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935446
大小:55.2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例临床分(新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73500)【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本组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占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总患者例数的7.1%;患者积液现象转化为血肿的时间段为病情发生后的3个月,3例患者均通过钻孔引流的方式治愈出院。结论:老年人发生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现象是引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因素,钻孔引流法治疗此类患者疗效显著。【关键词】老年人(大于60岁);颅脑损伤;硬膜下积液;
2、慢性硬膜下血肿汐卜科手术【屮图分类号】R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134-02外伤性硬膜卜•积液(TraumaticsubduraIeffusionTSE)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疾病,是由于外伤致蛛网膜撕破,脑脊液经裂孔漏至硬脑膜与蛛网膜腔隙聚集而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Ihematoma,CSDH)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阐明⑴。本院在2005〜2013年共收治外伤性硬膜下积液42例。其中3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为60岁以上老年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例,2例男性,1例女
3、性;年龄60〜78岁,平均67岁。外伤原因:车祸伤2例,打击伤1例。着力点:额部1例、颍部1例、枕部1例。1.2临床表现3例患者均有短暂昏迷、中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入院GSC计分12〜15分。经治疗3例患者症状均好转或消失。2例男性患者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伴对侧肢体无力症状。1例女性患者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量少,仅有轻度头痛头晕。1.3影像学表现3例均行头颅CT、MRI动态检查。合并脑挫伤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合并颅底骨折2例。脑室系统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发现便膜下积液吋间:伤后3天1例、伤后6天2例。积液部位:双侧额叶1例,左侧颍叶1例
4、,右侧颍叶1例。积液量:15ml〜30ml。3例均为单侧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演变时间:「个月1例,3个月1例,半年1例。平均3个月。CT表现为新月形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影,血肿量为30ml〜100ml,平均66ml。1.4治疗3例均在局麻下行钻孔引流术,术中引流出棕褐色液体。术后第3天复查头颅CT血肿大部分(>90%)消失或全部消失。1.5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均消失,1〜3个月复查头颅CT无复发。2•讨论文献报道: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几率为11.6%〜58.0%[2],国内有学者⑶认为由于血液凝固系统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过度活化是形成慢性硬膜发生血肿现象的原因。
5、慢性硬膜发生血肿的原因,诸多患者的头部过往存在外伤经历,其中较为常发的老年人群原因在于其唾眠过程中由于枕后或者额前作为着力点,造成老年患者脑组织的过度移动,较易发生撕破现象,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形状的桥静脉,由此造成静脉窦、蛛网膜粒和便膜下水瘤等部位发生破损现象,造成血肿的发生。当前临床经过多数研究证明,促使血肿不断扩大,与病人脑萎缩、颅内压低、静脉张力高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有关⑴。由于老年人多有脑组织萎缩,外伤后脑组织移位、牵拉使蛛网膜破裂,脑脊液从破口渗入硬膜下,又不能冋流,岀现硬膜下积液持续吋间越来越长,周围逐渐形成包膜,积液增多而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血液逐渐渗入有
6、包膜的积液里,最后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另本组1例病人在入院吋使用脱水剂,颅内压低也可能引起演变。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上述三例患者均有嗜酒史,可能造成过早出现脑萎缩。因此我们建议老年人戒酒,一旦发生硬膜产生积液的状况,对未完全吸收的病人及家属应告知其演变成慢性硬膜产生血肿现象的可能,应在半年内至少每月复查一次头颅CT。既减轻医患矛盾,又能使患者得到及吋救治,同吋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参考文献】[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2.⑵刘玉光,朱树干,江玉泉等•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卩]・中华外科杂志2002,40(5
7、);360-362.⑶惠国桢,史丹,韩莘莘等•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机理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2,8:8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