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99910
大小:55.8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海绵窦病变的ct、mr表现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绵窦病变的CT、MR表现及临床意义钟辉罗毅(广东廉江市人民医院5244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233-02【摘要】目的观察海绵窦病变的CT、MR表现,分析其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57例海绵窦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CT及MR机对其海绵窦及侵犯海绵窦肿瘤部位进行扫描、诊断。结果57例患者均表现为海绵窦不同程度增大,外缘膨隆改变等特征表现,侵犯海绵窦肿瘤自身也会出现一些特征表现。结论CT与MRI检查,可为海
2、绵窦肿瘤病变定性诊断及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关键词】海绵窦病变CTMR临床意义海绵窦区由于结构复杂,肿瘤病变种类繁多,临床研究较少。近几年,针对海绵窦区的检测技术得到较大进展,CT、MRI是目前较为重要的检验手段之一。目前,我院依据文献,采用CT、MR机对海绵窦病变进行检验,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7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的海绵窦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为25〜7
3、0岁,平均年龄42.7岁;患者中继发性肿瘤为主(38例,占66.67%,以垂体瘤、鼻咽癌、脊索瘤多见),原发肿瘤次之(14例,占24.56%,以脑膜瘤、神经鞘瘤多见),非肿瘤病变较少(5例,占8.77%,以动脉瘤、动静痿多见)。1.2方法57例患者均作CT或(及)MR检查,机型为GE双层螺旋CT及西门子Avantol.5TMR,其中仅行CT检查12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35例,仅行MR检查10例。CT检查中17例横轴位平扫,11例平扫加增强,19例横轴位加冠状位;45例患者行MR鞍区横轴位、冠状位及
4、矢状位平扫和增强扫描。2结果57例患者中,均表现为海绵窦不同程度增大,外缘膨隆改变。其中双侧改变4例,经CT平扫,31例表现为中等或稍高密度,7例肿瘤内可见病灶钙化,5例为均匀高密度,4例为低密度;11例增强扫描中,7例呈轻一中度强化,4例呈明显强化;45例MRI平扫患者中,表现为等一稍长T1和等一稍长T2均匀或不均匀信号,2例为短T1长T2信号,7例为长T1短T2信号,31例患者呈轻一中等强化,3例呈明显强化,2例强化不明显。颈内动脉移位35例,颈内动脉被部分或完全包绕12例,管腔狭窄15例。扫描发
5、现,侵犯海绵窦病变自身也会出现一些特征表现,女山14例侵袭性垂体瘤呈中度强化,其中6例可见“腰身症”,2例垂体瘤破坏鞍骨质等;13例鼻咽癌可见鼻咽部软组织肿块,颅底骨质有不同程度破坏;5例鞍区脊索瘤表现为颅底溶骨性骨质破坏,肿瘤边界不清等;4例颅咽管瘤CT上囊壁蛋壳样钙化;2例鼻腔、鼻窦淋巴瘤病变则较为广泛、弥漫,无明确肿块形态;1例鞍旁皮样囊肿,CT呈明显低密度,MR扫描T1WI呈高信号;10例鞍区脑膜瘤多数可见脑膜尾征,垂体受压;4例三叉神经瘤呈中后颅窝哑铃状肿块;3例ICA海绵窦段动脉瘤CT表现
6、稍高密度肿块,MRI呈鞍旁边界较清类圆形血管流空影;2例海绵窦痿可见同侧眼上静脉扩张扭曲。3讨论海绵窦位于蝶鞍两侧,由两层硬脑膜构成的硬脑膜静脉窦,由纤维小梁分隔成互相交通的孔隙,两侧构成连环窦,前端达眶上裂,后端达颍骨岩尖部。窦内由ICA穿行,ICA外下方有外展神经;窦外侧壁内由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及上颌神经。正常海绵窦CT表现为:窦外缘为对称、弧形内凹状,双侧对称,密度均匀,经CT平扫与脑实质密度相当,增强扫描海绵窦宽约5mm,两侧宽度差异正常海绵窦MRI表现为:平扫T1WI双侧海绵
7、窦与脑实质信号类似,T2WI双侧海绵窦则呈高信号,增强显示海绵窦及邻近脑膜明显强化,内外侧壁强化后更为明显,冠状位扫描海绵窦形态呈三角形,颅神经断面为小的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MRI较CT易辩认,颈内动脉呈流空管状影响,在T1WI和T2WI较易辩认。海绵窦病变较多,包括感染性、肉芽肿性疾病、血管性疾病及肿瘤等。凡侵犯海绵窦及其内神经、血管的肿瘤均可称为海绵窦肿瘤,当肿瘤累及海绵窦吋,CT与MRI表现为病变充填,海绵窦增人及外缘膨隆,两侧不对称,Meckle's腔移位变形,密度及信号异常,颈内动脉被包绕
8、,变窄,海绵窦周围结构异常。海绵窦区病变经CT及MRI检查能较好地显示,海绵窦区肿瘤病变鉴别诊断的目的是区分原发和继发病变、肿瘤和非肿瘤病变、除外动脉瘤。MRI检查由于无颅底骨质伪影及颈动脉的流空效应,不仅能了解病变累及海绵窦范围,还能了解颈内动脉被包绕程度。尤其是冠状面扫描加增强扫描可勾画出海绵窦形态。此项较优于CT显示。海绵窦是否受累及ICA被包绕程度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海绵窦邻近骨质破坏及肿瘤内钙化方面,CT较MRI更具优势。多数实质性肿瘤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