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48004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5
《七级文言文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文言文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复习七年级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梳理每课重点问题。2、积累文言词汇,及成语、格言、警句。3、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课前准备】熟读每课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复习过程】一、结合下列文段及练习,自主复习七年级文言文。(一)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2、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吓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选出对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细察其纹理(细小) 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C、方出神(正) D、徐喷以烟(慢慢地)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2)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4、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 ②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
4、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我的积累: (二)6/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①日不再的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________________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____③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______
6、_④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凋:_______________2.填空并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3)子曰:“见贤思齐焉, 。”(4)子曰:“三人行, 。 , 。”(5)子曰:“ , 可以为师矣。”(6)子曰:“岁寒, 。”(7)子曰:“其恕乎, , 。(8)子曰:“由,诲女知乎! 是知也。”3.出出自选文的六个成语。6/64.“己所不欲,勿施于
7、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
8、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①相顾惊疑②连亘六七里③中有楼若者④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