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42271
大小:65.5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7
《探究中学生问题行为成因和纠正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究中学生问题行为成因和纠正方法【摘要】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中学生在品行上有缺点的越轨行为。一般是指那些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阻碍中学生智力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中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极为复杂,既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外部影响,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纠正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方法很多,关键是了解成因,对症下药。【关键词】问题行为;纠正;方法要纠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了解中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成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及经验,总
2、结归纳起来的一些粗浅看法,现在把它写下来,以抛砖引玉,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互勉。1对产生问题行为的外部影响的分析1.1家庭的不良影响。家庭影响对孩子是多方面的。父母离异或父母有错误的思想意识、不良恶习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从而产生问题行为。比如:有的父母不让孩子与社会、邻居多接触,孩子便会以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有的家长常常酗酒、赌博,会直接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有的父母对子女采用溺爱、娇惯、放纵、袒护,或者说打就打,说骂就骂等错误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也常常使孩子形成蛮横、暴躁,欺侮人或屈从自卑等性
3、格。1.2社会文化生活中各种消极有害因素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增长的今天,大众传媒也随之崛起,学生接受的信息面迅速扩大。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少数犯罪分子的欺骗、威胁、诱惑、教唆使学生心灵受毒害,沾染上不良的品德和不法的恶习;不正之风的滋生,社会生活中不文明行为的存在都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黄色书刊、网络中的色情信息等引诱学生想入非非。如黄色书刊和网络中所宣扬的往往是一种淫秽、变态的性观念和行为。它争对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无知和好奇,大肆渲染和过分夸张了某些正常人的行为和情景
4、,让人不知不觉地受到伤害。一定程度上,黄色书刊和网络对人的影响类似于毒品对人的侵害。一些成年人因为自控力的强大偶尔接近它可能不会受影响,但缺乏控制力的中学生却最好对它敬而远之。许多误入歧途的中学生最初也只是出于好奇,亦或是在无意间有所接触。起初很多人也是自认为完全有抵抗力的,结果一旦接触便不能自拔。黄色污染的刺激,常常使中学生的性冲动被不正常地激发起来,并产生想模仿和尝试的愿望。整日沉湎于性的想象之中,经常为原始的性欲所左右,致使精神萎靡,提不起精神,也无思学习。人在缺乏对一些东西的抵抗力的时候,是很容易退化为动物的。其结果呢,轻者
5、影响学业,重者走上性犯罪的道路。1.3学校教育工作的缺失。许多学校由于教育观点的错误教育或教育方法上的缺点,也可能给学生造成不良的问题行为。女口:学习负担过重、频繁的考试压力等都会引起学生心情过分紧张或情绪波动;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求过髙、过严、过急,忽视了学生年龄特征的差异,也会使学生失去上进心;还有教师性格粗暴急躁,主观武断,处理问题不公平、不耐心,亦会导致学生怨恨、反抗逃避等等。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所以,为了向孩子负责,家长应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为了向
6、学生负责,教师则应热情地引导学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家长和教师还应该帮助他们识别社会上的人与事、是与非,拒恶习而不沾。对于那些已形成种种问题行为的中学生,可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予以解决。2纠正中学生问题行为的方法2.1要善于发现问题,把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总有一个起因,关键是有些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甚至视而不管,以至造成恶性发展。例如:骄傲、狂妄的学生,起因也许是第一次考试成绩好,或做了一件好事而受到夸奖时,没有受到适时的虚心教育。反之,也有的学生因为第一次考试失败,或在某次集体活动中受到挫折
7、,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变得自卑、离群。如果再受到其他同学的歧视,就会变得孤僻起来。因此,只要我们教师和家长善于及时发现这些苗头,并进行适时的教育,就能做到防微杜渐,事半功倍的效果。2.2要正确引导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主动改正错误。青少年学生年幼无知,缺乏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较差,他们有些行为初看似乎是不道德的,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其实那也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例如:某班有一位同学丢失了一件物品,教师在询问、调查中,发现有一个学生本想当众承认自己感到新奇,于是就拿来看看,但又怕被别人说他是小偷,就没有承认。这位教师就巧妙地对
8、同学们说:“可能是有同学想借去看看,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会尽快送还的。”第二天,物品果然被悄悄地放回了原处。后来,那位学生还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试想一下,如果那位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就肯定是一种偷窃的行为,势必会伤害到那位学生的心灵。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