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82072
大小:56.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学语文本是一门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是近年来,在种种因素干扰下,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远离语言真实。从一定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已经失去了它的本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情境教学出现了。它的出现,使我们重见语文教学的本真。情境创设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具备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起学好语文的情感。常有的办法有:1•联系学生生活展现情境把
2、教材中所描写的生活与学生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藏库,增进文章的理解。比如学《我给奶奶送阳关》,对“安慰”一词无需照搬字典的解释,也不必简单地以词解词,而是提出'‘什么时候谁需要安慰”这样的问题。如此设计,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他们就会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妈妈生病时,我安慰她我会照顾自己当我考试不理想时,好朋友会来安慰我。”……学生通过自身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得真切、具体、准确,那些概念化的解释早已黯然失色。正所谓“生活是语文之源,生活是最渊博的老师。”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
3、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一般知识性课文中涉及的物体,都是学生陌生的,实物一展示出来,儿童便豁然领悟。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正是杨梅上市的时候,课堂上可拿来圆圆的、全身生有小刺、红得发紫的杨梅,借助实物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摸一摸、用嘴尝一尝,运用多种感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比如教学《它的名字叫莲》一文,文中有:藕、荷叶、荷花、莲蓬,等与莲有关的词,如教师能勾勒一幅简笔画,寥寥数笔,就会让学生一目了
4、然。也可运用简笔画再现课文全部内容。借助图画再现教学情境,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创造才有活力。4•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发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结合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学《春天在哪里》一文,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把学生带入无限遐想的诗文,从轻响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春天到处充满生机盎然的艺术魅力。5•扮演角色,体会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以有四种做法:(1)进入角
5、色。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2)分角色朗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听到教材中各种人物的声音,虽未见其人,却已闻其声,增进对课文的理解。(3)直接表演。课文中选编的戏剧,可组织学生装扮成剧中人,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骆驼和羊》中有“大模大样”一词,可让学生上来演一演。(4)改编成课本剧。根据课文编写课本剧,然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同样不失为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6•锤炼语言,描绘情境前面所说的五种方法,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来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就不可
6、能创设情境。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价值,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中枢。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如果只靠直观的教学情境,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由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7•通过想象再现情境前面谈及的六种方法,有时会受到条件限制,而想象则最方便、经济。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学生的想象,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续写、扩写、插叙、补叙,拓展学生的想象。如学完文质兼美的《香雪海》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在洁白无瑕的一片
7、雪海中,闻着甜津津的梅花香,静静地坐在白梅花树下,体会花瓣如花雨似的纷纷撒落在身上的感受。由于教师找准了想象的结合点,符合教材的基调,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可能会说“我变成了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尽情地采着花蜜”;还有的可能会说"此时此刻,我仿佛自己长出了一对翅膀,遨游在花的世界中,那甜津津的香味令我陶醉”情境教学以“形”为手段,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周围世界”为智慧的源泉,促使儿童合理使用大脑,且又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这样的教学为儿童将来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了知识的、
8、能力的、智力的、情感的坚实基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