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

ID:33033584

大小:53.89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19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_第1页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_第2页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_第3页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_第4页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_第5页
资源描述:

《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ihakka哈客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簞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台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莊吉發閩粵兩省是清代人口壓迫較嚴重的地區,同時也是人口向外流動最為頻繁的省分。閩粵流動人口渡海來台後,簞路藍縷,墾殖荒酿,經過先民的慘澹經營,於是提供內地漢人一個適宜安居和落地生根的海外樂土。台灣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歸入清朝版圖至光緒二十一年(1985)割讓於日本止,歷經二百餘年的墾拓過程,開墾耕地面積約八百五十萬畝,人口激增至三百七十餘萬,行政建置擴展為一省三府、一直隸州、四廳、十一縣,台灣開發成果的顯著,與閩粵先民的渡海來台,台灣地理的特徵,清朝政策的調整,都有十分密切的關

2、係。但因台灣孤懸海外,其人文景卻自成一區,在社會、經濟方面的發展都經歷過非常顯著的變化,同時建立了十分複雜的土地制度及租佃關係,而形成台灣獨有的特點。清代台灣的土地開發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朝領有台灣至同治十二年(1873),計一百九十年為前期,是第一個階段。閩粵移民紛紛東渡台灣,偷渡盛行,開墾的土地,主要在台灣西部前LLI平原荒埔,拓墾方向,先由府城、台灣縣向南、向北拓墾。在康熙、雍正年間,鳳L1J、諸羅等地,都形成了拓墾重心。乾降初年以來,彰化平原也成了拓墾重心。乾降末年由於淡水八里笙海口的正式開港,對台灣北路或淡水

3、廳境內的開發,產生了促進的作用。嘉慶、道光以來,嚼瑪蘭遂成為新的拓墾重心。同治十三年(1874)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計二十一年,是第二個階段,屬於後期。同光時期,由於列強的加緊侵略,爭奪在台灣的利權,清朝政府為了救亡圖存,開始建設海防,反映朝野都注意到台灣的重要戰略地位,清廷的治台政策也開始人幅度的調整,於是沈葆植等人奏請取消渡台禁令,積極開發後【II,打通後【II的封閉社會。所謂開山而後台灣安,就穩定東南局勢,移民實邊,保全台灣而言,確實具有時代的意義。有清一代,檔案資料,可謂汗牛充棟,其中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宮中檔》御批奏摺、《軍機處檔》月摺包

4、和檔冊、《內閣部院檔》、《史館檔》等等,為數相當可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明清史料》或《明清檔案》,國立台灣大學典藏《淡新檔案》或《台灣文書》、《岸裡社文書》等,對清代台灣史的研究,也提供了不少珍貴的資料。其中閩浙總督、兩廣總督、福建巡撫、廣東巡撫、巡視台灣監察御史和給事中、福建水師提督、福建台灣鎮總兵官等人的奏摺原件、奏摺錄副、奏摺抄件,以及題本、諭旨等文書,多含有涉及台灣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清代台灣史是清朝歷史的一部分,台灣史料雖然所佔比重不大,但是探討清代台灣歷史,仍然有必要熟悉現存相關檔案資料,並充分加以利用。本文僅就清代粵籍客家族群在台灣墾

5、拓舞台上所扮演的腳色進行浮光掠影的探討。二、台灣本島的地理特徵與拓墾族群的分佈清代台灣拓墾族群的分佈及拓墾社區的形成,與台灣本島的地理特徵,有密切的關係。福建巡撫丁日昌曾把台灣本島的地形比喻為一條魚,他曾扌旨出,「台灣地勢,其形如魚、首尾薄削,而中權豐隆。前山猶魚之腹,膏腆較多,後LU則魚之脊也。」I台灣中央山脈縱貫南北,將全島劃分為東西兩部分,形成不對稱的條狀層次結構,形狀如魚,西部為前山,面向中國大陸,很像魚腹,膏腴肥沃,與閩粵內地一衣帶水;東部為後山,為山脈所阻隔,好像魚脊。福建總督高其倬具摺時亦稱,「台灣地勢,背靠層L1J,面向大海。其LU外平地,皆

6、係庄民及熟番居住,各種生番,皆居深山之中,不出山外。」彳面向大海的前山平地,土地肥沃,沿海港□較多,上岸便利。由於地理位理的近便,早期1《月摺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光緒三年三月二十五日,福建巡撫丁日昌奏摺抄件。2《宮中檔雍正朝奏扌習》,第六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六十七年四月),頁527。雍正四年九月初二日,福遠總督高其倬奏摺。渡海來台的閩粵漢人,主要就是從福建沿海對渡台灣西部海口,其拓墾方向,主要分佈於台灣西部平地。福建巡撫勒方绮具摺時亦指出台灣族群的分佈特徵,節錄奏摺一段內容如下:查台地人民,約分五類:西面瀕海者,閩漳泉人為多,興化次之,福

7、州較少;近111者則粵東惠、潮、嘉各處之人,號為客民;其一則為熟番;又其一則新撫之番,名之曰化番,即後山各社稍近平坦處也;至於前LU後山之中脊深林邃谷,I哨壁重巒,野聚而獸處者是為生番彳。台灣族群分佈,固然有其地理特徵,但同時也和各族群的強弱及內地漢人先來後到而有所不同。熟番、化番、生番雖然是台灣的先住民,但他們屬於弱勢族群,而退處深林L1J谷或各社稍近平坦地方。除生番、化番、生番之外,其來自閩粵內地的流寓人口,多分佈於西部瀕海平坦處,或近L1J荒埔。相對閩籍移民而言,粵籍客民,人數較少,是屬於漢人拓墾社會的弱勢族群,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先來後到的問題;一方

8、面則是由於清廷領有台灣後,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