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24146
大小:60.6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海口市海瑞学校初中语文郑美文《石榴》微课视频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石榴》教学设计海口市海瑞執耐者郑美文13111980853邮箱Zmw6589392@126.com年级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版本苏教版知识点名称托物言志的写法晰时长9分钟微教案设计思想通过制作本节微课,在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学会托物言志的写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的理想和追求,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成为生活的强者。因此,教学本文,应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而不应该给学生设置多少障碍。基于以上考虑,拟把本文的教学分为如下七个板块:1、韩愈诗作,导入新课2、作者简介3、独特的评价4
2、、独特的视角5、独特的意蕴6、总结全文,深化文本7、布置作业,巩固文本。学情分析本人所教的八(3)班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学习语文的观念、方式、方法较落后,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弱,语文的素养较低。因此,教学屮,我注重基础教学,朗读形式力求多样化,使学生想学、乐学。在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的同时,注意由表及里,由石榴形态美上升为精神美的逐步启发,便于学生更好的把握主题。学习目标1.诵读文章,归纳出作者对石榴的独特评价。2.抓住关键语段,分析作者描绘石榴的独特方法。3.引导学生学会挖掘作品中的“石榴精神”,从而品味作者的独待感悟。教学策略釆用启发式教
3、学,多媒体课件;发现法,方法归纳法,朗读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本文立意深刻,时代特征鲜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教学过程一、韩愈诗作,导入新课由韩愈的诗作《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引入课题。二、作者简介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有人对散文这种文体做了有趣的解读。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这里的“自我”是指散文体
4、现作者独特个性的追求。三、独特的评价1、请放声朗读课文,发现文中对石榴作出独特“评价”的一个词语。2、再次浏览课文,划出表现石榴“可爱”的句子,再动情地读一读。四、独特的视角1、第5小节的描写有一段不太明白,明明是写单瓣花,为什么会由“安普剌”变成“金曇”呢?2、齐读第六小节,你觉得郭老笔下的石榴是一成不变的吗?3、一种我们常见的水果,郭老不但用了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非常特别的喻体,而且还戏剧性的细腻的写出了石榴的生长和演变的过程。为什么郭老的视角会这么独特呢?五、独特的意蕴1、这不简单的郭老,特别钟情于这夏天,这背后有什么独特的意蕴呢?齐读第七小节,思考郭老笔下的夏天有什么特点?
5、2、如此独特的表达背后一定有个鲜明的自我。郭老的个性如何呢?3、作者说“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为什么作者更爱这心脏呢?4、同样是文学大家的“韩愈”面对着石榴花,他看到的是可怜,是无人欣赏的落寞;可我们的郭老看到的是“活力和抗争”这是为什么?六、总结全文,深化文本郭老笔下那“可爱”石榴的“华美”演变,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可敬的民族之魂。从《石榴》中,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郭老对石榴的喜爱,更读到了郭老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这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板书设计:可爱小我华美大我心脏可敬七、布置作业,巩固文本读石榴,我们满眼明艳;品石榴,我们满嘴余香;老师也满心期盼,你们能多去阅读,在阅读中
6、能发现“自我”,更加会有“自我”的发现。微反思本文是文学大师郭沫若写于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的一篇名作。由于时代背景対于学生來说比较陌生,学生对本文的主题思想不易理解。因此,我首先让学生熟练地通读全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梳理篇章结构,分析石榴的外形特点;然后品味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再以造句的形式加以拓展。后半部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落重点品读,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可以合作探究,理解石榴的内在特征,领会作者所托之志,以求突破难点;最后,以比较阅读和口头作文的形式,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开发。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方面给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用词造句、
7、问题探究、对比阅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朗读贯穿了教学过程,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从整体感知到重点品味,再到感悟拓展,最终完成了学习任务。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也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围绕教学目标,一方面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然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互帮互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另一方面,教师设计子富于启发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