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713438
大小:162.8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14
《漳州立人学校2014届高三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漳州立人学校2014届高三一班语文试题(2014、3、15)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旬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2)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3)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4)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5)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6)以中有足乐者,__
2、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驳《复仇议》[唐]柳宗元 ①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邦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当时谏臣陈予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臣窃独过之。 ②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日无为贼虐①,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②杀无赦。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
3、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③向使刺谳③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 ④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
4、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 《周礼》:“调人④,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 《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⑤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5、。 ⑥请下臣议附于令,有断斯狱者,不宜以前议从事。谨议。 (选自《柳宗元集》) [注]①贼虐:残害。②为理者:当官的人。③刺谳:审理判罪。④调人:周代官名。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旌其阊 旌:表彰 B.原始而求其端 原:最初 C.非经背圣 非:违背 D.不爱死 爱:吝惜3.下列四组中,全都属于作者直接驳斥陈子昂主张的一组是( ) (3分) ①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②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③诛其可旌,兹谓滥 ④旌其可诛,兹谓僭 ⑤是非死
6、于吏也,是死于法也 ⑥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15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指出陈子昂在《复仇议》中对徐元庆复仇案采取“诛之而旌其闾”并将之“编制于令,永为国典”的主张是错误的。B.第二段针对陈子昂的主张进行驳斥,在阐述封建礼(情)与刑(理)本质一致的基础上,指出他的主张自相矛盾、黩刑坏礼。C.第三、四段对案件所涉及的双方进行具体分析,阐明诛杀和表彰二者不能并行;并引经据典,指出陈子昂的主张违背了圣贤经传的训条。D.本文从维护封建“礼”与“
7、法”的尊严出发,调和为亲报仇与守法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为了揭露吏治黑暗和官官相护的社会现实。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趋义者不知所向,违害者不知所立,以是为典可乎?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