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

ID:33123183

大小:288.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0

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2640-2014 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I5.020.20B31备案号:41849-2014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640-2014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RulesofproductiontechniqueforAgrocybeaegerita2014-03-30发布2014-04-3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640-2014前言为规范本地茶薪菇生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编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

2、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靖江市食用菌协会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艳、孙剑霞、羊雪萍、吴冬乾、倪松尧、沈艳、徐明霞、陈莉、朱玉萍、李淑波、侯笛鸣、赵新、陈建坤。0DB32/T2640-2014茶薪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茶薪菇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加工用水、菌种生产与管理、栽培季节安排、菇棚搭建、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本规程适用于茶薪菇的袋料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3、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7096-2003食用菌卫生标准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294-2004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生产场地应符合NY/T5294-2004的规定,并要求地势平坦,灌排便利,距畜禽养殖场500m以外。4生产加工用水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2006的规定。5菌种生产与管理应符合NY/T528-2010规

4、定。5.1母种转管5.1.1基质配方采用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培养基质应符合NY5099-2002的要求。5.1.2配制方法称取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加清水1000mL~1200mL,煮30min左右,用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入琼脂,加清水补至1000mL。加热至琼脂完全溶化,再用4层纱布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葡萄糖,充分搅拌,使葡萄糖迅速溶化,趁热装入试管。装入量为试管的1/5,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将试2管口包扎好,放至高压锅内,在1.2kg/

5、cm高压下灭菌,取出摆放斜面。待试管冷却后,按无菌操作的要求接种母种,接好后在恒温箱内25℃培养7d~10d。5.2原种、栽培种生产1DB32/T2640-20145.2.1基质配方配方培养基质应符合NY5099-2002的要求。原种及栽培种培养料为棉籽壳78%,麸皮20%,石膏1%,糖0.5%,石灰0.5%,含水量60%~65%。5.2.2制作方法制作原种和栽培种均选用15cm×30cm的聚丙烯塑料袋装培养料,每袋装干料重0.25kg~0.3kg,装袋后用塑料绳扎口,采用高压蒸气灭菌。灭菌结束后,冷却

6、至室温或28℃以下,按无菌操作的要求接种。5.2.3菌丝培养接种后将菌袋搬至培养室发菌培养。培养室保持清洁、干燥,室内温度保持22℃~25℃,相对湿度不高于70%,避光培养40d左右,注意定期通风换气。6栽培季节安排茶薪菇为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7℃,子实体形成最适温度为16℃~26℃。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春季在3月份制袋,5月~6月份出菇。秋季在8月份制袋,10月~11月份出菇。7菇棚搭建7.1菇棚采用钢架大棚或竹木结构塑料棚,宽6m,长40m~50m,高2.2m

7、~2.5m,外盖塑料膜和草帘。7.2毛竹结构高层大棚,长33m,宽12m,,顶高6.5m,顶部及四周用稻草和塑料覆盖。棚内采用毛竹搭建床架,床架长10m,宽1.0m~1.5m,高6层~7层,层距80cm,过道宽70cm。8栽培技术8.1栽培袋制作8.1.1培养料配方栽培主料为木屑、棉籽壳等,辅料为米糠、麸皮、玉米粉等。生产用主辅料安全要求应符合NY5099-2002规定。本地常用配方为棉子壳73%、木屑10%、麸皮(米糠、玉米粉)15%、石灰2%,含水量60%~65%。8.1.2菌袋制作栽培袋选择17c

8、m×33cm的聚丙烯塑料袋。按配方比例拌好菌料后即可装袋,每袋装干料重0.35kg~0.4kg,袋口套上颈圈,塞上棉塞。进行常压灭菌,温度达100℃后,保持15h左右(有条件可采用高压灭菌,121℃保持1.5h~2h)。冷却至室温后按无菌操作接种。8.2发菌培养接完菌种后的栽培袋及时搬入培养室进行发菌管理。培养室要求通风、干燥、黑暗,使用前对培养室进行彻底消毒。春季栽培因发菌时温度较低,菌袋可采用墙式堆叠排放,堆放4层~5层。秋季栽培,菌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