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ID:33001978

大小:3.40 MB

页数:70页

时间:2019-02-18

上传者:U-24835
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⑧掰MASTER⋯'STHE潞硕士学位论文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论文作者:王珍珠指导教师:田鹏学科专业:企业管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年4月 ⑧Researchonthekeyinfluencingfactors0findependenCeinnovationcapacityofprivateenterprisesJI-●一——inHubeiProvinceA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MasterDegreeinBusinessManagementByWangZhenzhuPostgraduateProgramCollegeofManagementCentralChinaNormalUniversitySupervisor:TianPengAcademicTitle:AssociateProfessorSignature罂P蟛一Approvedapril.2012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删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王玢形k日期:2a2.年-}月蜘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华中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问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L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作者签名:王珍趺日期:2012.年占月Jg日导师签名:日期:矽fp年r月,f日本人已经认真阅读“CALL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发布章程",同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CALIS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布,并可按“章程’’中的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圆童途塞握童卮溢卮!旦圭生;旦兰生;旦三生筮查!作者签名:王殄球日期:2DJZ年乡月l歹日导师戳:p厶日期:7口17,-年J凡j日∥一。 ⑧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来临、全球化趋势的不断蔓延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愈发凸显,中国愈来愈注重国家及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如果说国有企业是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中坚力量,而民营企业则是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生力军。本文通过对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相关文献的综述与分析,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与问题,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首先选用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构建了全面系统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架构,结合实际选取了36项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解释变量。再以2001一010年度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了适用于不确定性系统的灰色关联分析法,统计得出了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专利申请量的关联度排序。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关联度均在0.50以上,说明所选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最后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关联度数值进行了分门别类,其中第一类解释变量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研发历史积累等共19项,与被解释变量的关联度均在0.90000以上,说明这19项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存在着高度关联,是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得出的关键影响因素中,宏观环境层面包括文化教育水平(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科技研发水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历史积累、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重)、基础设施条件(本地区公共图书人均拥有馆藏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科技经费筹集中政府所占的份额)和专利保护度(专利批准量与专利受理量之比);在微观环境层面主要有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程度、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和产业状况(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在组织层面主要是民营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民营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企业制度(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文化(创新价值取向)和产学研合作水平;在个人层面有企业员工素质(员工受教育水平、员工学习创新能力、员工组织交往能力)和企业家(企业创富欲望)。最后,在结论部分运用上述分析结论对于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仓Ij新能力影响因素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knowledgeeconomyeracoming,thetrendofglobalizationspreadingincessantlyandthemarketcompetitiongrowingincreasingly,thedecisiveroleofscienceandtechnologyforsustainableeconomicgrowthismuchmoreobviously,Chinahaspaiedmoreattentiononthebuildingofindependenceinnovationofthecountryandenterprises.Ifthestate-ownedenterprisesarethebackboneofbuildingChina's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thenwecanconsiderprivateenterpriseasnewforcetopromoteChina’S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building.Accordingtoresearchingtheindependentinnovation,theinfluencingfactorsofenterprises’independentinnovationandtheliteratureoftheenterprises’independentinnovationofHubeiprovince,Iconcludethelimitationsandproblemsofthecurrentstudy,basedonthepreviousresearchexperience,Ichoicethequalitativeresearchmethodofgroundedtheory,thenIextractandbuildtheinfluencingfactorsofcomprehensivecapabilityofindependentinnovation,finallylinkingthereality36explanatoryvariablesindicatorsareselected.IchoicethedataofprivateenterprisesinHubeiProvincefrom2001to2010asthestudysample,ontheresearchmethod,Icreativelychoicethequantitativeresearchmethodswhichadjuststograyrelationalanalysisofuncertaintysystem,accordingtostatistics,obtainingtheassociateddegreeofsortingofeachexplanatoryvariableontheexplanatoryvariablesofpatentapplications,The伊aycorrelationanalysisshowsthatallexplanatoryvariablesandthecorrelationoftheexplanatoryvariablesareaboveO.50whichindicatesthattheselectedexplanatoryvariablesontheexplanatoryvariableshavesomeexplanatorypower.Inordertofindthekeyinfluencingfactorswhichaffectthe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ofHubeiprovinceamongmanyexplanatoryvariables,thatistheSameaftergrayrelationalanalysis,throughtheclusteranalysismethodIclassifytherelateddataintodifferentcategories,Thefirstcategoryofexplanatoryvariablesincludingtheproportionofhigh-techindustry’SshareinGDP,accumulationofresearchhistorywhichownthecorrelationwithexplanatoryvariablesisabove0.90000.AccordingtotheresearchIfindthe19explanatoryvariablesandtheexplanatoryvariableswithahi}ghdegreeofcorrelationthatindicatesthesearethekeyinfluencingfactorsof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ofprivateenterprisesinHubeiProvince.II ⑧硕士学住论文MASTER‘STHESISAccordingtotheempiricalanalysis,atthemacro.environmentlevel.culturalandeducationallevel(EDU/GDP),R&Dlevel(RD/GDP,Im(RI-nS),RIO),infrastructurecondition(PLIB),governmentsupport(GOV)andpatentprotection(DP)isthetechnologicaldynamismandintellectualfoundationofthe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buildingofprivateenterprisesinHubeiProvince.Atthemicro.environmentlevel,marketenvironment(MF/GDP,NE),industrysituation(i-rri)isthematerialsupportandlegalprotectionof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building.Attheorganizationallevel,researchanddevelopmentexpenditures(Ln(SE)),developersinput(Ln@S)),EnterpriseSystem(STAE),Enterpriseculture(Ⅳ)andinnovationconsciousnessfiE)isthefundamentaldrivingforceandmechanismsupportof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building.AttheIndividuallevel,ataffquality(EEDU、SI、oc)andentrepreneur(EM)isthedirectleadingforcein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buildinginprivateenterprisesofHubeiProvince.Atlast,IntheconclusionsectionusingtheaboveanalysisconclusionforthepromotionofprivateenterpriseindependentinnovationabilityinHubeiProvinceofthecorrespondingpolicyrecommendations.Keywords:HubeiProvince,Privateenterprises,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InfluencingfactorsItt ⑧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摘要⋯Abstract.一、绪论目录..IⅡl(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2(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41.研究思路⋯⋯⋯⋯⋯⋯⋯⋯⋯⋯⋯⋯⋯⋯⋯⋯⋯⋯⋯⋯⋯⋯⋯⋯⋯⋯⋯⋯42.研究方法⋯⋯⋯⋯⋯⋯⋯⋯⋯⋯⋯⋯⋯⋯⋯⋯⋯⋯⋯⋯⋯⋯⋯⋯⋯⋯⋯.5(三)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71.研究创新之处⋯⋯⋯⋯⋯⋯⋯⋯⋯⋯⋯⋯⋯⋯⋯⋯⋯⋯⋯⋯⋯⋯⋯⋯⋯72.研究不足之处⋯⋯⋯⋯⋯⋯⋯⋯⋯⋯⋯⋯⋯⋯⋯⋯⋯⋯⋯⋯⋯⋯⋯⋯⋯8二、文献综述9(一)自主创新⋯⋯⋯⋯⋯⋯⋯⋯⋯⋯⋯⋯⋯⋯⋯⋯⋯⋯⋯⋯⋯⋯⋯⋯⋯⋯91.自主创新的由来⋯⋯⋯⋯⋯⋯⋯⋯⋯⋯⋯⋯⋯⋯⋯⋯⋯⋯⋯⋯⋯⋯⋯⋯92.自主创新的国外研究综述⋯⋯⋯⋯⋯⋯⋯⋯⋯⋯⋯⋯⋯⋯⋯⋯⋯⋯⋯⋯..93.自主创新的国内研究综述⋯⋯⋯⋯⋯⋯⋯⋯⋯⋯⋯⋯⋯⋯⋯⋯⋯⋯⋯⋯10(二)自主创新能力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综述⋯⋯⋯⋯⋯⋯111.自主创新能力⋯⋯⋯⋯⋯⋯⋯⋯⋯⋯⋯⋯⋯⋯⋯⋯⋯⋯⋯⋯⋯⋯⋯⋯⋯11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综述⋯⋯⋯⋯⋯⋯⋯⋯⋯⋯⋯⋯⋯⋯。123.湖北省民营企业现状及其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现状⋯⋯.⋯⋯⋯⋯⋯⋯⋯.16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变量的选取⋯⋯⋯⋯⋯⋯⋯⋯⋯⋯⋯⋯⋯⋯⋯⋯⋯⋯⋯⋯⋯⋯191.解释变量⋯⋯⋯⋯⋯⋯⋯⋯⋯⋯⋯⋯⋯⋯⋯⋯⋯⋯⋯⋯⋯⋯⋯⋯⋯⋯.192.被解释变量⋯⋯⋯⋯⋯⋯⋯⋯⋯⋯⋯⋯⋯⋯⋯⋯⋯⋯⋯⋯⋯⋯⋯⋯⋯24(二)数据来源⋯⋯⋯⋯⋯⋯⋯⋯⋯⋯⋯⋯⋯⋯⋯⋯⋯⋯⋯⋯⋯⋯⋯⋯⋯..24(三)统计分析方法⋯⋯⋯⋯⋯⋯⋯⋯⋯⋯⋯⋯⋯⋯⋯⋯⋯⋯⋯⋯⋯⋯⋯⋯25四、实证分析(一)灰色关联分析阶段⋯⋯⋯⋯⋯⋯⋯⋯⋯⋯⋯⋯⋯⋯⋯⋯⋯⋯⋯⋯⋯27(二)聚类分析阶段⋯⋯⋯⋯⋯⋯⋯⋯⋯⋯⋯⋯⋯⋯⋯⋯⋯⋯⋯⋯⋯⋯⋯29 ⑧硕士学位论炙MASTER‘STHESIS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321.研究结论⋯⋯⋯⋯⋯⋯⋯⋯⋯⋯⋯⋯⋯⋯⋯⋯⋯⋯⋯⋯⋯⋯⋯⋯⋯⋯⋯322.研究结论分析⋯⋯⋯⋯⋯⋯⋯⋯⋯⋯⋯⋯⋯⋯⋯⋯⋯⋯⋯⋯⋯⋯⋯⋯⋯34(二)建议⋯⋯⋯⋯⋯⋯⋯⋯⋯⋯⋯⋯⋯⋯⋯⋯⋯⋯⋯⋯⋯⋯⋯⋯⋯⋯⋯351.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建议⋯⋯⋯⋯⋯⋯⋯⋯⋯⋯⋯⋯⋯。35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未来研究建议与展望⋯⋯⋯⋯⋯⋯⋯⋯⋯⋯⋯⋯⋯..36参考文献⋯⋯⋯附勇乏⋯⋯⋯⋯⋯⋯··⋯⋯⋯··”·⋯⋯⋯⋯⋯一⋯⋯⋯·“⋯⋯⋯⋯“⋯⋯·一·42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0致谢⋯⋯⋯⋯⋯⋯··⋯⋯⋯⋯⋯⋯⋯⋯⋯·..⋯⋯⋯⋯⋯⋯⋯⋯⋯⋯⋯⋯·61 表目录表3.1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开放译码表(范畴化表)⋯⋯⋯⋯⋯⋯⋯⋯21表3.2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轴译码结果表⋯⋯⋯⋯⋯⋯⋯⋯⋯⋯⋯⋯22表3.3本文所选解释变量及定义⋯⋯⋯⋯⋯⋯⋯⋯⋯⋯⋯⋯⋯⋯⋯⋯⋯⋯23表4.1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历年来的关联系数及其最终关联度⋯⋯28表4.2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关联度聚类分析结果表⋯⋯⋯⋯⋯⋯⋯⋯29表5.1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汇总表⋯⋯⋯⋯⋯⋯⋯⋯⋯32图目录图1.1本文研究思路流程图⋯⋯⋯⋯⋯⋯⋯⋯⋯⋯⋯⋯⋯⋯⋯⋯⋯⋯⋯⋯5图3.1扎根理论操作流程图⋯⋯⋯⋯⋯⋯⋯⋯⋯⋯⋯⋯⋯⋯⋯⋯⋯⋯⋯⋯19 ⑨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研究背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来临、全球化趋势的不断蔓延以及市场竞争的曰益加剧,科学技术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性作用愈发凸显,世界各国争先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到了国家战略的议事日程。自中国政府先后于2006年2月、12月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十一·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开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国特色创新体系”多次出现于中国中共中央各类会议。2011年10月中国十七届六中全会大会报告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作为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在促进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国有企业是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中坚力量,而民营企业则是推动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生力军。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民营企业取得了空前的飞跃式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湖北省经济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在创造价值、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然而,虽然较之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具有市场适应性强、管理灵活机变等显著优势,但是由于其先天禀赋原因,民营企业更多的面临的是资源有限、技巧匮乏、竞争激烈、根基稳定性不足、竞争能力低下、风险抵御能力极差等致命弱点。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新成立的民营企业,四年之内倒闭的占其总数的一半以上(赖彦儒,1999)【11。由此可见,民营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管理形势。如何克服民营企业的先天弱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使湖北省民营企业健康良性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增长中的卓越作用,是企业、政府以及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国社科院著名民营企业研究专家刘迎秋教授,通过长期以来对中国民营企业实际状况的深入研究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部分。2006年,鉴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于民营企业克服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自身缺陷、获得长足发展的决定性意义,湖北省通过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决定》,其中建设创新型湖北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虽然湖北省民营企业历年来都取得了新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同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之势来看,湖北省民营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显得稍逊几筹。面对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湖北省民营企业赶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唯一途径就是,探索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开发研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产品与新型服务。最后,从国际国内形势上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欧洲债务危机又接踵而至,虽然湖北省位于中国内陆地区,但是这两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也给湖北省的民营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市场需求下滑,出口增速趋缓甚至下降,劳动成本上升等。加之人民币汇率升值、知识产权贸易壁垒、通货膨胀、宏观调控紧缩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近年来湖北省民营企业步入了21世纪发展历程中的首个寒冬。面对着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湖北省民营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战斗力与竞争力,由制造型企业向自主创新型企业转变。因此,研究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加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原始创新、推进集成创新、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挑战为契机、变挑战为动力、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带来的冲击,是当前湖北省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2.研究意义研究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探究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于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理论架构,促进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随着世界各国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深入重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自主创新开展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研究,特别是在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收获颇丰,但是通过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仍然发现在不同主体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系统化和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首先,从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来看,大多数文献以研究国家、企业整体以及特定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主,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2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文献较少,特别是专门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更不多见。众所周知,民营企业同大中型国有企业相比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殊性,关于国有企业以及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并没有完全的普适性;且民营企业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还是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发展战略中,都扮演者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因此,探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相关问题,提炼总结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次,从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来看,学者们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做理论阐述或者实证分析,研究成果虽然颇为丰富,但往往是不同的研究间存在交叉与重叠,因此研究成果显得十分杂乱,缺乏对诸多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整理。这不仅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的规范与发展,其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也让企业经营管理者们无所适从。为了全面系统地对相关文献中所提及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整理,同时尽量避免个人主观性的存在,本文选用扎根理论对文献中总结出来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综合,提取与构建了较为系统化和全面化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最后,从研究设计上看,当前有的研究者往往忽视了信息的不确定性。在系统研究当中,受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内外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人类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多少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科学研究尤其是实证分析当中,研究者亦根本无法确定“真实的、客观的”模型,所以模型构建本身就具有相当的主观性,因此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适用性也大打折扣。本研究为了克服这一技术问题以期取得更为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实证研究阶段运用了灰色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学统计方法,以2001.2010年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统计得出了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从现有研究文献中尽可能系统全面的概括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对湖北省民营企业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取得了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一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首先,深入研究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整理、建构系统全面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理论架构,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新实践提供详细明确的理论指导,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中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3 其次,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究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湖北省民营企业开拓自主创新之路提供全方位的策略支持,推进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创新型企业的战略转型;有利于提高湖北省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之下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也有利于为湖北省政府制定自主创新发展政策提供科学指导,为推动创新型湖北建设奠定基础。(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研究思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文献进行详细综述的基础之上,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系统全面的提取构建了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诸多影响因素,最终选取多达36项的解释变量指标。然后以2001—2010年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定量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得出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关联度排序,接着选取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将关联度数值分门别类,进而从36项解释变量中提取出了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19项关键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给出了文章的研究结论与未来的研究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如图1.1所示):第一部分:绪论。结合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确定论文选题,阐述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说明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在对自主创新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明确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对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在界定民营企业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湖北省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现状。第三部分:研究设计。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文献中所提及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整合,并以此为基础选取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同时根据前人的研究局限以及本文的研究特点选定灰色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两种统计分析工具。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以2001——_2010年度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提取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4 第五部分:结论与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阐述研究结论,并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能力建设提出建议、对未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提出展望。2.研究方法图1.1本文研究思路流程图(1)扎根理论研究法为了科学客观地分析整理出系统全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扎根理论这一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BarneyGlaser教授与AnselmStrauss教授在研究临终照护机构时所共同提出的、运用系统化程序对某一现象进行归纳分析以推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本质就是通过全面的资料收集与系统的综合分析,在庞杂的经验化资料的基础上发展出根植于现实世界的新理论。扎根理论的操作流程包括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三种译码程序。台湾学者徐宗国(1997)【2】指出,对于只想从研究文献中找出主题而作主题式分析,或只是想开发出一些概念的研究,只需做到主轴译码就已经足够了,除非想进一步构建理论,才需要用到选择性译码。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目的在于从现有文献中所涉及的庞杂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分析、概括、整合出更具系统性与全面性的影响因素,所以本文主要是运用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两种译码程序。在开放性译码阶段,首先分篇对研究文献中所涉及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译码编码;其次,根据各个概念5 ⑧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的定义、性质与特征,将涉及同一现象的概念聚拢为一组概念,即范畴。在主轴译码阶段,根据已得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分为环境、组织与个人三大层面,既具有系统性,又不失全面性。(2)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以分析、确定系统各因素对系统主行为影响程度的定量研究方法。其中,关联度即是指由随机序列中找到的关联性大小,是对因素之间、事物之间关联性大小的度量,是关联分析与制定决策的数理基础。而灰色关联度则是描述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关联大小、方向与速度的基本工具。作为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灰色关联分析不仅较好的克服了长期以来困扰学者们的“信息不确定”问题,而且克服了传统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中要求样本容量较大、因素个数较少、各因素之间彼此无关,计算过程复杂繁琐、量化结果与定性结果不一致等诸多缺憾与弊端;适用于样本量多与少、样本有无规律、各因素之间有无联系的多种情形,计算简单、应用方便,且分析结果一般与定性分析结果相互吻合。因此,无论是在实践分析还是在理论研究中,灰色关联分析都是一种实用、有效、可靠的研究方法。由于本文力求对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做出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的解释变量颇多(具体如表3所示达36个);而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相关数据大多来源于历年统计年鉴,因此样本容量受到较大限制,本文所选样本容量仅为10(即2001——-2010年的相应数据)。在避免信息不确定性这一客观局限的前提下,结合本文探求各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影响程度的研究目的,本文解释变量个数较多而样本容量个数较少的研究特点,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境,我们选取了灰色关联分析这一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计算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关联度,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之下的各研究变量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排序。(3)聚类分析法聚类分析是建立一种定量方法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疏远程度进行科学分类的研究方法。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认为研究的样本或变量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似性,根据一批样本的多个观测指标,具体找出一些能够度量样本或指标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以这些统计量为划分类型的依据,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本(或变量)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本(变量)聚合为一类,关系密切的聚合到一个小的分类单位,关系疏远的聚合到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一个大的分类单位,直到把所有的样本(或变量)都聚合完毕。本文在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得出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关联度数值之后,又运用聚类分析对关联度数值进行了分门别类,进而提取出了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三)研究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研究创新之处鉴于以往相关研究的一些局限,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研究对象的创新:选取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来看,当前多数文献多选取国家、企业整体以及特定行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非常之少,特别是关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更为贫乏,而专门针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尚是空白。因此,本文以湖北省民自主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是本文的第一个创新之处。第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提取构建了全面系统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当前学者们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研究成果虽然十分丰富但过于杂乱,缺乏对诸多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整理。本文以前人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中所提及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综合,提取与构建了系统全面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第三,研究方法的创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数学统计方法。在系统研究当中,受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内外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人类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多少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然而当前大多数研究者普遍忽略了这一重要问题,在模型构建时掺杂了相当的个人主观性,因此其研究结论缺乏广泛的适用性与确切的可靠性。为了克服这一研究局限,本文在实证研究阶段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学统计方法,以2001.2010年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更为科学客观地统计得出了影响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7 2.研究不足之处从研究深度上看,虽然本文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方面有一定的创新,但是由于本文的着重点在于全面系统的探讨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且由于个人学识、文章篇幅以及外在时间的限制,在各个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具体作用机理方面(特别是某些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复杂关系,例如企业规模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仍然存在一些研究缺陷。从研究成果的普适性上看,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且研究设计及实证研究当中均以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的普适性问题,即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践或者中国其他省市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实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考证。8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一)自主创新1.自主创新的由来二、文献综述自熊彼特于20世纪初提出创新理论以来,技术创新理论得到了蓬勃的持续发展,而自主创新就是在技术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与完善的。191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发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最早阐述了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的基本思想,首次运用了“创新”一词。1928年,熊彼特在其《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一书中首次给出了创新的明确定义“创新是将新的生产资源投入实际生产的应用过程。经过多年的不懈研究,1939年,熊彼特发表《商业周期》一书,对提出了全面系统的创新理论。随着科技革命的深入展开,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了创新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创新的研究也逐渐蓬勃兴起。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提出了“起飞的六阶段论”,并认为技术创新在创新的过程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其首次将创新定义为了“技术创新”。伊诺思从行为集合的视角出发,认为技术创新是由保证资本投入、选择研发目标、制定项目计划、建立组织、雇佣工人以及开辟市场等一系列行为综合产生的结果。与此相对的,林恩则从创新时序过程的视角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明确定义:技术创新是从技术商业潜力认知到技术产品商业化的整个行为过程。1982年,经济学家弗里曼从经济学的视角给出了自己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技术创新包括与新产品销售或新工艺新设备首次商业性应用相关的所有技术(Freeman,C.,1982)13l。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次将创新的概念应用到了管理领域,他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创新财富的新能力,是勇于开拓的具体手段(DruckerEE,1989)HI。2启主创新的国外研究综述国外对于自主创新的研究最初来源于内生经济理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Arrow最早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内在因素进行研究,并将技术进步的部分作用进行了内生化(Arrow,J.K,1962)。在此基础之上,Uzawa从理论上详细阐述了技术进步的内生变化,为内生技术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Uzawa,H.,1965)【51。9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Grossman,GM.&Hdpman,E.(1994)161首次建立了自主创新基础上的长期经济增长模型。然而,作为中国最新提出的组合名词,国外并没有与“自主创新"完全等同的概念,类似的概念有“内生创新"(Kmgman,M.,1999【71:Anderdassen,R.,Nardini,E.,2005[8】)与“集成创新”(Rothwell,R.,Dodgson,M.,1992)[91。所谓内生创新(EndogenousInovation),是由Anderdassen,R.与Nardini,E所提出的一种与模仿创新、外部引进与裂化等技术创新模式相对应的系统内自发创新行为。而集成创新(IntegratedInnovation)则是由Rothwell,R.与Dodgson,D.所提出的一种整合“科学创新政策”与“产业创新政策"为一体的集成创新政策。由此可见,国外学术界内生创新与集成创新的概念虽然同自主创新的涵义有一定的吻合之处,但并不完全相等。国外对于实质性自主创新的研究发展于中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对技术创新的重视。韩国著名经济学家Lee,W.T.(1988)[10】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对比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基本规律不同于发展国家,U.A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具体实践中很难发挥有效作用。Kim,L(1997)【llj通过分析韩国企业的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机制,提出了全球技术框架、组织机构框架、企业主动学习与技术转移四大分析框架,并进而探讨了影响韩国企业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Lcc,J.&Lira,K(2000)【12】将自主创新模式总结为跟随追赶、跳跃式追赶以及创造新技术三种基本模式。Forbes,N.&Wield,D.(2000)[13l研究认为,对于技术追赶者来说,自主创新尤为重要,且其研发方式与技术领先者的研发方式大相径庭。Kim,J.&Lee,J.(2001)【14】通过对韩国企业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逆向A-U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路径是在引进技术创新的不断积累上逐步发展起来的。Sikka,E(2008)[15J深入研究了印度企业自主创新的实际情况,研究结论认为,建立与研究所、各高校以及其他科研机构的紧密关系,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3启主创新的国内研究综述在中国,自主创新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大学陈劲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自主创新是在改进国外技术过程中发生于技术吸收与技术改进之后的特定技术发展阶段(陈劲,1994)【161。无独有偶,东北大学的谢燮正教授也认为,自主创新是相对于“他技术创新"的一种创新模式。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陈宝春与杨德林则首次提出了自主创新的明确概念:企业自主创新,是一系列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开发、10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动(陈宝春,杨德林,1997)1171。傅家骥(1998)【18】则对自主创新概念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述:自主创新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或联合科研等技术探索模式攻克难关,并积极进行创新技术商品化以获得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活动。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的概念进行了更为系统全面的深入研究。许广玉认为,自主创新是企业为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依靠自身力量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创新活动(许广玉,2005)119】。周寄中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一国通过提高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以及集成创新能力来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活动(周寄中,2005)120】。刘凤朝(2005)121】在阐明自主创新主体差异性的基础之上,认为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通过自身努力或者联合攻关开展技术研发并实现科技突破的创新活动。由此可见,自主创新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综合性概念,不同实现主体的自主创新各有其不同的实际内涵。因此,对于自主创新,学术界有国家自主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分别。一般而言,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活动主要有:对前沿高科技技术的以我为主的研究开发,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内源式供给,对基础科学以及应用基础科学领域基本发展方向的引领指导等。而企业层面自主创新的基本标志则是,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的自主知识产权与专有技术的研发与掌控、对产品与服务的自主定价权、以及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与国家层面的自主创新相比,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则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集成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再创新为主要实现形式的创新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研究即是企业层面的自主创新。(二)自主创新能力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综述1.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国外并没有与“自主创新”意义等同的词汇,因此对于国外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也就无从谈起。然而虽然国内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是却很少有人对其概念进行明确阐述。刘凤朝在其2005年发表的《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一文中,首次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在他看来,不同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各有差异,其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科技攻关,支撑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保障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国家安全的能力;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则是指一个企业依靠自身力量,通过对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创建自由品牌,从而掌控价值分配过程的基本素质(刘凤朝,2005)。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言,温瑞瑁(2005)[22】从综合能力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阐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有效整合运用内外部各种资源,改建或创建新的核心技术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自主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在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刘震宇(2010)123]N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共性出发,结合“自主”一词,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通过自身的自主性努力,整合运用企业内外部各种资源攻克技术难关,形成有价值的自主核心技术并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鉴于本文的研究选题,结合前人对于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自身努力或者联合研发,整合运用内外部各种资源,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能力。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文献综述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青睐,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也做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1)企业自主创能力影响因素的国外研究综述同自主创新源自与技术创新相类似,国外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源自于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Romer,K提出,知识通过研发过程得以创造,研发投入导致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技术创新又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所以他得出如下假设:研发利于自主创新。Arrow,K.J.(1962)124]也认为,时点t的技术水平与在此之前该国整体的投资积累额密切相关。Philips,W.(1966)[冽从理论上阐述了组织规模对创新活动的正面促进作用。而Loeb,L(1977)吲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活动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呈现U型或者倒U型的函数关系。Hu,J.(2004)【韧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销售收入和政府创新支出对私人企业的研发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Ronde,E&Hussler,C.(2005)[2Sl利用法国14个企业2200个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表明,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竞争力、研发人员、当地的高科技产业、当地的高等院校、政府自身的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I.in,N.(2009)因J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对创新的支持、人力资本质量12 以及组织知识的累积对物流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于一些国家长期以来都有着高度的对外开放程度,因此,在探讨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本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方面,研究成果十分丰富。BlomstomM.(1983)130l在选取1970年墨西哥215个工业横截面数据的基础上,以外资企业雇佣员工比例及平均有效时日度量外资参与度,以行业生产效率度量外资技术外溢程度,采用“劳动生产率”模型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FDI的参与度与被解释变量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HaddadM.&Harrison,A(1993)[31J对摩洛哥1985.1989年制造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Coe,H.&Helpman,E(1995)[321对22个OECD国家数据的研究、Blomstrom,K&Sjoholm,W.(1999)[33J对印度尼西亚企业数据的研究、Kinoshita,P.(2000)1341对1995.1998年捷克企业数据的研究、Hu,J.(2001)[35J对我国大中型企业数据的研究以及Girma,T.&Wakelin,K(2004)061对1991.1996年英国电子行业4000个企业数据的研究,同样都验证了FDI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而Kokko,A(1996)1371选取1988.1990年乌拉圭159个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产出占行业产出的比例度量外资参与度,以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度量外资技术外溢程度,运用劳动生产率模型探讨FDI对东道国溢出效应的影响时,结果却显示FDI参与度与内资企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无独有偶,Salvador,IC&Barrios,Y(2000)138】对1990.1994年西班牙1400个制造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Sadik,M.&Bolbol,S.(2001)[39】对阿拉伯国家FDI技术溢出的研究也同样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国内研究综述中国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样也来源于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邵天骏(2001)140】在研究技术创新对于船舶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时,指出技术创新是船舶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需要船舶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郑勇军(2003)[41J认为创新技术动力是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前提与基础。然而中国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则多集中出现于2005年及其以后,相关学者分别从自己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相应的自主创新行为主体,对其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第一类,以中国企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冼国明、严兵(2005)[42J利用1998.2003年省际层面的相关数据,对FDI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中国自主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促进13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作用,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些较低层次的自主创新,尤其在外观设计专利上。吴延兵(2006)143J从探讨研发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入手,间接地发现了市场因素(企业规模、市场集中、接入壁垒和产品差异性)和产权结构对中国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影响。赵更申,雷巧玲,陈金贤,李垣(2006)㈣则从理论上阐述了不同战略导向对企业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他们认为企业家导向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越不倾向于选择合作创新;而市场导向既不利于自主创新,也不利于合作创新。宋河发(2006)145J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证明了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度可刺激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从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刘和东(2007)[461运用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通过对中国1991.2004年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与财政科技投入的动态均衡关系。李恒,李西矗,方润生(2007)147]分析了企业家精神、科技人才、内部激励机制、组织结构、知识产权管理以及产权结构等内部因素对中国企业自主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并结合河南194家企业的问卷调研结果,实证表明企业家精神不足和高科技人才缺乏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实施的最大障碍。冯根福,温军(2008)【48】以国内343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论证了经营者持股方式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性。姜绍华(2010)149J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文化、体制、市场、人才、社会等五大关键因素。第二类,以特定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周黎安、罗凯(2005)150l从理论上分析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创新活动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意味着该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具有更多的拥有技术优势的先进企业,同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还会促进地区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隋广军,.胡希(2006)[51J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为样本,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技术禀赋、人力资源禀赋、知识产权保护、政府支持力度)先后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禀赋、技术禀赋与基础设施禀赋可以归入第一因子称为基本资源要素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归入第二因子称为市场要素因子,最后一个公因子是政府支持,可以成为政府因子;并进而对其重要程度进行了先后排序,依次是人力资源禀赋、技术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知识产权保护与政府支持力度。何玉梅(2011)【52l通过研究构建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四川省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统计方法,确定了影响四川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七大关键影响因素:主人翁的企业文化、生产设施、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组织联合、市场竞争环14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境以及员工素质。第三类,以特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安同良(2006)[53J利用实证研究发现,行业特征、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特征三个因素是影响中国制造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其中行业特征的差异是影响我国现发展阶段制造企业的最主要因素;以员工人数为划分标准的大企业相对于而言,会更多地进行持续性的研发活动,倾向于建立独立的、常规性的、专业化的研发部门,但是某些行业的小企业也呈现出研发创新的行为优势;整体来看,小、中、大企业的研发强度趋势呈现明显的倾斜的V型结构:外资企业相对国内本土企业有着更为活跃的研发活动和创新动力“而不管是行业特征、企业规模还是所有制因素都没有对研发投入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之间的分配关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与产品创新相关的研发支出比例稳定在64%左右。张杰,刘志彪,郑江淮(2007)1541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之上,以江苏省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微观行为方式层面考察了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品牌、企业家背景、人力资本、行业与地区相关因素之下,企业规模与创新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较明显的倒U型关系,而且存在“门槛效应”;集聚效应在现阶段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出口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了负面影响效应,表现在创新活动随着出口比例而发生非线性变化,呈现“俘获”效应。李冬梅,刘进,唐殊等(2009)155】依据对四川省生猪养殖企业的调查,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方法对产学研合作技术转移与实现自主创新二者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司训练,王晗,郭诗琪(2010)[561以石油企业为研究,将智力资本分解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外部因素三个要素,先后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实证了各要素对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江旭晖,李慧勇(2010)157]2004.2008年中国48家物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出衡量自主创新的指标技术进步指数,进而对物流业上市公司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第四类,以特定类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刘和东(2006)【58】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研发投入与自主创新能力关系进行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探讨了研发投入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朱横鹏(2006)[59l利用中国10个省市800多家民营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地区差异特征等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其研究结构表明,以技工资收入为划分标准的企业规模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小规模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自主创新方式;市场力量的大小显著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以低价格为主的竞争方式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地区差异因 ⑧硕士学位论文^dASTER‘STHESIS素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也有显著影响。刘春朝,潘桂香(2011)160l在对宁波科技型企业的访谈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研发>企业家精神>宏观政策>市场竞争>企业文化>技术能力>市场需求>风险。通过以上对国内外学者有关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简单回顾,不难发现,虽然近年来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了广大学者的深入关注,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从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来看,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非常之少,特别是关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二是从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具体内容来看,学者们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做理论阐述或者实证分析,研究成果虽然颇为丰富,同时也显得过于杂乱,缺乏对诸多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与系统整理。三是从研究设计上看,当前的研究者往往忽略了信息的不确定,在系统研究当中,受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内外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人类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多少都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科学研究尤其是实证分析当中,研究者亦根本无法确定“真实的、客观的”模型,·所以模型构建本身就具有相当的主观性。3.湖北省民营企业现状及其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现状(1)民营企业的界定国外“民营"的概念一般是指非官方的经营管理活动,而对于“民营企业’’的概念,则没有相关明确规定。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前提是以民营企业为基础的,因此西方国家也没有必要对民营企业加以特别界定。在中国,“民营企业"~词最早出现于王春圃的《经济救国论》,在书中,王春圃将由民间经营的企业称为民营企业。因此,有人认为“民营”一词的本意是特定资产经营形式下的某种经济形势,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无关。然而,也有人认为民营企业不可能完全不依赖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而独立存在。因此,对民营企业具体界定的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认为,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地界定民营企业,首先需要明确界定民营经济。就中国民营经济的界定而言,长期以来学者们也是各执一说。而其分歧的根本原因则在于界定标准的不一致(有的学者以经营方式为界定标准、有的学者以所有制形式为界定标准,而有的学者则是以经营方式与所有制形式兼顾为界定标准)。对于民营经济界定的不一致,直接导致了学者们对于民营经济研究口径的差异,由此长期以来民营经济的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现实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严重受限。为了16 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解决这一制约民营经济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性问题,2003年,全国工商联专门成立了“全国工商联民营经济发展形式分析课题组",该课题组的研究报告对民营经济给出了明确界定:“民营经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营经济是指对除国有与国有控股企业之外的各种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具体来说包括:内资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学者刑宏建(2004)[61】认为,同其他界定相比,该界定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有利于减少学术界对于民营经济界定的争论。由于本文实证研究部分的变量数据均来自于各年度达到《湖北省统计年鉴》及《湖北省科技年鉴》等官方文献,为了保证文章研究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在民营经济界定这一问题上,也倾向于全国工商联的界定方法。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区别在于,民营企业是法人组织形式,而民营经济是经济活动类型,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中国,“民营"的概念与“国有”、“国营”等概念相对而言的。依据全国工商联对于民营经济的界定,广义的民营企业应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企业则只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在本文中,除非特别标明,所提及的民营企业均指狭义的民营企业,即对个体工商户、私人企业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等企业的统称。(2)湖北省民营企业现状据湖北省工商联、省总商会最新联合发布的((2010年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湖北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7666.88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5%,民营经济每年的增长速度均快于当年全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湖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根据湖北省税务部门的相关统计,2010年湖北省全省个体经营户、私营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共计纳税526.3亿元,增速36.3%,大大高于全省税收收入增长26.3%的水平。民营经济税收收入占全省一般预算收入的52.1%。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税收收入的主要力量。在((2010湖北百强企业发展报告》中,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在2010年湖北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数量由去年的21家增加到了29家,总销售收入增长了39%,远远高于百强企业总销售收入27%的增长幅度。而在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当中,湖北省有17家民营企业入围,中国500强民营企业拥有量位居中部城市首位。可见,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新生力量。.(3)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现状17 ⑧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经过对当前相关文献的仔细收集、整理与分析,尚未有学者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专门的研究,只是有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涉及到了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相关问题。,涂人猛、曾建民(2004)162l通过对当前湖北省民营中小企业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当前湖北省民营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存在着三大严重问题j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自主创新机制不健全。骆方、汪笑天(2007)163】在探究湖北省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时,认为,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及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促进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措施b甘勇(2009)1641通过对湖北百强企业中的21家民营企业的深入分析,认为,自主创新是湖北民营企业脱颖而出的制胜之道。倪艳(2010)[65】认为,湖北民营企业面临着市场准入障碍、发展资金不足、内部管理落后、市场竞争秩序混乱、自主创新能力较差等严重障碍,为加快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应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等。通过以上对湖北省民营企业现状及其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现状的介绍可知,虽然民营企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扮演者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但是尚未有学者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专门的实证研究,因此,以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无论是从理论上而言还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说,都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三、研究设计(一)研究变量的选取1.解释变量(1)解释变量的推导如上所述,由于研究者们从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出发研究问题,现有文献中特别是现有实证研究文献中缺乏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全面、系统分析,这不仅在理论上使得解释变量显得杂论无章,缺乏统一的分析与整理;在实践中也由于其研究结论的片面性与无普适性,难以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为了将文献中所涉及到的诸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归纳整理,使之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和层次化,同时为了避免归纳整理时的个人主观性,本文选用了扎根理论这一定性研究方法,以期在对现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寻求更为全面与系统的解释变量。①扎根理论及其应用方法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BarneyGlaser教授与AnselmStrauss教授在研究临终照护机构时所共同提出的、运用系统化程序对某一现象进行归纳分析以推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其本质就是通过全面的资料收集与系统的综合分析,在庞杂的经验化资料的基础上发展出根植于现实世界的新理论。扎根理论的核心内容与操作流程包括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选择性译码三种译码程序(如图3.1所示)。译码是指将从原始资料中分解、概念化出的新概念进行重新组合的操作过程。译码是由原始资料推导崭新理论的基本工具。蓁一鲥核心范畴丽丽甄骊堕Ii1磊匿翮I{1磊磊酾I.———...——————————.——.——————————.一4--------+,——————————————————————————————————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图3.1扎根理论操作流程图其中,开放性译码是指对原始资料进行比较、分解、概念化与范畴化的操作过19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程。这里概念是指附着于个别事情(happenings)、事件或现象的概念性标签;范畴是指一组概念,研究者通过比较概念而发现它们都指涉同一现象时,可以将其聚拢成为同一组的概念,概括为一个较高层次的抽象概念,这种概念即称为范畴。主轴译码是指在开放性译码的基础上,根据各范畴的基本特征,找出其内在联系,将其重新组合的操作过程。选择性译码是指在交替更迭使用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的基础上,挑选核心范畴并将其与其他范畴加以联系,验证其间相互关系并建立扎根理论的操作过程。台湾学者徐宗国(1997)指出,对于只想从研究文献中找出主题而作主题式分析,或只是想开发出一些概念的研究,只需做到主轴译码就已经足够了,除非想进一步构建理论,才需要用到选择性译码。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目的在于从现有文献中所涉及的庞杂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中,分析、概括、整合出更具系统性与全面性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是运用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两种译码程序。②运用扎根理论提取解释变量在开放性译码阶段:首先,分篇对文献中所涉及的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译码编码。例如刘星,赵红(2009)[66】运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06年的数据,从全国企业专利总体及分类角度,计量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中国企业总体专利申请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对发明专利的申请没有影响,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还显示从本质上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主要还是依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人力资本投入,FDI对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并不强,不应对FDI的溢出效应寄以过高期望。将其研究内容提取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FDI、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人力资本投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其重点,将FDI、经济发展水平、研发人员投入分别编码为3、4、10。其余开放性译码的编码诸如此类,整理出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文献整理开放编码表附录表1(限于篇幅有限,见附录表1),最后共得出75项概念化结果。其次,根据各个概念的定义、性质与特征,将涉及同一现象的概念聚拢成为一组概念,即范畴。经过分析与整理,本文从75项概念中提取了18项范畴,分别为:研发资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文化教育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企业员工素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市场环境、政府支持力度、企业规模、企业家、产业状况、,所有制特征、科技研发水平、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专利保护度、产学研合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作水平,如表3.1所示。表3.1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开放译码表(范畴化表)编号范畴所含概念及其编码1(科技资金投入)19(企业研发投入)27(科技实力)47(各地A研发资金投入区科学研究支出)48(各地区试验发展支出)49(邻接地区科学研究支出)50(邻接地区试验发展支出)B研发人员投入10(工程师与科学家)76(研发人员数量)C文化教育水平16(当地的高等院校)28(教育水平)3(FDl)6(对外开放度)29(进口贸易总额)30(出口贸易总额)31(对外直接投资)46(出口因素)55(各地区进出口总额)D对外开放程度56(贸易依存度)57(各地区FDI存量)58(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59(当期FDI与GDP之比)66(进出口贸易)75(高技术产品进口额)E企业员工素质5(人口)11(人力资源水平)36(技术学习能力)F经济发展水平4(人均GDP)18(经济发展水平)22(地区差异因素)G基础设施条件62(各地区公路里程与面积之比)39(基础设施禀赋)9(市场竞争程度)14(企业竞争力(产品定价能力))23(市场H市场环境集中度)24(进入壁垒)25(产品差异性)42(环境的不确定)63(市场机制)70(市场环境)72(市场需求)13(政府创新支出)17(政府自身的研发投入)32(政府政策)l政府支持力度38(政府支持力度)40(财政科技投入)54(各地区科技经费筹集中政府的份额)60(税收政策)61(贷款余额与GDP之比)J企业规模2(组织规模)12(销售收入)K企业家33(企业家)43(企业家精神)L产业状况15(当地的高科技产业)53(产业结构)20(行业特征)M所有制特征21(所有制特征)8(高校的研发投入)35(研发活动)37(技术禀赋)52(各地区N科技研发水平研发活动集聚程度)73(各地区高校和独立研发机构)34(知识积累)74(结构资本)51(各地区研发历史积累)68(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67(组织对创0企业制度新的支持)26(产权结构)41(组织激励)44(内部激励机制)21 ⑨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45(产权激励)65(技术要素激励机制)P企业文化69(企业文化)32(政府政策)71(社会制度环境)7(知识产权管理)60(税收Q专利保护度政策)R’产学研合作水平产学研合作水平:64(产学研合作水平)在主轴译码阶段:根据这18项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分为环境、组织与个人三大层面,如表3.2所示。表3.2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主轴译码结果表层面编号范畴F经济发展水平C文化教育水平N科技研发水平宏观D对外开放程度环境G基础设施条件环境I政府支持力度Q专利保护度H市场环境微观L产业状况环境M所有制特征A研发资金投入B研发人员投入J企业规模组织O企业制度P企业文化R产学研合作水平E企业员工素质个人K企业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开放性译码分析和主轴译码分析,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被划分为化境、组织、个人三大层面,共涵盖了18项具体范畴,既具有系统性,又不失全面性。(2)解释变量的选取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湖北省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因此应当将表2与本文的研究实际相结合,以确定及定义本文的解释变量。具体来说,本文对所选取解释变量及其定义如表3.3所示。表3.3本文所选解释变量及定义层面影响因素解释变量及定义经济发展水平Ln(PGDP):人均地区生产总值EDU/GDP: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文化教育水平Ln(EDU):高等院校数量h(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RD/GDP: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科技研发水平Ln(1咖S):研发历史积累RID:有科技活动的企业占所有企业的比重Ln(IMEX):进出口贸易总额宏观Ln(HTI):高技术产品进口额环对外开放程度h(FDI):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境Ln(ODD:对外直接投资额m们巳X/GDP:贸易依存度环境ROAD/A砒狐:本地区公路里程与面积之比基础设施条件Ln(Nr):本地区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万户)PLIB:本地区公共图书人均拥有馆藏数量政府支持力度GOV:科技经费筹集中政府所占的份额专利保护度DP:专利批准量与专利受理量之比MF/GDP:市场竞争程度(财政支出与GDP之比)微市场环境Ln(PNE):民营经济景气指数观NE: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环HTIt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境产业状况IUO: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份额 ⑧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研发资金投入Ln(RS):民营企业研发资金支出研发人员投入Ln(SE):民营企业研发人员投入数量企业规模Ln(SIZEl):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亿元)组织Ln(SI殂讫):民营企业销售收入总额(亿元)PR:产权制度企业制度STAE:约束激励机制Ⅳ:创新价值取向企业文化EE:雇主与雇员目标和谐性产学研合作水平TE:产学研联系程度EEDU:员工受教育水平企业员工素质SI:员工学习创新能力个人OC:员工组织交往能力Ln(EC):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家EM:企业家创富欲望2.被解释变量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衡量指标,学术界有相关研究者主张用新产品销售收入这一变量,但是由于该变量数据的可获得性差、官方统计存在巨大扭曲、且只能衡量产品创新而忽略工艺创新。而鉴于专利数据的可获得性、准确性与全面性,本文采用发明专利申请量(用Ln(P)表示)作为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应用指标,亦即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二)数据来源本文以湖北省民营企业2001——.2010年度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其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来的《湖北统计年鉴》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部分数据(包括产权制度、约束激励机制、创新价值取向、雇主与雇员目标和谐性、产学研联系程度、员工受教育水平、员工学习创新能力、员工组织交往能力、企业家创富欲望这9项解释变量指标的相应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⑧硕士学位论丈MASTER‘STHESIS(三)统计分析方法在系统研究当中,受到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以及内外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人类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多少都是带有不确定性的,在科学研究尤其是实证分析当中,研究者亦无法确定“真实的、客观的”模型。而当前探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一课题的研究者基本都忽视了信息的不确定,因此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与适用性也大打折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系统不确定性的认识日益深化,对于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也收获颇丰。1982年,中国学者邓聚龙教授将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相关观点与方法运用到了社会、经济等抽象系统,并结合应用数学研究方法,创立发展了适用于信息不确定系统的灰色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是以不确定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分析整理以达到准确描述预测系统行为的一套定量研究方法体系。灰色关联分析作为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较好的克服了长期以来困扰学者们的“信息不确定”问题,而且克服了传统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中要求样本容量较大、因素个数较少、各因素之间彼此无关,计算过程复杂繁琐、量化结果与定性结果不一致等诸多缺憾与弊端;适用于样本量多与少、样本有无规律、各因素之间有无联系的多种情形,计算简单、应用方便,且分析结果一般与定性分析结果相互吻合。因此,无论是在实践分析还是在理论研究中,灰色关联分析都是一种实用、有效、可靠的研究方法。由于本文力求对影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因素做出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的解释变量颇多(具体如表3所示达38个);而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对象相关数据大多来源于历年统计年鉴,因此样本容量受到较大限制,本文所选样本容量仅为10(即2001——2010年的相应数据)。在避免信息不确定性这一客观局限的前提下,结合本文探求各影响因素对湖北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影响程度的研究目的,本文解释变量个数较多而样本容量个数较少的研究特点,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境,我们最终选取了灰色关联分析这一研究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是一种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以分析、确定系统各因素对系统主行为影响程度的定量研究方法。其中,关联度即是指由随机序列中找到的关联性大小,是对因素之间、事物之间关联性大小的度量,是关联分析与制定决策的数理基础。而灰色关联度则是描述系统中各因素之间关联大小、方向与速度的基本工具,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相对变化方向一致,N-者关联度较大,反之则二者关联度较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对湖北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既灰度关联分析之后,我们又采取了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由于聚类分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分析工具,此处不做赘述。 ⑧硕士学位论丈MASTER4STHESIS四、实证分析(一)灰色关联分析阶段以2001——-2010年湖北省民营企业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将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看成一个系统,拟得出37组数列,分别是36个解释变量2004_—-2008年历年对应数据值与被解释变量历年对应数据值。为了探求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以被解释变量历年对应数据值为参考数列,以各解释变量历年对应数据值为比较数列,其中,参考数列用Y=杪@北=1’2,^,以J表示,比较数列用鼍一{;l(七)陆=L2,^,厅j;f=L2,^,m。为了避免各因素列中数据可能因量纲不同而不便比较或者比较时难以得出正确结论,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删=端肛跏扣蚧m4.1进一步依据公式皇@);—min丁n誓—m[y—(k)—-x-,(k—)[+—pm—iax_ma—sly—(k)_-x,(k)]4.2Iy@)一而@)I+pmax。叫y@)一而@)|计算出毛@)与而@)的关联系数毒@)(设分辨系数P=0.5)。由于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程度值,因此有必要对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求平均值,这亦即表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关联度吒,具体来说:‘。砉荟毒(七),七≈1'2,^,厅。4·3最后对关联度进行大小排序,如果‘企业家精神>宏观政策>市场市场需求72竞争>企业文化>技术能力>市场风险42需求>风险。55何玉梅通过研究构建了影响企业自主企业文化69(2011)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四生产设施39川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因子分市场营销12析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统计技术支持27方法,确定了影响四川企业自主组织联合64创新能力的七大关键影响因素:市场竞争环境9主人翁的企业文化、生产设旌、员工素质11市场营销、技术支持、组织联合、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员工素质。5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TianPeng,WangZlaenzhu.AStudyonDesignofWelfareProgramsinHigh-techEnterprises.【J】.E—businessandE-government,2010,7:78-89.60 致谢暮春的华师处处翠色欲滴,小家碧玉般的清新温润,让人心旷神怡。徜徉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心中唯有的只是万般感慨与恋恋不舍。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返来不及告别,回首过去,当初研究生复试时的情境仍然历历在目,而转眼之间,我们便被时间推到了校园生活、学习生涯的终点。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经历了很多亦成长了很多,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陪我一起走过这段美好时光的老师、同学和朋友们。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田鹏,三年来田老师亦师亦友,给予了我无数的指导和帮助;田老师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以及平易近人、豁达淡然、宽厚仁慈的生活态度,是我永远的学习榜样。感谢企业管理专业的舒晓兵老师、张清华老师与戴胜利老师,你们的谆谆教导与无私师恩我会一直铭记在心。感谢一直陪伴我、安慰我、帮助我、与我一起分享痛苦与喜悦的同学和朋友们,一路走来有你们同行,真好!感谢我的父母,你们年过六旬仍然在供养我读书上学,女儿不孝,二十年来让你们操碎了心,你们是我生命中最爱的人。最后,感谢在毕业论文答辩中紧张忙碌着的各位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愿你们一切都好161王珍珠2012年4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