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

《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

ID:33160747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1

《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_第1页
《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_第2页
《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_第3页
《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_第4页
《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诗四首》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案中国当代诗四首教者:胡学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1、把握诗中平凡而富有特征的意象。2、揣摩物中见情、物我相融的特点。重点难点1、什么叫朦胧诗?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对祖国母亲赤诚的爱和神圣的责任感的?3、如何理解诗中的“我”?教学过程一、诵读作品诵读作品时,注意把握诗作节奏和感情变化特点。这首诗先扬后抑,体现出一种由舒缓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语言节奏。第一句,长句式,多节拍,第两行表现一个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代音缓慢升起的乐曲。给人一种沉重感。这种诗句的音韵效果与诗人对贫困祖国的忧患意识十分

2、相似。第二句简短急促,把忧国忧民的情绪转化为深深的悲怆。第三节,诗句拉长,节拍增多。这种起伏变化,造成全诗节奏反复回旋,抑扬顿挫,为第四节把全诗推向巅峰创造了条件。第四节,节奏更快,而且排比的运用,加强了语言的力度。这就把全诗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二、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舒婷(1951—),原名龚佩瑜、龚舒婷,福建泉州人。1967年初中毕业到农村插队,后回城当工人,1981年调福建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舒婷的诗歌创作开始于十年动乱之中,1979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各报刊发表,并立即引起强烈反

3、响,成为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已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中学课本中曾选了她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月,据说成诗早在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这首诗有着沉重的历史感,表达了和种希望光明的痛苦。2、把握内容大意全诗共四节第一节,诗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诗人用“破旧的老水草”“薰黑的矿灯”8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国,长期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第二节,写出了人民的

4、痛苦和希望。祖国和人民没有因“贫困”而丧失希望,只是长期以来希望太渺茫,像“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未落地面。第三节,连用一级意象,描绘出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形象。第四节,再次强调“我”与祖国唇齿盯依、不可分割的关系。“迷惘”过的诗人沸腾了,她以发自肺腑的语言倾吐了献身祖国的热望。全诗的1、2节抒发悲哀低沉之情,这一点和自《诗经》《楚辞》以来,抒爱国之情总是和忧国家命运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3、4节抒发的则是欣喜高昂之情。诗意如此跳跃,大喜大悲情绪几乎相反,而又能和谐地统一在一首诗中,理解时,不联

5、系写作背景即三中全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弄不明白的。祖国的命运和每一个热爱祖国的人的命运是密切相关的,诗人从生活中捕捉平凡而有特征的意象,把祖国和个人之间的血肉联系艺术地提示出来,达到了物中见情、物人相融的和谐统一。[板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欣喜高昂折情融转见相史中我历物物悲哀低沉一、重点难点突破1、什么叫朦胧诗?朦胧诗是新时期诗坛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个诗歌浪潮,也是一个取得了相当高艺术成就的诗歌流派。它于70年代后期产生,它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引起了诗坛的震动,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

6、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朦胧诗强化现代意识,突现创作主体,拓宽了诗歌表现领域,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给诗歌带来了更多的扑朔迷离的意象和暗示意味,显示了与30年诗歌绝然不同的特色。朦胧诗的作者们是一批在十年动力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他们有着大致相同的精神历程。从舒婷、、顾城、江河等人的创作可见朦胧诗的大概风貌。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以对祖国母亲赤诚的爱和神圣的责任感的?这首诗构思巧妙,感情深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深邃的思考。作者在前两节中运用了一系列新颖独创的意名胜,如“老水车”“矿灯”“路基”“驳船”8等

7、,写出了祖国承受的巨大灾难和面临的严重困难。但是诗人并没有被这种沉重负担所压倒,在诗的后两节中毅然跃起,接着用:“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上,使读者看到祖国的新生和希望。在诗的末尾,诗人满怀深情地向祖国母亲表示,愿意“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诗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表现了这一代年轻儿女对祖国母亲赤诚的爱和神圣的责任感。1、如何理解诗中的我?诗中的“我”,既指诗人自己,也指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我”既是祖国机体的一部分,也是伟大祖国形

8、象的代表。四,完成练习1、完成练习四。2、阅读舒婷的《致橡树》作简要的分析。《致橡树》中的木棉《致橡树》是舒婷的代表作。现作为新诗中的朦胧诗选入中学课本。这首诗选取的意象非常新鲜:橡树、木棉。对于这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呢?以课本中的预习提示中对此有解释:“这首诗对橡树男性阳刚之气的赞美和对木棉女性柔韧气质的刻画,都显示了作者的特有的风格。”这里说木棉象征女性的柔韧气质,恐怕不准确。中国传统惯把女性比作花。民歌中就有“姑娘好象花一样”“姑娘十八一朵花”。花朵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