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804505
大小:58.9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非重病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利巴韦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炎琥宁,两组均给以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滴,观察发热,皮疹消退及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在退热、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方法: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吨/(血・日)及维生素C注射注液100〜200mg/(kg•日),10%葡萄糖的酸钙注射液5〜10ml(每天)
2、静滴1次/日;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及5〜10mg/(kg・日)静滴1次/日,体温>39°C时给予退热剂,(布洛芬温悬剂)合并感染时加用加用氨节西林钠100mg/(煌・日)静滴2次/日。均按传染病管理并护理。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婴儿退热时间(自患儿患儿首次发热出现时至体温W37.51并持续>24小时),皮疹消退时间(发现皮疹至皮疹完全消退,口腔溃愈合)住院时间。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不良反应及转归:
3、所有病倒均治愈出院,无重症病例发生。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口发生的斑丘疹、疱疹、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是儿科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发现本病,1986年又出现暴发。近年来,发病有增多的均势,常造成局部流行,发病年龄可以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W5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1]。引发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2]。该病潜伏期一般3〜7天,多发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在个别患者可以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手
4、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本病常于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托儿所,幼儿园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场所。手足口病常出现间隔2〜3年的周期性流行。本组属轻症患儿,来出现重症病例。该病目前以抗病毒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2012年《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的临诊治技术指南》中强调“婴幼儿系稚阴稚阳之体,宜早发现、早治疗、防变证[3]。国内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了临床观察有效的治疗中西药物有注射用双黄连、清开灵、炎琥宁、抗病毒口服液、蓝苓口服液、a-干扰素、盐酸金刚乙胺片、更昔洛韦、利巴韦宁等。本组观察炎琥宁注射液联合利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注射用炎琥宁
5、是植物穿心莲提取物一穿心莲内酯化、脱水、成盐精制而成的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钾钠盐。该药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退热、调节免疫功能及抗肿瘤作用[4]。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及镇静作用。该药能抑制早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与炎性渗出和水肿。能特异性地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ACTH释放,增加垂体前叶ACTH的生物合成,体外具有灭活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种病毒的作用。利巴韦林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多各DNA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药物进入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到抑制。不良反应有贫血乏力,白细胞减
6、少,停药后既消失。本组病例采用炎琥宁注射液及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利巴韦林抑制病毒的复制。炎琥宁的清热、抗菌、消炎、灭活病毒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二者协同作用。明显缩短病程,缩短了利巴韦林的用药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的几率,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与文献报道相近。参考文献1王晓华,李文琳•手足口病602例的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72.2赵成松,赵顺英.手足口病流行概况和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19.3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便函[2012193号.中医药治疗手足口
7、病临床技术指南(2002年版),2012.4李成玲,赵瑞苓•临床常见用药误区解析丛书•儿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