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

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

ID:33015853

大小:58.7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9

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_第1页
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_第2页
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_第3页
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第18卷第2期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廖浩,谭洁,郑聪,曾立霞(南昌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江西南昌330002)【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吸痰技术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各40例.常规吸痰组吸痰时零负压进管,至深部后边吸痰边负压退管;改良吸痰组吸痰吋带负压进管,边吸痰边进管至深部后负压退管•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后lniin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SpO下降最

2、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痰鸣音评分及肺部感染,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吸痰时采取带负压进管,边吸痰边进管至深部后负压退管的方法具有安全性和优越性,与常规吸痰方法比较,并发症发牛率更低,吸痰效果更理想.【关键词】人工气道;吸痰技术;改良;血压;心率;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2.02.026文章编号:1006—7256(2012)02—0046—02ICU患

3、者病情危重,需建立人工气道,加上镇静,肌肉松弛药物的应用,咳痰能力下降或丧失,不能有效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从而影响通气,诱发肺部感染甚至堵塞气道而危及生命•同时吸痰也常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血,造成严重后果,吸痰是否安全,合理,有效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010年1月2011年2月,我们对4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改良吸痰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30〜50(43.00±5.92)岁.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APACHEII评分12〜36(25.23±6.90

4、)分.多发伤52例,脑外伤32例,中毒8例,颈椎骨折10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49例,人工气道给氧管吸氧31例•随机分为改良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吸痰方法①两组:吸痰管插入气道遇阻力后上提1〜2cm,使管端游离.韦晓君等」对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行机械通气期间最佳吸痰深度的研究得出插管深度超过气管导管至有阻力感时后退1〜2em(共37〜49em).将外露长度做一标记,吸痰管长度(约49em)减去外露长度则为深入气

5、道长度,经口气管插管者为(46・7±1.9)em,气管切开者为(24.8±1.9)cm.将量好的长度标记于床头,每次吸痰以此深度为标准进行•②常规吸痰组:折管进管(零负压进管)至深部后开放负压,边吸痰边负压退管•③改良吸痰组:带负压插入吸痰管,边吸边进至深部后,负压退管.461.2.3注意事项①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交叉感染•②及时观察病情,患者出现吸痰指征吋进行吸痰•③吸痰动作轻柔,吋间不超过15s.④负压应控制在安全范围(0.02〜0.04mPa)J•⑤吸痰前后加大氧流量,使用呼吸机者给予纯氧1〜2mi

6、n,人工气道给氧管吸氧者氧流量为4L/min.1.3评价标准木研究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评价改良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的吸痰效果.仪器采用同型号迈瑞存6床边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并采用XZ5纤维支气管镜,一次性硅胶吸痰管(长约49cm,2个侧孔和1个顶孔)•记录吸痰前,吸痰后lmin心率,血压的变化.连续监测SpO:,记录吸痰前(基线水平),每次吸痰后SpO下降的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于吸痰前后听诊肺部痰鸣音变化,为每位患者连续记录10次吸痰的效果,并进行评分•评分标准:3分为听诊无痰鸣音,2分为痰鸣音

7、明显减轻,1分为痰鸣音减轻不明显.同时记录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每次吸痰时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吸痰时发现痰屮带血或血痰,封管前纤维支气管镜观察气道黏膜发红,淤血或损伤).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检验.检验水准仪二0.05.2结果2.1两组患者吸痰前与吸痰后lrain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见表1.2.2两组患者吸痰后SpO:下降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问比较见表2.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第18卷第2期表1两组患者吸痰前与吸痰后lmin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

8、(i土g)表2两组患者吸痰后SpO:下降最大值,下降至最低值的时间,恢复至基线的时间比较(±S)2.3两组患者痰鸣咅改善情况比较改良吸痰组痰鸣音评分为(2.60±0.35)分,常规吸痰组为(1.60±0.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0.05)・2.4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和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比较见表3.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