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物理考点复习8力教案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物理考点复习8力教案

ID:32823014

大小:57.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6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物理考点复习8力教案_第1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物理考点复习8力教案_第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物理考点复习8力教案_第3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物理考点复习8力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考物理考点复习8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3、知道二力平衡,学会求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教学内容分析:以学生已有的力的基础知识为根本,通过讨论和交流、合作,复习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合成和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三要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生活经验,理解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搜集有关资料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重力、弹力和摩

2、擦力的三要素。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3、知道惯性的概念4、知道二力平衡5、学会求•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对比法、比较法复习基础知识2、使学生具备归纳、概括物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2、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三要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难点力的合成和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媒体教具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牛耳动教学过程:1.第一课时:基础知识总结,形成完整的知

3、识结构体系。(一)、力1、力的概念;2、力产生的条件;3、力的性质;4、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单位;6、力的测量;7、力的三要素;8、力的表示法:⑴力的图示⑵力的示意图9、最常见的一种力重力:⑴重力的概念⑵重力大小的计算⑶重力的方向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0、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间接触,发生弹性形变。•11、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4、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引导学牛复习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与体系。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12、力的合成:⑴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根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⑵二

5、力合成定义:求两个力合力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口诀: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二)、惯性和惯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三)、二力平衡:1、定义:2、二力平衡条件: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四)、摩擦力:1、定义:2、分类:摩擦厂摩擦力[动摩擦f骨动摩擦1滚动摩

6、擦3、摩擦力的方向: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而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而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二、第二课时进行经典例题讲解和课堂练

7、习。三、课后练习组织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