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38260
大小:55.4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古诗词教学中美学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古诗词教学中美学教育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古诗词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内容和教学实施对策。关键词:语文;古诗词教学;美学教育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除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还应该利用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他们在学习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审美能力。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璀璨的诗词杰作,这些优美的诗词是我们实施美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教师应当充分发掘它们蕴藏的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写作能力。一、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内容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要教师
2、结合教材恰当加以点拨、讲解,就会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激起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目的。(一)朴素天成的自然美自然美是古诗词中所描写的主要内容之一,有长江的雄浑一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黄河的壮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洞庭湖的壮阔一一“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乡村的恬静;更有那春的妩媚一一“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夏的绚丽一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的悲壮一一“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冬的宁静——“忽如一夜春风来
3、,千树万树梨花开”……其自然美的魅力真是无处不在。(二)博大精深的社会美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词是美的载体,每一首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学思想,不仅展现了自然美,还记载着社会美、人性美。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博大胸怀;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离愁别恨……这一个个崇高伟大的形象,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哪一个、哪一样不令人钦佩、不启人心智呢?(三)清丽隽永的艺术美美育是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的,它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这是由美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如贺知章的《咏柳》,诗中千
4、丝万缕、参差披拂、随风拂荡的柳枝形象和给柳树裁剪绿色春装的春风形象都显得柔美至极。诗人似乎懂得形象美的重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通过“似剪刀”的比喻使之形象化了。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形象,就失去了美的基础,就没有美的存在。二、古诗词教学中美育任务的实施(一)入情入境,探索诗的意境美意境美,是诗歌追求的最高境界。王国维有言:“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呢?首先应该动之以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一同进入或欢欣或伤感的情态。其次,教师应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最后
5、是悟境,即领悟意境之美。如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对宇宙的奇想和对人生的情思,玉洁冰清的境界和超绝尘凡的浩荡之气,构成了空灵清幽的意境,让人感觉这似在人间,更似到了仙境。(二)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欣赏美诗重感情和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想象与联想,使欣赏的过程成为艺术形象再现与再创造的过程,这正是古诗词欣赏审美设计中最重要的。教学时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移情和共鸣,引起联想,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来再现、丰富作品中的形象,才能欣赏到绝胜的佳景、动人的情思和美妙的旨趣。如我们读着“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句时,脑
6、海中便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几颗稀疏的星星挂在天空,几点飘动的雨珠洒在山前,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意境啊!人们仿佛与词人一起沉浸于清新宁静的乡村夏夜里了,我们的心都陶醉其中To(三)指导诵读,引导学生感受美感受美必须要有情感体验,只有真正体会了诗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与作者的心灵情感相沟通。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传达作品和谐婉转的韵律,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才能进入作品中的意境,体会古诗的情感,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审美联想,并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四)指导绘画,引导学生体会美
7、图画是形象的文字,它可使人们从它的形象和色调上感受到美。而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如何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开拓意境呢?可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去打开学生的心扉,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图画,使学生有了一个理解和获得知识的桥梁,减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并且能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七彩缤纷的世界,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古代诗歌中很多都具有绘画美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诗中所写的景物,一边读古诗,一边把文字描绘的内容变成形象的图画,把隐形的思维活动用图画的形式外观表现出来,从它所体现的意境、表达的思想感情上加强对生活的
8、认识,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生活中有美,教学中也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