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ID:33111194

大小:99.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20

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_第1页
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_第2页
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_第3页
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_第4页
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发展及其借鉴意义作者: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局副局长廖春迎2010年2月-6月,笔者作为北京市第一期高级司法行政人才赴美培训团一员赴美国芝加哥进行了为期16周的跟班式访问学习。在此期间,笔者就美国调解制度的实践与发展查阅了大量资料,并实地参观考察了当地的纠纷调解中心(CenterforConflictResolution)、美国联邦司法部社区关系服务部(CommunityRelationsService)、美国联邦调解与调停服务部(FederalMediationandConciliationS

2、ervice)、美国律师协会(TheAmericanBarAssociation)、芝加哥律师协会(TheChicagoBarAssociation)以及相关法院,与这些机构和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并实际参与了他们的一些活动和项目,对美国的调解制度以及其他纠纷解决制度和法律政策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美国的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分析美国的调解程序的基本建构,尝试对美国的调解制度作出评价,并结合本职工作的内容,总结出对我国调解制度的启示。一、美国调解制度的历史发展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深

3、刻变革的时代,诉讼爆炸、矛盾叠加、各种利益冲突,社会对有效解决纠纷的需求空前高涨。我们一面进行司法体制改革、完善诉讼制度,一面积极寻求诉讼外的各种纠纷解决途径。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遭遇了中国现阶段的困境,社会矛盾复杂,纠纷众多,美国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好诉的国家之一32,虽然人口仅占全世界人口的5%,但是其律师人数却占全世界律师总数的35%。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几乎各个阶层的美国人都被深埋在堆积如山的诉讼案件之中,法院诉讼变得不堪重负:出现了新型的医疗纠纷、产品责任纠

4、纷、交通事故纠纷、保险纠纷以及行政机构管制行为纠纷,出现了集团诉讼。然而,诉讼的成本昂贵、耗时冗长、程序繁复等固有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迅速成为诉讼的有利补充,甚至在有些案件中替代了正式的司法程序,它们被认为是解决亲属间、劳资双方以及各种公共机构间纠纷的最完美的方式。ADR(AlternativeDisputeResolution)泛指一切不经过正式的审判程序而解决纠纷的方法的总称。在美国,谈判、调解和仲裁是最常使用的ADR方法。ADR实际上并不特指某一种争议解决方式,而是一组包

5、括调停、调解、小型审判、早期中立评价、简易陪审团审判以及仲裁等在内的争议解决程序的集合。而调解是ADR当中最典型、使用最普遍的程序之一。这次美国之行有条件对美国ADR制度进行宏观的考察,囿于本人本职工作的相关性,特别对美国的调解体制进行认真客观地了解、审视和研究。美国调解的概念与我国人民调解的概念显然迥异。在西方语境下的调解(Mediation)是指当事人在公正的无偏见的第三方的帮助下,通过充分交流协商,私下解决纠纷的无争斗、无约束力的程序。调停者的角色是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而不是将解决方案强加给当事人。调

6、解员不劝告、不偏袒一方或者32作出判决。相反,调解人将与所有各方共同努力以帮助他们达成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作为调解员只控制调解的过程而没有决策权,由当事人主要控制实质的调解结果。在一些纠纷中,当事人希望能在将来继续保持良好关系。比如在以下情况下发生的纠纷:家庭成员、街邻、劳资关系、同学关系以及遗嘱认证、建设合同、合伙经营争议中。而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很有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民间调解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的调解人还兼任教育者,训诲争议双方遵纪守法。(一)历史渊源美国调解制

7、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沿着这样一条发展的轨迹,即从非成文到成文的过程,从单行法设定调解程序到调解制度的专门立法,是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无论从横向上看世界各国的调解历史,还是从纵向上看美国自身的调解文化的发展和调解经验的总结,都对美国当代的调解制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据悉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被西方被誉为“东方之花”,这次在美国终于有所寻证,美国调解制度的渊源带着古老东方的痕迹。美国联邦调解与调停服务部TheFederalMediationandConciliationService(FMCS)的Jerome

8、T.Barrett教授在他的专著中写道“在中国,解决争议的传统理念来源于儒家的伦理道德,中国很早就采取了调解的方法解决纠纷。孔子(公元前551-479年)32就崇尚自然和谐的理念,认为和谐社会就不应该有纷争,对抗性的诉讼是和谐的对立面。从两千年前的西周官府中,就设有“调人”的官职,专司调解纠纷。在今天的中国,估计有600万的调解员和950,000个调解委员会——事实上,在中国每100位公民所拥有的调解人员比每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