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89519
大小:60.9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常态课教学组织解析杨秀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态课教学组织解析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中学杨秀清1322157229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为课的任务实施而确定的一种基本的活动形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具体教材和任务,联系和贯穿教学双边活动,主要是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三个方面。它们的具体实施和有机结合,必然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思维和世界观方面有所发展。因此我们在选择和安排学生具体练习,灵活运用不同特点的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和加强对组织形式的研究。事实上,现在的大班额教学现状对于组织方式、方法的研究是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和可操作性的。经常有老师提出,“一个班级五六
2、十个学生,一个教师上课,既要安排、照顾好全体学生的学习,又要加强对基础薄弱学生的区别对待,又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教师往往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我们觉得这就是典型的教学组织问题,教学组织方法是为完成课的任务服务的,首先必须分析课的不同类型,抓住影响完成课的任务的主要矛盾,做好统筹兼顾。(一)新授课的组织新授课,全体学生都是初学动作,个体差异一开始表现并不是很明显。主要突破点是让全体学生怎样尽快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体会动作的要领和动作的线路。因此,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激发全体学生的练习兴趣上,使每一为同学尽量不掉队,做好正确的示范,梳理好动作要领(口诀)。此时,学生
3、分组练习也不用分层,一般是统一学练。到了学习动作进一步深入,课的进程进入后半部分时,学生的技能会出现分化,有的学生掌握的自然流畅,而有的学生就会遇到技术学习困难,很难定型,出现往复,动作的好坏之分就慢慢显现。这时,教师在巡回指导中,要抓住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牛,并选择技能相对成熟定型的学生进行帮扶工作,其他掌握情况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学练,教师则可以选择几个典型的错误和难点进行部分集合,加以讲解、示范和运用各种有效的辅助方法,为这些同学开“小灶”0(二)复习课的组织复习课,由丁学生掌握动作掌握动作水平分化较为明显,一些运动、身体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进一步深入学
4、习技能产生困难,这样课堂上的矛盾就出现了。一些同学能顺利的完成技能,并深入学习,而有很大部分学生有可能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此时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分层,重新确定各个层次的目标:1、对于动作掌握较好的层次学生,要求提高动作的难度和质量,提高动作标准,由体育骨干或组长负责组织练习。把中等程度的学生编成1——2组,也有组长负责组织练习,要求进一步体会动作,纠正错误动作,开展互帮互学。教师要注意提供一些利于技术突破的辅助方法和器材,使这部分学生加速形成正确的技能,向最高层次的小组靠拢。一般衡量一堂课学生的技术、技能掌握程度,其重要的指标是中等部分学生能否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因此
5、教师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发展情况。2、让一些体育尖子到掌握动作比较差的小组去,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此时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中等部分学生身上,因为,这部分学生涉及广,而且更需要辅助手段和技巧的支持,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畏难、抗拒情绪,从而向差等转化。3、抓两头,促全体。到了单元教学的中后期,让原来掌握动作较差,后来掌握动作超过中等程度的学生(要有意识培养1—2名)和动作完成最好的学生,在全班进行示范表演,谈心得体会,促进各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动作的学习质量。(三)如何把握组织的“度”课的组织形式和氛围,包括队伍的整齐划一,学生纪律服从,还要深
6、层次学生注意力和思维活跃性。在过去的教学屮,很重视练习的密度和运动负荷,注重严格的教学管理和组织,队伍调动要紧凑,都是为了达到最大的练习效率。这些具体的措施往往是有效的,特别针对初中学生,在现实的教学中应该积极提倡和发扬。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在严格的组织管理下,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调动问题,这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坏节,学生精神和思维如果经常“游离”于课堂z外,那么教师的组织将是被动的,没有生机可言。下面介绍两个教学片段:片段一:学生们分为4组,将报纸摊开以后放在胸前,并快速向前跑,不让报纸掉下来,为了增加难度,教师要求第3次跑的时候将报纸折叠成1/2大小,迫使学生加
7、速跑进报纸才不会掉下。这个练习途中跑的方式比较新颖,后面的同学为了观察前面同学是否掉了报纸,引起了队形的混乱,四路纵队一下子变成几列横队,还有些同学在纷纷议论别组学生有作弊行为,此时队形虽然有些乱,组织也有些失控,但同学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还是相当集中的。然而此时,任课教师却严厉地喊了一声“保持队伍,各组站成一路纵队”,于是队伍又回到原来开始前的整齐状态,但学生向前观察的视野受到限制,对技术的讨论也中断了,虽然组织上有序了,但学生的交流被迫停止,热情也消失大半。一摘自《张海平教学小记》摘自毛振明《“死”与“活”,“形”与“神”》,2003年《中国学校片段二:在国外还看
8、到另一个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