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

ID:32923890

大小:55.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_第1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_第2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_第3页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谈摘?要: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有所不同,学习文言文时学生遇到的语言障碍较多,因而,文言文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帮助学生扫除这些障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课堂依旧枯燥沉闷。我们应结合教学实际,探索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记录下了中华文化最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需要传承这份文化瑰宝,这就要求我们学好文言文、用好文言文。而高中的语文教学采用普通的逐字逐句的教授方法,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造成文言

2、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变责任为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然而,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存在问题,这与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有关。一方面,文言文自身存在局限性,它与现在通用的白话文有较大距离。另一方面,文言文因为产生的时间较早,其自身携带的文化思维方式与现行的文化思维存在差距,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困难。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高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的作用。第一,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载体,作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学习文言文可以使

3、我们更好地继承古代文化,解除阅读古典文献的障碍,方便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第二,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还是我们了解古代思想文化的钥匙,对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有重大影响。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上下大工夫,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白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形成强大的内部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文言文,增强其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不再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是以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做到快乐读书。二、改讲授为互动,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高中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但这种方法在文言文教学

4、中不大适合。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障碍就是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对古汉语的难以理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疏通字、词、句。而传统的教学只会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新意。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要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应该变讲授为互动教学。首先,教师应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制作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通过视听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其次,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例如当教授较有情节性的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验文章情感特色,感受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再次,古今结合,文言文与现代文语言结构虽有差异,但是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是会重演的,在教师

5、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最后,典故故事化,文言文的学习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典故的学习,这时教师应该化艰涩的文言典故为生动的古代故事,带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加深对文言知识的认识,让学生明确文言知识的使用。三、化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进行文言文创作知识的学习是需要巩固和积累的,文言知识更是如此。所以文言文的背诵十分必要,但是背诵仍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被动地学习不如主动地学习,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积极主动地学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化被动为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文

6、言文的学习更是如此。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真正了解一种知识,就应该主动实践,文言文学习亦是如此。鼓励学生进行文言文的创作,让他们将学到的文言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做到读写一体,让学生在自我写作中清楚认识各种文体的特征。教师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各种文体创作,首先可以从模仿、改写开始,然后不断增加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古文创作水平。综上所述,高中文言文教学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教学质量:变责任为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改讲授为互动,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化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进行文言文创作。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探索,不断改革,适应课

7、堂教学的新变化,让学生走出文言文学习的误区,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1]张明杰•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4).[2]蒋?坤.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尝试[J].学语文,2010(3).(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土山高级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