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植物色素的提取(1)素材中图版选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植物色素的提取(1)素材中图版选

ID:32781408

大小:60.8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植物色素的提取(1)素材中图版选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植物色素的提取(1)素材中图版选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植物色素的提取(1)素材中图版选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植物色素的提取(1)素材中图版选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41植物色素的提取(1)素材中图版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4.1植物色素的提取——秦汉吋期匈奴提取植物色素技术考略一、匈奴歌谣及其历史背景匈奴,也称“胡”,战国时游牧于河套地区及阴山一带,其政治屮心在头瞒城(今内蒙古五原县西)。秦汉之际,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北征丁零,南灭楼烦,控制了东至松辽平原,西至巴尔喀什湖,北至贝加尔湖,南至长城的广大地区。公元前200年,冒顿又攻晋阳(今太原),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迎战,被冒顿围困于平城(今大同)达七天七夜,后用陈平计,向删氏行贿,才得脱险(l)o此中的“删氏”乃单于妻子之号,其谐音为“焉支”。公元前121年,匈奴攻入土谷(今河北怀来),汉武帝

2、派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霍去病二次西征,出陇西、北地二千里,攻祁连山,大破匈奴军,俘获三万多人(2)。是时,匈奴有歌曰(3):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此歌失载于《史记》和《汉书》,首载于北凉人编《西河故事》,转记于唐朝开元年间的《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及唐末的《十道志》,也可见于宋朝的《乐府诗集》及明朝的《丹铅总录》。歌虽浅显,存疑颇多,注家纷纭,互有异同。由于匈奴族“毋文书,以语言为约束”,加Z年远代湮,更使考据维艰。笔者不揣浅陋,裝绩补貂,从科技史角度,结合民族习俗和历史典籍,对此

3、歌的后两句进行考辨。谬误处敬请中外各族方家教正。二、“焉支山”及“焉支”考据唐朝李泰的《括地志》载:“焉支山一名删丹山,在甘州删丹县东南五十里。”其中删丹”二字,现代写为“山丹”。又据《辞海》“焉支山”条目:“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有人据此推演,认为焉支山是以盛产山丹花而得名的,匈奴妇女又以此花做胭脂,用以美容。另有一说:“古匈奴女子喜欢浓颜粉装,她们从山上采摘山丹花叶子涂抹在脸上……(4)”文屮未注明出处,查阅典籍也均未找到此类记载。据考察,山丹花在中国北方山野随处可见,至今也并非罕物,而焉支山夹在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乃“工”字之一竖。面积甚少

4、,并非巨脉,与当时匈奴控制的广大地区内,产山丹花的地方相比,亦属微不足道,何能影响“颜色”之有无。可见“山丹花”之说不确。又一说,焉支山的“焉支”二字,与“删氏”、“胭脂”谐音,而“删氏”(亦作“焉提”),“匈奴皇后号也”(5),或“匈奴名妻作'阀氏(6)。据此,焉支山也可转意为“皇后山”或“美人山”,与现在的“神女峰”相类。失去美人或失去胭脂,都会“使我妇女无颜色”。可见,“匈奴歌”的后两句,本是语带双关的。从艺术角度來看,如此理解的确韵味深长。可是谐音终究是谐音,仍无法解释为何失去焉支山则失去了作为妇女化妆品的胭脂。《史记索隐》引《习凿齿与燕王书》口

5、:“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不?北方人探取其花染绯黄,采取其上英鲜者作烟肢,妇人将用为颜色。”(7)—语泄漏天机,原来是焉支山下盛产“红蓝”,其花可做“烟肢”,匈奴妇女“用为颜色”。所以,失去焉支山,无以采“红蓝”,无从做“烟肢”,当然“无颜色”了。三、“烟肢”及“红蓝”考〃烟肢〃,亦作〃燕支〃、〃撚支〃、〃燕脂〃、”騰脂〃、〃胭脂〃、〃烟脂〃、“赤因脂”,是--种红色颜料,妇女用以涂脸颊或嘴唇。问题是为什么同一种东西,同样的发咅,用汉字却有这么多的不同写法?其单字和组词均无实质语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概未收入,何以如此?合理的解释是,它们并不是古代汉

6、语的原有词汇,很可能是由西域引入的“外来语”,可能都是由匈奴语“焉支”派生的。近代有一种称为“胭脂红”的颜料,又叫“虫红”,由干燥的雄性胭脂虫经化学处理而得,然而胭脂虫(Coccuscacti)原产墨西哥;还有一种名为“胭脂花”的,实指紫茉莉(M让8b订isjalapa),原产南美洲。它们都不能与古代的“胭脂”列为同侪。《习凿齿与燕王书》所记的,产于焉支山并用以做胭脂的“红蓝”,是“红蓝花”的简称,也称“红花”。据北宋寇宗爽《图经衍义本草》:“红蓝花生凉汉及西域,一名黄蓝,《博物志》云,张骞所得也。”(8)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也曾引张华《博物志》:“黄

7、蓝,张骞得自西域。”(9)再据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红花,《博物志》曰张骞得种于西域,一名红蓝,一名黄蓝,以其花似蓝也,……”由于张华《博物志》原书己佚,今本由后人搜集而成,因而在今本《聘物志》中找不到赵彦卫和徐光启的引文,可能系后人搜集遗漏所致。对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I》:“红花,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盐碱,适于阳光充足,地势高燥,肥力屮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这正是地处河西走廊的焉支山地区的自然环境之写照,可为今本《博物志》补遗旁证。西晋崔豹撰于公元3世纪的《古今注》卷下谓:“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酋方,土人以染,名为

8、燕支,中国人谓Z红蓝。”(10)五代后唐的马编撰于10世纪的《屮华古今注》卷屮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