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

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

ID:33007984

大小:2.18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19

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_第4页
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术前x线与ct测量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山东中医药失擘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0~2003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腰椎及下胸椎正侧位X线片(CR片)及对应CT片(螺旋CT片)各60份。其代表的临床资料为:本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38例,女22例;年龄18—54岁,平均38.3岁。骨折部位:T.。骨折4例,T.:骨折18例,L。骨折19例,L:骨折10例,La骨折5例,L。骨折4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8例,交通事故伤29例,压砸伤13例。并发其他部位骨折17例20处。按Denis分类法,单纯屈曲压缩骨折13例、爆裂型骨折35例、安全带型骨折2

2、例、骨折脱位10例。损伤1个脊柱节段者56例,2个节段损伤者4例。由于其中一个阶段的骨折情况较轻微,无手术处理的指征,故本研究中仍按单节段骨折处理。脊髓神经损伤根据ASIA92标准分级[卯,A级8例,B13例,C级5例,D级20例,E级14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间:伤后64,时内手术4例,12t]、时内手术8例,3天内手术31例,3天后手术12例,1周后手术5例,均在2周内手术。手术方法: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其中Dick系统2例、CD系统8例、RF系统12例、AF系统38例。9例~期椎管减压,同时全部行植骨融合.植骨方式为自体髂骨椎板Hi

3、bb’S植骨或小关节及横突间植骨。二、方法(一)实验仪器:游标卡尺(精度达0.Imm)、量角器(精度达1。)、德国产AGFACR机、日本东芝产四层螺旋CT机。(二)测量指标:1,x线正位片测量:(1)椎弓根横径(pedMcwidth,PW):椎弓根内外侧皮质外缘之间的最短距离;测量图片见附图l。(2)椎弓根间距(TPW):为两侧椎弓根内侧皮质之间的距离,代表椎管横径;测量图片见附图2。(3)左右椎弓根内侧缘到棘突轴线的垂直距离cwl、wr)。测量图片见附图3。以上测量数据除以放大率为实际数据(x线放大率为1.15)。2.x线侧位片测量;(1)椎体前缘高度;(

4、2)椎体后缘高度;(3)忠椎后凸角度;(4)矢状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sagittal$Grewangle,SSA)。测量图片见附图4。2测量数据(1)椎体前缘高度(2)椎体后缘高度除以放大率为实际数据(x线放大率为1.15)。3.CT片测量:(1)椎弓根横径(pediclewidth,PW):椎弓根内外侧皮质外缘之间的最短距离;(2)椎弓根螺钉钉道深度(8CI'eWpathlength,SPL):钉道长度包括椎弓根轴线长度加上椎弓根在椎体内延长线的长度;测量图片见附图5。(3)水平面椎弓根角度(pedieleangle,PA):椎弓根轴线与椎体中线间夹角;测

5、量图片见附图6。(4)椎体旋转角度(0):椎体矢状轴线与人体矢状轴线的夹角:测量图片见附图7。(5)患椎残余椎管面积及理论正常椎管面积。测量图片见附图8、9。计算水平面椎弓根螺钉置入角(transversescrewangle,TSA),计算公式为TSA=PA±0。(三)实验方法:用游标卡尺及量角器或根据x线号、cT号直接在数字摄影x线机、螺旋cT机上测量x线及cT图像。X线片图像包含完整T。。~L。图像信息,测量T。。~L。间所有数据,CT片图像包含以患椎为中心三个椎体图像信息,测量患椎及上下椎体间所有数据。患椎稚管面积的测量需根据cT号从螺旋cT机调取储

6、存的原始cT图像,测量残余椎管面积及理论正常椎管面积,并计算百分数(其数值为椎管面积的理论值减去残余椎管面积后除以椎管面积的理论值)。(四)疗效判断;1.置钉情况:术中C型臂x光机验证螺钉位置。术后立即行正侧位x线,观测患椎高度恢复、后凸角度改善情况。2.手术近期疗效:术后刀口拆线后,行cT检查,观察椎弓根螺钉置入的角度及深度和患椎椎管面积恢复情况。3.手术远期疗效:随访6个月至36个月,复查正侧位x线及cT检查,观察有无患椎高度丢失、有无椎弓根螺钉松动、脱出、弯曲、折断。判断植骨融合情况。检查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五)统计学方法;每项数据测量时均有2人测量2

7、次,取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参数用平均数±标准差(可±s)表示。采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用配对t检验对T。。~L5左右两侧椎弓根横径(Pw)进行均值比较的显著性检验;用配对t检验对T。o~L。椎弓根横径(Pw)CT测量值与椎弓根横径(Pw)x线测量值进行均值比较的显著性检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的椎弓根横径(PW)进行均山东中医药失擘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值比较的显著性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T。。~b之间的差异,迸一步的两两比较用q检验(Student-Newman—Keuls法):对T。。~L5X线测量的左右椎弓根内侧

8、缘到棘突轴线的垂直距离(wl、Wr),通过0角进行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