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84717
大小:97.4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5
《语文必修ⅴ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一《陈情表》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45■■仃章节与课题必修五陈情表课时安排3课时主备人使用人审核人使用日期或周次学习目标和任务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背诵全文。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3、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技巧和形象精粹的语言。重点难点建议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教学资源的使用教读1课时,互动课堂2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栏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仁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为
2、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晋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年轻时师事名儒谯周。曾任蜀汉尚书郎,多次出使东吴,甚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里,以孝闻,累举不应。2、资料链接(1)背景知识公元263年,司马昭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当时东吴尚踞江左。晋武帝为了安抚蜀汉旧臣,同时也为使东吴士臣倾心相就,以减少灭吴的阻力,对蜀汉旧臣采取了怀柔政策,授予官职以示恩宠。与此同时,当时李密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
3、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作为亡蜀之臣,心存疑虑,进退两难。若辞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职,又非李密的本意,于是以“乌鸟私情”,祖母“供养无主”为由,写了此表。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却又不从大道理讲起,而是委婉陈辞,动之以情,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无怪乎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终于准如所请。(2)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1)苏轼有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4、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2)成语:躬亲抚养、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更相为命、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注意诵读与知人论世课前严格指导预习、理解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一、分组预习、探讨、思考(1)预设问题①试译全文,圈出难解的字、词、句,注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合作探讨、总结、归纳)①是谁陈情?向谁陈情?陈什么情?如何陈
5、情的?②晋武帝为什么会答应李密终养祖母的请求?(合作探讨、总结、归纳)指导结合注释、诵读方法老师有针对性指导,分组(1)你提出了哪些新的问题?三、反复诵读、体会文中感情。等要有层次性拓展延伸:※互动课堂【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自学评价1•填空:“表'是(1)《陈情表》的作者李密,西晋人。本文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一种奏章,陈情是表文的特点。意思是臣李密说;文章结尾写“谨(2)“臣密言”这样的开头,是当时作表章的一种格式,恭谨地写表呈报皇上。(2)门衰祚薄(ZUO)(4)非臣陨首(
6、ytp)(2)晚右儿息.子;(4)臣之辛•苦.辛酸苦楚;(6)急于.星火比;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对拜表以闻"也是当时章奏套语,表示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臣以险衅(xin)(3)除臣洗马(xign)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岂谧.桓.徘徊不进的样子;(2)日薄.西山迫近(1)臣以.险衅因为;无以.至今日用来,用来,,的办法4、选出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D)A.夙遭闵凶B.零丁孤苦C.常在床薦D.门衰祚薄5、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E(A、至于成立:成人自立;B、则告诉不许:申诉;C、臣之辛苦:辛酸和苦
7、楚;D、举臣秀才:优秀人才)A至于成立B则告诉不午C臣之辛苦D举臣秀才E实为狼狈6、填空: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②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O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二、文本研习1>层次结构全文共四段,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第1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写孤苦之情,从纵横两方面分两个小层次: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
8、责无旁贷。第2段:叙述朝廷多次征召的经过以及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第3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进一步阐明辞不就职的原因。由于李密是蜀汉降臣,为避免晋武帝的猜忌,这段一开始他就援引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作为上表陈情的依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