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

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

ID:32843274

大小:12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6

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_第1页
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_第2页
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_第3页
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_第4页
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历史文选译文和史籍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党锢列传前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言嗜恶之本同,而迁染之涂[2]异也。夫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3]。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4];慎其所与,节其所偏;虽情品万区,质文异数[5],至于陶物振俗[6],其道一也。[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语出《论语·阳货》。意谓: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各人的习气却相差很远。[2]迁染之涂:指为世俗所浸染的习气。[3]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刻意,克制己意,即严格要求自己。肆,放纵。牵物,为外物所牵制和诱惑。流,流宕忘返。意谓:严格要求自己,则行为就不会放纵;为外物所诱惑,则志气就会流

2、宕变坏。[4]裁抑宕佚:裁抑,削除和抑制。宕佚,放荡淫逸。[5]情品万区,质文异数:情品,情趣。万区,万种。质文,本指内容和形式,这里引申为行为表现。异数,不同、各种各样。[6]陶物振俗:陶冶性情,整顿风俗。孔子说“人性本来都相接近,习染不同才渐渐区别。”说的是人的好恶本来相同,只是变化的途径不同罢了。约束意念行为就不放纵,玩物成癖志向就会丧失。因此圣人引导人修养性情,控制约束人的放纵,谨慎选择他结交的人物,节制他的偏爱。虽然人情事物有种种区别,内容形式也不相同,但是说到陶冶性情匡正风俗,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叔末浇讹,王道陵缺[1],而犹假

3、仁以效己,凭义以济功。举中于理,则强梁褫气[2];片言违正,则厮台解情[3]。盖前哲之遗尘有足求者。   霸德既衰[4],狙诈萌起,强者以决胜为雄,弱者以诈劣受屈。至有画半策而绾万金,开一说而锡琛瑞[5]。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6]。士之饰巧驰辩,以要能钓利者,不期而景从[7]矣。自是爱尚相夺,与时回变;其风不可留,其敝不能反[8]。[1]叔末浇讹,王道陵缺:叔末,本为长幼次序,这里借喻为叔世、末期,指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浇讹,指社会风气浅薄伪劣。王道,古代儒家主张的仁义之道。陵缺,衰败。[2]强梁褫气:强梁,强暴之

4、人。褫,夺;褫气,夺气、丧气。[3]厮台解情:厮台,指从事贱役的奴仆。解情,放弃对某人的支持和同情。[4]霸德既衰:指春秋争霸结束之后的战国时代。[5]画半策而绾万金,开一说而锡琛瑞:绾,系,引申为获得。锡,音cì,同“赐”。琛瑞,宝玉。意谓:战国时代的策士们只要贡献小小一点策略或主张,就能获得国君极厚的赏赐。[6]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执珪,楚爵名,因楚国功臣赐珪,故称。意谓:战国策士可由平民一下子就升任高官。[7]景从:景,音yǐng,通“影”;景从,如影随形,比喻纷纷响应和追随。[8]其风不可留,其敝不能反:留,遏止、阻止

5、。敝,通“弊”,弊端、弊病。反,通“返”,扭转。13/13春秋末年世风轻浮多诈,仁义道德衰败,但还藉着仁德名义来扩充自己实力,靠着忠义的旗号来建立自己的功业。行为符合义理,强大的敞手也会心虚气短;一句话不合正义,卑贱的奴仆也能说出道理。大概是前辈圣贤遣留下风范,能够让人们效法追求吧。战国时期仁德忠义已经衰败,奸邪诈伪盛行成风。强大的凭着武力获胜而称雄,弱小的因为奸诈不够而被欺辱。以至有人谋划半个计策就获万金酬劳,提出一种主张就被赏给珠宝。有的徒步走来就当官掌了权,脱掉了草衣升任了卿相。士人花言巧语极力桅辩,因为根本的一点是能获得私利,所以

6、大家没有约定却像影子紧随物体一样都跟着这么做。从此人们的爱好崇尚相互取代,随着时代来回变化,那种风起不能保留,那种弊病不能恢复。及汉祖仗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1],文礼简阔。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2]。轻死重气,怨惠必雠[3];令行私庭,权移匹庶。任侠之方,成其俗矣。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4]。至有石渠分争之论[5],党同伐异[6]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至王莽专伪,终于篡国。忠义之流,耻见缨绋[7],遂乃荣华丘壑,甘足枯槁[8]。虽中兴在运,汉德重开,而保身怀方,弥相慕袭,去就之节[9],重于时矣。[1]宪

7、令宽赊:谓法令宽缓。[2]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绪余,残留。四豪,指战国四公子,即魏信陵君魏无忌、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齐孟尝君田文。烈,余业、遗风。陵,侵犯、欺凌。上,指天子。[3]怨惠必雠:怨,怨仇;惠,恩惠;雠,报。谓恩怨必报。[4]怀经协术,所在雾会:协,通“挟”,挟藏。所在,到处。雾会,像雾气一样会集。意谓:士人纷纷怀藏儒家经典和学术,到处游学问义,会集论经。[5]石渠分争之论:石渠,指石渠阁,汉未央殿北藏书的地方。按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会集诸儒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由名儒、太子太傅萧望之等评议,然后奏上宣帝

8、亲自裁决。[6]党同伐异:谓同己者朋党之,异己者攻伐之。[7]耻见缨绋:绋,通“绂”;缨绋,冠带和印绶,借指官职。意谓不愿入仕做官。[8]荣华丘壑,甘足枯槁:荣华丘壑,谓以居处丘壑为荣华,即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