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25485
大小:53.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浅谈对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现状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对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现状的认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二十多年来,在世界经济全面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6%,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6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改善,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都少有的。于此同时,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和演变,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可供选择的政策建议。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从社会在生产理论范式向宏观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转换。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我国经济
2、处于战略转型、体制转轨和结构转换之中。随着思想解放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理论界积极引入现代经济学,并学习和借鉴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宏观经济问题。1986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戴园晨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最先使用了“宏观经济学”这一名称而成为范式启动和进行的标志。而之后樊纲、张曙光主笔的《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的出版标志着范式转换的完成。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不仅出现了1992—1994年的高增长和高通胀,而且经历了1995年以来经济紧缩和增长下滑。由于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制度条件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性质和
3、特点也发生了变化。于是,宏观经济问题又成为理论关注的焦点。至1996年,经济过热和高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民经济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后,平稳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有学者认为,经济运行成功实现了“软着陆”,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无害的,应优先考虑就业,政策取向转向放松政策。而另一派则认为“软着陆”尚未到位,物价形势以及通货膨胀反弹依然严峻,应始终坚持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运行有出现通货紧缩的新问题,失业增加。宏观经济的重点转向对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知道2002下半年,宏观经济才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到2003年下半年经济又出现局部过热现象。此次,关于经济究竟是否过热,是局
4、部还是全局,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纵观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成功地实现了范式的转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将制度分析、结构分析等引入宏观分析,从而在建立中国宏观经济学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为构建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以及出台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宏观经济理论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如理论基础的薄弱;缺乏全球分析视角,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中国的宏观经济理论应该在开放的模型中发展;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一致的并且能够在其支持下开展竞争性研究计划的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等。这就需要宏观经济理论
5、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一、为中国的通货紧缩提供理论解说。中国宏观经济学对通货膨胀的研究相当深入,认识也比较一致,这就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对通货紧缩的研究就比较零散而肤浅,分歧也较大。中国的经济实践迫切需要宏观经济学提出系统而深入的通货紧缩理论;二、建立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迄今为止,中国宏观经济学基本上是在一种封闭理念下构建的。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一国宏观经济运行与整个世界经济息息相关,因而其宏观经济政策也失去了独立性,往往成为多国博弈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从多国博弈的高度,在开放的模型中发展中国宏观经济学;三、构建一致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目前,中国
6、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还不一致,也欠成熟,从而导致了这一领域的分歧多,简单重复劳动多。中国的经济学者在这一方面的努力还只能说是一个初步的尝试,需要有一个不断调整、摸索和完善的过程,要完成这一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