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

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

ID:32902303

大小:37.9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7

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_第1页
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_第2页
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职教育实行学分制的思考  学分制是学校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进程所实行的一种具有自由选择权的教学管理制度。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其灵活的管理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管理模式由传统走向现代。  一、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  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自主地制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程,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分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在传统划一的教学管理模式下“优秀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矛盾,使优秀生在完成

2、必修课学习任务的同时,自由选择多种课程,全方位发展才能或某方面特长;使差生通过选修一些补习性、辅助性的课程,达到顺利完成学业的目标。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产实际,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要求高职教育管理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实行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以适应人才市场对多样性、多层次、多规格人才需求的持点。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一方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多种多样的选修课,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某一职业群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就业

3、适应性;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修满学分的前提下,可以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把握各种成才机会。  二、实行学分制的几个问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学分制,开放多种类、多层次的选修课,必然会对传统的单一学科型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及其发展动态,而且要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的以及一些其他新兴领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开设的选修课系列化、规范化、模块化和微型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去高等院校进修,或者聘请专家学者在校内举办各种培

4、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还可以从生产管理一线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或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来进行选修课的教学。  2建立选课制度实行学分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常常选修那些课时少、兴趣型、教师要求较松的课程,以此来获得较多学分,而忽视那些基础性的、不易掌握的课程,结果出现虽然取得了足够的学分,但在知识结构方面达不到培养目标要求的情况;另外,在许多学生中有60分万岁的心理倾向,原因是学分制在最终表现形式上是在某门课程考试通过后所获得的学分数,而与学生考试成绩无关,学生学得好坏没

5、有得到有效反映,容易滋长懒惰心理,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选课制度。①要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对某一大类专业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确定出必修课的种类、数量以及必须修满的学分数,以保证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要确定出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②在学分的计算上要体现出考试成绩和该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权重,即:实际学分数=规定学分数×成绩×权重,以避免学生盲目选修课程。③打破专业间的壁垒,允许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打通各个专业的学习渠道,使高职教育向复合型、多技能方

6、向发展。④加大选修课的课程门类,如果选修课的数量不足,学生就无课可选,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是保证学分制正常运行的关键;选修课的内容应涉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新兴科学、艺术科学和体育科学等多个方面。  3 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入学、上课、考试、毕业分配等一系列活动,管理形式简单、划一而有规律。实行学分制后,教学管理会因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而变得复杂化,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比如如何解决选修课与选修课之间、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上课和考试时间安排问题,不同时间入学、不同时间毕业的学生

7、档案管理问题,不同学生的学习生活管理问题等。  要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包含现代化管理的思想观念、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应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工作网站这一形式,建立校园网络,使各系的计算机与学校教务管理中心的终端相联接,通过开发和配备各种教学管理软件,使学校在教学计划、排课、考试、学生成绩登录、学籍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4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实行学分制必然会出现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工作的问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保证措施,为学

8、生继续完成学业提供保障措施。学校也必须制定一系列为学生提供非常规的教学培养计划和提供生活学习保障条件的配套措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