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3单元11大小猫洞

2017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3单元11大小猫洞

ID:32777614

大小:83.4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5

2017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3单元11大小猫洞_第1页
2017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3单元11大小猫洞_第2页
2017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3单元11大小猫洞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秋(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3单元11大小猫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1大小猫洞精彩开篇词有首歌唱到“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同学们,你们相信故事里的事吗?你们认为故事里的事放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吧!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流畅的思路、生动的语言。2.学习从故事中挖掘道理的写法以及通过丰富的联想层层推进的论证方式。3.把握人本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科学家牛顿小吋候曾经养过一只大猫和一只小猫,还在门上留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洞,意思是让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可是他发现猫并不按他的设计出入,小猫有时也來往于大猫洞,并非总是通行于特意给它留的小猫洞。牛顿顿感自己的想法过于蠢笨了。那么金克木先生又是

2、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大小猫洞》来一探究竟。二、自学指导(二__预习与交流1•积累字词(丄)浏览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爵士(juQ)徒步(tu)泮宫(pdn)祭(ji)仆yi(役)••••(2)解释下列词语。告帮:请人助以金钱。下马威: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的威力。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常用于贬义。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2•作者简介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著名学者、文学家。早年以诗闻名,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

3、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以学术文化随笔赢得广大读者的景仰。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有诗集《蝙蝠集》《雨雪集》,小说《旧痕集》《难忘的影子》,散文随笔集《天竺旧事》《燕口拾泥》,译著《印度古诗选》《梵语文学史》等。三、自学指导(三7]__合作与交流(一)听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交流点拨】中心论点:故事里面有道理。分论点一:牛顿开猫洞的故事里有开猫洞应当从人出发还是从猫出发的道理。分论点二:晏子使楚的故事里有门的开设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道理。2.文中讲述了哪两个小故事,其屮蕴含了什么道理?【交流点拨】“牛顿开猫洞”故事中的人代表管理者,猫代表

4、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社会的管理不应从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应从每一个社会个体出发,考虑他们的需要。“晏子使楚”故事引出门的开设以人为准还是以国为准的争论,告诉我们:门和桥的设置和使用应当从实际出发,而不应当从等级观念出发。总之,作者通过这两个故事告诉大家:考虑问题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即要以人为本。3.作者在文屮分别叙述了两个故事之后是怎样进一步展开行文的?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在叙述两个故事时,层次极为分明,先叙事,接着进行想象,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写使文章思路非常明确。1.本文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交流点拨】由牛顿开猫洞的故事联想晏子使

5、楚故事中的门洞,从城门联想到文庙的门从文庙的门联想到文庙的桥,从文庙的门和桥联想到北大的门和桥。(二)品味语言1.本文语言生动幽默,试举例品析。【交流点拨】本文语言生动首先表现为幽默,如“请晏大使从小门进”“城墙不是纸糊的”。幽默的语言还与丰富的联想有关,如“大猫:你看我的洞多么辉煌。我可以让你也利用。小猫:谢谢。我的玲珑小洞也可以供你用。可是你进得去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勾勒出猫的心理,同时将开大小猫洞的实际作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语言的生动还表现在句式的变化上,如前面说“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点道理”,后边说“不论真假,这故事里有没有什么道理可谈”语言的生动还与衔接连贯

6、的流畅有关,如一个“无独有偶”就把两个故事紧密地连起来了,一个“话说”就把上文的故事与下文的故事內容连接起来了。2.请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1)事实上,中国历来实行的是楚国式,不是齐国式。【交流点拨】从表面上看,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楚国的标准是人而齐国的标准是等级,作者应当批评齐国才对。其实,作者在这里用了隐喻的修鋅手法,即以人的高矮隐喻人的等级,而以大国开小门、小国开大门隐喻做事需从实际出发。(2)这故事靠不住。【交流点拨】这句话在文中岀现两次,通过作者合情合理的简要分析,得出了“牛顿开猫洞”和“宴子使楚”这两个故事都靠不住的看法,照应了第一段的“真假难辨”,也告诉我们要有怀

7、疑精神,要自主思考,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不可盲从。(三)探究主旨1.“门以人为准”“门以国为准”哪个是人木思想的体现?为什么?【交流点拨】“门以人为准”用了隐喻的手法,以人的高矮隐喻人的等级,实质是以等级为标准。“门以国为准”也用了隐喻的手法,以大国开大门、小国开小门隐喻做事情从实际需要出发。是人本思想的体现。2.课文看似拉拉杂杂,由大小猫洞谈到大小城门,再到文庙的大门及“状元桥”,作者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谈谈你的看法。【交流点拨】人人皆知的故事,人人都可认可的道理,人人都觉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