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53900
大小:10.11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02-16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姓名:曹小丽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指导教师:赵斌2012-11-20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研究生:曹小丽博士生导师:赵斌第一部分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与生物预后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的研究中文摘要研究目的:乳腺癌是一种血管依赖性病变,其生长、浸润和转移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使研究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成为可能。本研究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动态观察,分析乳腺癌
2、超声造影表现,并将乳腺癌的增强特征及血流灌注参数与其生物预后因子及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进行初步评估,旨在为乳腺癌的血管生成及预后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45例患者,肿瘤最大直径9~86mm,平均(30.5±18)IIlm。采用Philips公司IU22超声检查仪,L9—3宽频线阵探头与L5-1探头,超声造影剂为意大利Bracco公司的SonoVue,经肘正中静脉弹丸式注射4.8ml。分析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包括造影灌注模式
3、、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内部有无灌注缺损、造影剂进入的顺序、增强形态是否规则、边界是否清晰、周边有无扭曲或穿入血管等。并采用QLAB分析软件对肿瘤边缘和中心区域及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取样获得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血流灌注参数指标,包括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流入斜率(WIS)、平均渡越时间(MTT)等。将手术或穿刺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以细胞核、细胞膜或细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标准,对乳腺癌生物预后因子,包括ER、PR、c-erb-B2、p53及Ki-67的表达结果进行判定,同时对
4、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进行计数。将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血流灌注参数与肿瘤预后因子、MVD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45例乳腺癌造影后除2例(4.4%)无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增强外,其余43例(95.6%)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强。其中25例(55.6%)不均匀增强,14例(31.1%)均匀增强,4例(8.9%)周边增强。27例(60%)有血流灌注缺损;37例(82.2%)增强形态不规则;25例(55.6%)向心性增强;32例(71.1%)有穿支血管;34例(75.6%)增强边界不清晰。2.乳腺癌
5、造影血流灌注参数分析:45例乳腺癌2例无增强外,43例(95.6%)造影时间一强度曲线表现为“快进快出”型或“快进慢出”型。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相比,RT、TTP缩短,PI增高,WIS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Ocm两组血流灌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乳腺癌造影增强特征与肿瘤预后因子相关性:不均匀增强多存在于直径>2cm肿瘤内;向心性增强多发生在ER阴性
6、肿瘤内;穿支血管在组织学分级高、直径>2cm肿瘤内多见;血流灌注缺损常见于ER阴性、c—erb—B2阳性、Ki一67阳性及直径>2cm肿瘤内。以血流灌注缺损判断ER表达的灵敏性为86.7%,特异性为53.3%,约登指数为40%;判断Ki一67表达的灵敏性为78.2%,特异性为59.1%,约登指数为37.3%。肿瘤增强形态及增强边界与预后因子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O.05)。4.乳腺癌造影表现与肿瘤MVD相关性:肿瘤不均匀增强、血流灌注缺损均与高MVD有关(P7、P>O.05)。高MVD组PI大于低MVD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超声造影不仅可以反映恶性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还可以定量评价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2.乳腺癌超声造影的某些增强特征与肿瘤生物预后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对肿瘤的浸润、转移进行在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预后。3.乳腺癌超声造影的某些增强特征及血流灌注参数与MVD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依据。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乳腺肿瘤;预测因子;微血管密度2山8、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部分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中文摘要研究目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常规方案,它的合理应用迫切需要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动态监测并及时评价疗效。尽管常规超声已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中,但其对于肿瘤大小测量的准确性一直受到质疑。本研
7、P>O.05)。高MVD组PI大于低MVD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1.超声造影不仅可以反映恶性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还可以定量评价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2.乳腺癌超声造影的某些增强特征与肿瘤生物预后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对肿瘤的浸润、转移进行在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预后。3.乳腺癌超声造影的某些增强特征及血流灌注参数与MVD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依据。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乳腺肿瘤;预测因子;微血管密度2山
8、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二部分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中文摘要研究目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已成为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常规方案,它的合理应用迫切需要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动态监测并及时评价疗效。尽管常规超声已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评估中,但其对于肿瘤大小测量的准确性一直受到质疑。本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