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97115
大小:200.2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4
《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20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1.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称参考系。2.质点:不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并把质量看作集中在一点时,就将这种物体看成“质点说明:①.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科学抽彖。②.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只耍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因索或次耍因索,即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彩响很小时,物体就能被看作质点。③.质点不一定在物体上。3.位移:衣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位移是矢量,人小从起点指向终点的冇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从起点指向终点。位
2、移只与物体运动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运动的轨迹无关。4.速度:物理学中川位移和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衣示物休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平均速度=(矢量)平均速率=路和(标量)吋间时间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注:速率为速度的大小,但平均速率不一定是平均速度的大小。5.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va=——注: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反Z越慢。Ar6.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1)匀变速运动:物体速度均匀变化
3、,是变速运动。条件:加速不变(合外力不变)(轨迹是直线)(轨迹是曲线)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氏线上运动,加速度不变。所以,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须同时符介下述两条:①受恒外力作用(加速度不变)②外力与初速度在同直线上(物体做直线运动)公式:加速度a=—~—速度=v0+at位移s=vQt+^at2速度位移vr2-Vq=2as(3)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①速度时间图像v-t图(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由静止释放(勺为零),仅在重力作用(加速度为g)下的运动。物体下落快慢与质虽、形状、大小均无关;落地的
4、速度、时间仅由高度决定。公式:速度vz=gt位移$=丄gt227.滑动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就为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接他面粗糙②两个物体互相接他且相互间有挤压③物休间有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①方向:总是跟接触浙相切,并且跟物体与理运动方向相反。所谓相对,相对与接触血。②人小:滑动摩擦力f的人小跟正压力成正比,即fHuN。口为动靡擦因数:与接触而的材料、粗糙程度冇关。接触而的粗糙程度及接触而间的弹力有关。③滑动摩擦
5、力的大小比最大静摩擦力几略小。通常的计算中可以认为最人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注: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滑动摩擦力即町以是阻力也町以是动力。1.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当物体与另-,物体沿接触而的切线方向运动或有和対运动的趋势时,在两物体的接触而Z间有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作用力,这个力叫摩擦力。(2).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相互间冇挤压;③物体间冇相对运动的趨势。(3)•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①方向跟接触而平行或相切,并口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和反。②静摩擦力的大小:a.最大静摩擦力:静
6、摩擦力存在最大值,称为最大静摩擦力。它等于使物体刚要运动所需要的最小外力。静摩擦力与接触面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随压力的增长而增长,随压力的减小而减小。b.静摩擦力的人小不是一个定值,静摩擦力随实际情况而变,人小在零和最人静摩擦力Z间。其数值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滚动摩擦力也屈于舲摩擦力。挣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2.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的材料以及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3.形变:弯曲形变;拉伸形变;压缩形变;扭曲形变。4.弹性形变: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來大小和形状的形变。5.胡克定律
7、: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跟引起形变的外力成正比。这个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所以叫做胡克定律。k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冇关),心为弹簧的伸缩量.6.矢量和标量:矢量既有大小乂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矢量运算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7.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原來儿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儿个力的合力。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力的合成要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2)二力合成合力和分力的关系:①合力可以大
8、于等于或小于任一分力;②当两分力一定时,合力随两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③^-F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