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60113
大小:62.2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5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荆轲刺秦王》学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5・荆轲刺秦王导学案课型新授课撰稿人朱力审核人潮许泗长杨朱负责人曾杰学生情况小组情况教师评价班级姓名学号【知识与能力】1.了解荆轲刺秦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2.进一步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3、学会从人物对话、动作、神态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背诵、枳累、归纳;自主、合作、探究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3、梳理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加强文言知识枳累。4、在了解战国末期燕国与秦国的斗争形势的基础上,再从整体岀发,
2、观察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看待荆轲刺秦王的这一事件,学会辩证地评价人物【课前自学】(-)关于《战国策》的知识《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而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二)背景介绍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为
3、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三)关于荆轲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
4、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四)预习检测:(1)字音辨识樊於期(■)戮没(■)扌甚其胸(■)偏袒(■)拊心(■)收盛()以药淬Z(■)濡缕(■)忤视(■)变徵()瞋目()厚遗()陛下()■箕踞(••)()目眩(骨髓()■匕首(■)(2)通假字1.往而不反者(“”通“”,)2.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3.卒起不意(“”通“”,)【课内导学】1,梳理故事梗概,然后分小组讨论:根据故事发展文章对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答案:故事梗概:秦军压境T商议行刺-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
5、斥太子-易水诀别->慷慨悲歌->廷见秦王->顾笑武阳->搏击秦廷->倚柱笑骂->殒命秦廷开端(1-2):行刺缘起发展(3-9):行刺准备高潮(10-17):廷刺秦王结局(18):荆轲被斩2,熟读课文,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荆轲的性格的?你认为荆轲是怎样的一个人?答:(1)深沉(准备信物时行事周密,深谋远虑)(2)刚毅(出发稍迟受到怀疑,因而怒斥太子)(3)机智勇敢(在秦国朝廷上种种表现令人佩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有着超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气质)(4)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3,易水诀别和廷刺秦王是两个精彩片段,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然后试着赏
6、析一下其中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技巧。答案:一是“易水诀别”。首先,抓住特点。“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乃这句话的文眼,简单的三个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冷水浸骨的悲伤。第二,突出重点。在众多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
7、“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瞋目,胸屮慷慨Z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第三,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有顾及,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了凄凉悲怆的务〔围和同仇敌怕的气势。第四,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廷朿IJ秦王”0一个人,一把匕首,把偌大秦廷搅得上下惊惶,乱成一团。作者即从正面描写了荆轲的语言、行动和神态,也从侧面描述了秦王及其群臣的不同表现;既描绘了人
8、物,也渲染了环境,从而突现了荆轲履险不惊、临难不惧的气度和品格。1,学完本文,同学们是怎样评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