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

ID:32928014

大小:59.9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7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_第1页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_第2页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_第3页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_第4页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钱佳佳项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摘要:木文从认知的视角出发,以隐喻映射和突显原则为理论指导,针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狗”隐喻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汉英关于“狗”隐喻存在由狗本质特点得到的共性一一作为忠诚及虚张声势的喻体,以及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个性,体现为汉语“狗”隐喻多用于贬义,而英语“狗”隐喻多用于褒义。关键词:隐喻映射;突显;狗;对比分析;作者简介:钱佳佳,女,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在读;作者简介:项霞,英国巴斯大学口笔译专业硕士,副教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教师。一、引言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

2、存的隐喻》,指出隐喻不仅是词汇运用上的问题,还是人类认知的一种方式。隐喻研究从此摆脫传统理论的禁锢,正式迈入认知语言学领域。可见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隐喻作为一种认知策略对人类语言发展的影响。动物隐喻是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K鮭vecses(2002:124)从概念隐喻的层面上提岀了“人是动物(humanisanimal)"的观点,他认为很多人类行为可以从动物行为通过隐喻的方式來理解(项成东,王茂译,2009:239)。国内外对于动物隐喻的研究较少从认知视角下展开,且研究对象多为针对所有动物,对某一动物的英汉隐喻在认知上的异同研究较为欠缺,木文将

3、针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狗”隐喻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汉英关于“狗”隐喻存在的共性以及个性,从而探究相应的翻译策略。对“狗”这动物隐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隐喻认知的深入理解并促进外语的学习。二、英汉“狗”隐喻分析“狗”用于比喻具有某些特征的人的根本原因,需回归到“人是动物”这一母隐喻命题。人都是通过熟悉的,具体的事物去认识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动物作为人类历史上长久以来相互依存的牛命体,身上的特点以及习性有不少与人类似,而“狗”更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为人类所熟悉,是具体的,所以必然成为人们用于描述陌生抽彖的概念时的选择。通过“人是狗”这一概念隐喻,将狗的某些特性映射到人

4、的身上,促进我们对于人类本身的深入了解。英语与汉语这两门语言在“狗”隐喻的运用上,其共性及个性如下:(-)英汉“狗”隐喻的共性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进化发展的历程大致相同,所以尽管不同民族的文化迥异,各民族仍具有共同的认知基础。而语言作为认知的重要手段必然也受这些共性的影响而有所相似。动物的本质屈性虽然会受地区环境的影响而存在差异,但基木上还是相同的,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狗”隐喻存在共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用于比喻人类形象的“狗”的概念隐喻,其共性主要体现在行为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1•行为特征的映射虚张声势“狗”的吠叫声大但往往是虚张声势,很少真的去咬人,这一特

5、征用于比喻性情暴躁、看似凶狠,却因暴露在外,倒容易对付的人。反之,不吠的狗则可用于比喻表里不一的阴险小人。在英语和汉语中有以这两个特征来比喻人的用法,如:(1)会叫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2)Barkingdogsdonotbite.(吠犬不咬人,嘴狠者手软。)(3)Bewareofasilentdogandstillwater.(提防不吠的狗,小心精致的水。)2.性格特征的映射忠诚狗在屮国以及西方国家的认知屮一般被当做是忠诚的象征,是人类的好伙伴。因此,在英汉语中用来比喻那些忠心的人,更突显了“心意之忠”,这些共性则体现了中西方国家对狗的认知在行为及性格上存在高度

6、的相似性,如:(1)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用于比喻那些知恩图报或忠诚的人)(2)diedogforsomeone(为某人效犬马Z劳)另外,“狗”贪吃的性格特征在英汉语屮都有用于比喻贪婪的人的用法,女n:(1)喂不饱的狗。(用于比喻人的欲壑难平)(2)Thedogthatlicksashestrustnotwithmeal.(舔食灰烬的狗不值得给它饭吃。)(二)英汉“狗”隐喻的个性隐喻作为特殊而又普遍的语言现象之一,它必然起着语言对于文化的反映与传递作用。隐喻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手段,它传递着人类的思想及文化,也就是说文化通过隐喻得到了映射。奈达认为,不同的语

7、言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文化差异。而其中的隐喻自然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尽管汉语和英语对于“狗”隐喻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受二者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影响,这两种语言在“狗”隐喻的认识及运用上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从中国的文化传统上来看,虽然人与“狗”的关系十分密切,但“狗”通常被视作卑微的形象。因此在语言运用中,“狗”隐喻往往是用于卑微、凶狠、寄生、低三下四等贬义的比喻,如:(1)狗眼看人低(用于形容一个人高傲自大,目光短浅看不起人)(2)狐朋狗友(泛指一些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朋友)(3)狼心狗肺(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