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

ID:32929062

大小:54.9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_第1页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_第2页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_第3页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教得好不如问得好。”设置有效的提问,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达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且重要的手段,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好的提问能带动一堂课。目前语文课堂的提问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肤浅性提问,看似场面热闹,老师一问学生齐声回答,实则学生没学到什么;质难性提问,问题高深莫测,显示老师水平高,学生却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模糊性提问,问题模棱两可,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习惯性提问,问题未经设

2、计,每讲一两句便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如同口头禅,看似问得多,实则什么也没问;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这些类型的提问弊多利少,不如不问。好的提问需要设计。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一、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巧用课后习题任何一堂课都有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就是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的,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则是根据文本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吃透文本,把握作者的意图,突出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比如,在教授《呼兰河传》这篇文章时,笔者把教学目标定为:(1)能概述事情

3、,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组题目:(1)文章写了哪些人物,哪些事物?(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事情。(3)文章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找出来,品味一下。(5)小试牛刀,你也来写一写你的童年。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人性和自然的美好。有时,我们设计教学问题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后面的习题,这些题目的设计紧扣教材,难度适当,应当成为设计问题时最好的依据和参照。如《老山界》课后的探究练习一: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4、。“难”在哪里,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吗?课文最后又说翻越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的很”,这样说有什么作用?这一题既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又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品质,这又是文章的主题。二、提问要难易适度,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时,太容易,就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太难,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就会茫然无措,望而生畏,失去兴趣和信心。只有难易适度或者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才会通过努力获得,从而产生自豪感,增强信心,促进能力的提高。比如在教《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时,假如一上来就问学生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学生就会很茫然,课堂上就会出现僵局。笔者就采用了分步设计:(

5、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2)桃花源是怎样的所在?(3)结尾''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暗示了什么?(4)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怎样的?(5)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分步设计,问题范围比较窄,难度也在学生的水平之内,环环相扣,由易到难,最后就水到渠成,文章的社会意义也就解决了。三、提问要有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篇课文,每个学生的理解是不相同的,语文课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要积极设计一些能拓宽学生思路,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不求标准,但求从多方面寻求

6、答案的问题。例如在教授《往事依依》这篇文章时,笔者设计了一道题目:'‘于漪老师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可现代社会中,电视、电脑比书有趣多了,它们也可以教给我们知识,你觉得还要多读书吗?”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都踊跃回答,滔滔不绝,基本分成两派,于是笔者让他们开展辩论,最后再适当引导他们认识到现代社会仍然需要强调多读书,读好书。四、提问要注意趣味性,教师要注意语言的艺术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往往一些灵感火花便是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美国一位老师上《影子》一课时,他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围成一个圈子上课,自己则站在中

7、间。此时他启发学生说:“同学们看看我,都发现了什么?”有的说“你很帅”,有的说'‘你的影子很长”等等。这样老师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影子进行讨论。所以,老师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这很必要。最后要注意的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定要做恰当地评价。教师也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对学生的各种回答要宽容接纳,还要循循善诱,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敢于回答问题,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每个问题的设计都至关重要。教师必须费一番匠心,只有设计出的题目问得巧,问得妙,问到实处,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最佳效果。(董秀英江苏省宜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