路是先对结论作肯定存在的假设,然后从肯定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推理论证,由推证结果验证结论合理与否。总之,提高学生解决“探索性”题型,要与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为基础,强调一种主动探索的学习,以及掌握科学的探索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