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

ID:32922655

大小:64.0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7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_第1页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_第2页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_第3页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_第4页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浅谈【摘要】本文通过对真实案例事件的剖析,指出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应对措施,主要是:以课堂为主载体,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建立诈骗事件应急处置系统,与公安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安装学生宿舍门禁系统,强化学生宿舍人员出入管理。【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受骗事件;安全教育;防范措施一、案例背景校园诈骗事件一直是高校平安校园构建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各类高校均出现过不同类型的多起校园诈骗事件。如网络、短信、恋爱、购物等诈骗手段。面对形式多样、手段先进的各类诈骗,再加上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法制观念淡化。因此,进

2、一步深入研究防诈骗的有效途径及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案例回顾案例一:吴某,一年级的女生。来自农村家庭,家里条件不是很好,是个贫困生。某个下午,一名40多岁的陌生女子闯进宿舍,拿着一袋洗发水说:“同学,这瓶洗发水我五块钱卖给你,你十块钱能把它推销出去吗?”吴某拿着洗发水看了看,是个名牌,在超市至少卖十五元,那个人看吴某对她的“诱饵”感兴趣,就打开她那装的鼓鼓的书包,“你看,我这里还有牙刷、肥皂一一全是名牌,一律一块钱!”吴某对这些东西爱不释手,推销人员趁热打铁:'‘你们平时也都在用这些牌子的洗发水的,这个比超市卖的便宜多了。

3、我以低价格卖给你,你自己用不完可以卖给其他同学,价格可以稍微高点,这样这一包东西可以让你最少挣到三四百块钱!”面对眼前利润的诱惑,加上吴某早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所以最后吴某决定买下她所有的货,问其他同学借了钱,用1000块钱买下了这些东西。可当推销员走后不久,就发现:每瓶洗发水都只有半瓶,并且气味奇怪,用起来也没有泡沫。这时再追出去已是人去楼空了。此案例分析:一年级学生被骗主要发生在购买外来人员推销的各类商品。新生入学时都是刚离开父母、家庭独立生活的高中生,思想单纯、涉世未深。正处于诈骗分子最容易趁虚而入的阶段。同时,新生对诈骗人员推销的一些商

4、品或服务存在需求性,并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因为刚入校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自然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对象。案例二:范某,二年级的女生。该生主动与年级辅导员取得联系告知被一名自称丁某的男生威胁,该男生自称是某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事情的经过是该女生与另一姓戴的女生是高中同学,也是好朋友。戴某是另一所高职的学生。上大学后仍有来往,都曾去过各自的学校游玩。戴某与丁某通过微信认识,认识一周后就确立了男女朋友关系。一次烟花大会上戴某将范某介绍给了丁某认识。几天后丁某打电话给范某说戴同学要与自己分手,想让她帮忙劝说。后来又打电话说他们分手都是范某造成的,威胁她让

5、她做他女友,如果不同意并把此事告诉戴某就会采取行动报复范某。后来接连几天都有类似的电话或短信。但经过学校保卫处调查此男生并非他所谓的某高校的学生,同时与戴某学校取得联系,要求配合处理此事。经过两边学校的跟进,此事并未出现严重的后果。此案例分析:二年级学生主要发生在交友不慎引起的感情受骗。二年级学生学习、生活都已慢慢适应,对学校与周边的环境也很熟悉,除同学、朋友外也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微信这种新手段结识朋友。正处于感情空窗期,喜欢通过恋爱丰富大学生活。由于恋爱经历少,无法分辨感情真假。因此出现人财两空的局面,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案例三:顶岗实习期间,王某

6、接到一个面试通知,对方自称是集团公司,在招聘网站上看了王某的简历,而他们正好要招聘销售人员。“那时候王某正在找工作,每天差不多都会接到几个电话”,他也没有怀疑。后来他上网查看了这个公司的官网,感觉还是很正规的,虽然地点在上海,要进行语音面试,王某觉得还是合情合理。在第一轮语音面试中询问了姓名、年龄、身髙、体重、血型、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以及性格特长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轮面试一位号称姓董的“主管”又询问了王某只要的要求及征求了他对公司加班、出差的看法。等他得到被此公司录取的正式通知,要求他携带身份证及两份复印件、学历及奖励证明、一寸免冠照片5张、一个月

7、的生活费到上海报到的时候,王某还觉得很欣慰,觉得可以到上海开创一番新的事业。没想到的是,列车到站后噩梦就开始了。他的工作是''网络销售”,这里也不是他在网上查找到的集团公司,他们只是借用了此公司的名义。王某不甘心自己被骗,还是硬着头皮留了下来,结果在此后的几天里他发现差不多每个人都是被骗来的,上当的人大多数是将要毕业的大学生。此案例分析:三年级学生主要是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被骗。该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找工作的高峰期,无论是网络上、报纸上的招聘信息还是朋友介绍的面试机会,都会尽量去参加,出现“病急乱投医”的局面。在这种盲目择业的过程中,对面试的工作人员缺少

8、警惕心,在没有弄清楚单位的背景、性质、真假,就把去参加面试,有些甚至还会给诈骗单位上交所谓的押金、保证金或中介费等。三、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