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ID:33080038

大小:785.37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2-20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_第1页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_第2页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_第3页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急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ClinicalStudyOnReducedGlomerularFiltration英文题目RateandAcuteStroke姓名杨淑婷学号200571052所在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导师姓名庄伟端专业神经病学入学日期2005年9月答辩日期2012年5月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工作研究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2、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授权汕头大学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论文;学校可以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对于保密的论文,按照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背景与目的:脑卒中是危害健康的全球性问题,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现象,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和成人致

3、残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则是人类健康的“沉默杀手”,常常隐藏在看似正常的人群中,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医疗费用高、合并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等特点。现已发现早期肾功能损伤即可显著增高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本研究针对CKD评估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与急性脑卒中之间展开研究,提高神经内科医师对CKD的重视,从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血管事件的发生;减少CKD患者卒中的风险并改善CKD患者预后。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了2011年3月~2012年3月

4、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143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13例、出血性脑卒中30例,对照组为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成人80例。所以病人均为首发急性脑卒中(发病48小时内),入院24小时内进行肾功能检查,2周后复查肾功能。排除入院GFR<15ml/min/1.73㎡(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他脑血管疾病。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肾功能(尿酸、胱抑素C、微量白蛋白尿、血红蛋白、白蛋白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FiltrationRate,eGFR)、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吸烟史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5、高脂血症、心脏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CISS(Chineseischemicstrokesubclassification,CISS)分型、记录缺血性脑卒中梗塞灶最大直径及出血性脑卒中出血量等。2.入院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血液及尿液样本,2周后清晨采集空腹血液复查肾功能,利用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入院后3天内完成头颅MRI或CT检查。3.所有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完成。结果:1.急性脑卒中组eGFR水平低于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I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0.05);

6、随后将收集到急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中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向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GFR下降是急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P<0.001)。2.缺血性脑卒中组及出血性脑卒中组eGF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将收集到缺血性脑卒中组、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向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GFR下降是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之一,而非缺血性脑卒中(P>0.05)。3.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eGFR下降与高血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

7、尿及性别均有相关性(P<0.05)。4.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eGFR水平与治疗2周后的eGFR水平进行配对样品T检验,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脑卒中(P=0.05),出血性脑卒中(P<0.05);卒中治疗2周后,且出血性脑卒中的eGFR水平改善,而缺血性脑卒中eGFR水平恶化。5.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脑栓塞(CS)、穿支小动脉疾病(PAD)与对照组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得出eGFR下降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心源脑栓塞的危险因素(P<0.05),而非穿支小动脉型脑卒中(P>0.05)。6.缺血性脑卒中梗塞灶最大直

8、径,出血性脑卒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各分成四组,行单因素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