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ID:32687105

大小:395.50 KB

页数:99页

时间:2019-02-14

上传者:U-5879
【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5A文】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班级情况分析及相应措施本班共有GG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成绩出众者不多,高分比较少,即使是达到优秀率的同学成绩也偏低,数学有G人不达标,数学优秀率33%,达标率72.7%,平均分78。可见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基础知识薄弱,而且个别学生学习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今后打算如下:班级管理目标: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建立一个团结、民主、和谐的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生活。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成绩达到:数学达标率80%优秀率25%行为习惯目标:使学生能够上课的时候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准备学具,下课的时候做有意义的游戏、活动。学困生转化目标:-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姓名上学期数学成绩转化目标GGGGGGGGGGGGGG(智障)GGGG学困生改进措施: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困生转化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特别需要老师有信心、恒心和爱心。积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2、分层教学为了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益,考虑到学困生客观上存在较大的个性差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层目标教学法,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制订高低不一的教学目标,这里包括近期学习目标、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并及时反馈信息,了解他们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查清主要症结,对症下药,避免再次分化。对于学习主动、积极进步的学生应有不失时机的加以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学困生转化。3、培养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宝贵的心理因素,在这种情绪下,大脑异常活跃、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必然会提高学习效率,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学困生来说,教师更应该加强学法指导。当他们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时,需要老师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方法点拔,“开小灶”进行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当他们在学习上或行为中出现“闪光点”时,哪怕是课堂上专心听讲,我们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信赖、满意、亲切的情感,从而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以满腔热情投身到学习中来,增强向优生转化的勇气。4、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动手动脑相结合,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紧张压抑的被动接受为轻松愉快的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5、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对学困生的影响;-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前期思想起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健康的社会文化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学生从小远离不良风气的侵袭。全册备课对数学学科课程标准的理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比较准确清晰的回答了我国数学课程要改革什么、提倡什么和需要做什么的问题,还提出给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标准》明确课程标准时编写教材、进行教学和评价与考试命题依据的同时,不仅在基本理念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指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标志着数学教育的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标准》在增加既符合时代要求、对学生的发展又具有促进作用的数学内容的同时,适当删减了许多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大价值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标准》的指引下,我的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早日从课改的瀚海中驶向成功的彼岸。教学内容:新知识内容:圆柱和圆锥、统计初步知识、比和比例,另外还有一个总复习单元和两个实践活动单元。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应用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并能从生活中找出实例,进行交流。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求圆柱表面积、体积,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情感、态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置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认识比例尺,掌握求一幅图的比例尺的方法;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界比例的方法;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方法。,会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答简单的应用题。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的全过程。使学生养成置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内容课时周次一、圆柱和圆锥111--21、圆柱的认识和表面积312、圆柱的体积323、圆锥的认识和体积224、复习检测43二、统计的初步知识123--51、条形统计图432、折线统计图43--43、复习24-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4、检测机动25三、实践活动15四、比和比例225-91、比的意义和性质352、比例尺363、按比例分配264、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75、正比例和反比例47-86、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58--97、复习检测39五、实践11011周放假六、复习3010--15第一单元教学思想:在本单元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总结出知识点,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知,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圆锥和圆柱,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或计算方法。能力目标:1、会正确的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会正确的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究新知。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空间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内容:圆柱和圆锥、统计初步知识、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重点:1、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圆柱的表面积。2、能运用公式较灵活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教学难点:1、圆柱、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课时:9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我们以前学过那些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那么你知道他们有哪些特征吗?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如茶叶桶、罐头盒、圆钢等,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简称圆柱。二、新授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1、初步印象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2、分组研究教师:那么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现在请4人小组进行研究,必要时可以将老师发给你们的纸圆柱拆开看看,并把发现的结论写在玻璃片上。3、交流结果教师可让一些小组上台交流。教师及时进行概括:(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2)关于曲面得出:它-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4、你怎样可以得到一个圆柱体?生操作演示汇报。圆柱可以看成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以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图形。5、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6、运用知识进行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7、动手制作圆柱三、练习1、运用知识进行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四、总结教师:谁能讲一讲今天学习的内容。五、作业:练习一1-4题六、板书:圆柱2个圆→底面完全相同长=底面周长1个曲面→侧面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宽=圆柱的高课后反思:课上学生能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感知圆柱的立体图形及了解了圆柱的特征,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第二课时-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教学重点:运用侧面积公式、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侧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l)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二、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教师出示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三、新课1.圆柱的侧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学生动手摸圆柱的侧面,感知圆柱的侧面就是圆柱的侧面积。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什么关系呢?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侧面积。教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分组讨论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引导归纳: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字母表示s=ch2.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底面周长和高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3.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教师:请大家把上节课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教师指着圆柱的展开图,“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指名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确: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一、 解决实际问题例:一个无盖的圆柱体铁皮水桶,高是45厘米,底面直径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1、生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解答汇报3、师适时板书二、练习巩固1、练一练:芳芳制作了一个圆柱体的笔筒,笔筒的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10厘米。她想给笔筒的侧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多大的彩纸?2、试一试:6页小结:谈收获三、作业:练习二2---5七、板书:圆柱侧面积=地面周长G高圆柱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G2课后反思:学生对圆柱表面积,通过动手操作制作圆柱体给圆柱体配侧面,直观形象的感受到圆柱体的侧面与长方形的关系,理解了怎样求圆柱体的侧面。但在理解圆柱侧面积的时候有些困难,课堂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内容比较多。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圆柱切分和拼合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圆柱的特征认识,掌握圆柱体表面积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提高空间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一、复习回忆圆柱体的特征、侧面积、表面积的求法。二、新授(一)分割1、每名同学拿出一根黄瓜,说明如果把它看成圆柱体,摸一摸它的表面,体会圆柱的表面是一个曲面。把黄瓜切一刀。思考:(1)你是怎么切的?(2)分别切成什么样的物体?(3)摸一摸两部分的表面,观察这时的表面积之和与原来的圆柱表面积相比较有什么变化?A横截演示:问:表面积之和增加了那部分?怎样计算增加部分的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之和?学生交流汇报思考题问:把圆柱横截后去掉一部分,表面积有什么变化?减少的是那部分的面积?怎样计算?B纵剖演示:提问:怎样计算增加部分的面积?怎样计算表面积之和?C讨论其他方法小结:无论怎么分割圆柱,它的表面机之和都什么变化?(二)拼和1、出示自学提纲并讨论这两部分拼合成一个形体,思考:(1)你是怎样拼和的?(2)表面积发生什么变化?小结:大家能够利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今天的问题,说明大家做到了学以致用。三、巩固练习1、选择正确答案(1)一个圆柱木棒,底面直径2厘米,高3厘米,如果沿地面直径纵剖后,表面积之和增加()厘米。A6b12c24d48-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把圆柱的钢材沿平行地面的方向截成三段,表面积之和增加12平方厘米,钢材的第面积应是()a6b4c3d22、讨论并解答一个圆柱木块,高减少1厘米后,表面积就减少了6.28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四、作业;数学书6页789题五、课后反思: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切拼,学生一目了然,很清楚的就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的是那个面,减少的是那个面,学生能够正确的求出圆柱体的表面积。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2、使学生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圆柱体体积教学难点: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16个扇形,然后把它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分别用不同颜色区别开)。教学过程:一、复习1.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学生可能会答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3.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图形,有几个底面?有多少条高?二、导入新课教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我们是怎样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的?先让学生回忆,同桌的相互说说。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的面积和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师: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呢?大家仔细想想看,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让学生相互讨论,思考应怎样进行转化。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想到的方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将圆柱的底面分成扇形切开教师应该给予表扬。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将圆柱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三、新课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教师出示一个圆柱,提问:这是不是一个圆柱?(是。)教师用手捂住圆柱的侧面,只把其中的一个底面出示给学生看,提问:“大家看,这是不是一圆?”(是。)“这是一个圆,那么要求这个圆的面积,刚才我们已经复习了,可以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面积?”学生很容易想到可以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于是教师可以先把底面分成若干份相等的扇形(如分成16等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教师将这分成16块的底面出示给学生看,问:现在把底面切成了16份,应该怎样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指名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操作演示,先只把底面部分拿给学生看,“大家看,圆柱的底面被拼成了什么图形?”学生:长方形。教师:大家再看看整个圆柱,它又被拼成了什么形状?(有点接近长方体。)。然后教师指出:由于我们分得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教师:把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发生变化没有?圆柱的体积可以怎样求?引导学生想到由于体积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求切拼后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求圆柱的体积。教师:“而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让全班学生齐答,教师接着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教师:请大家观察教具,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哪一部分有关系?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教师:如果用V表示圆柱的体积,S表示圆柱的底面积,h表示圆柱的高,可以得到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2.教学例1出示例1想一想,怎样求?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练一练:填表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9平方厘米7厘米底面半径5分米4分米四、小结(略)五、作业:练习三1---4六、板书:圆柱体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G高v=sGh课后反思:学生在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过渡到新知的时候,比较吃力,时间过多,教师引导的过多,应让学生自己独立动手操作,从而探究新知,第五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教学过程:-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一、揭示课题二、基本练习1、练习三2题回忆计算公式,并逐个计算。2、练习三5题讲评。3、选择:(1)一只铁皮水桶能装水多少升是求水桶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2)做一只圆柱体的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油桶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3)做一节圆柱形铁皮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4)求一段圆柱形钢条有多少立方米,是求它的(侧面积、表面积、容积、体积)三、深化练习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94.2平方厘米,底面直径是4厘米,它的高是多少?2、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直径8米,池深2米,如果在水池的底面和四周涂上水泥,涂水泥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水池最多能盛水多少立方米?3、练习三34题四、课堂作业练习二6789题教学反思: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但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上、理解问题的能力上较差。-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第六课时设计思想: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学习,通过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在自主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认识圆锥的高、侧面,底面。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建立立体图形意识,认识圆锥教学重点:认识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具学具:教具:(1)铅笔、卷笔刀(2)圆锥体、圆柱体教具各1个(3)大三角板一个学具:(1)圆锥体实物(2)纸做的圆锥体、圆柱体模型各1个(3)橡皮泥捏成的圆锥(4)小刀、绳子、直尺、剪刀(5)练习纸,上绘①圆锥体立体图1个。 一、导入新课1、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问:这是什么形体?你能说说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它的特征吗?生述2、问:把这支铅笔横截成两段,各是什么形体?猜一猜,把它放进卷笔刀卷一卷,会出现什么形体?生述完后师操作,出现一个圆锥体。这就是我们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看了课题后,你想学习什么?-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二、讲授新课:放手寻找圆锥体各部分名称。(1)联系实际举例。师问: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根据学生回答,电脑显示砂堆、陀螺、漏斗等实物。根据实物图抽象成立体透视图。(2)引导观察特征取出圆锥体学具,问: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圆锥,可以用哪些方法?(看一看,摸一摸)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圆锥,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让一生上来指,回答后师板书:顶点:1个侧面(曲面)面:2个底面(圆)同桌互指互说一遍。认识圆锥的高(1)显示两个圆锥一个高、一个低,问:观察这两个圆锥,你发现了什么?(高、低不同)是由圆柱的什么决定的?下面我们来研究圆锥的高。你想知道什么?(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有几条高?在哪里?怎么画等)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自学课本。-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讨论交流A.什么是圆锥的高?B.①拿出一个捏成圆锥体的橡皮泥,这条高在圆锥的哪里?看见吗?指母线,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②利用手中的工具,四人小组合作找出圆锥的高.(工具:小刀、绳子)③交流汇报:生汇报用小刀把圆锥切开,用绳子拉出高的过程后,师问:切时要注意什么?这样切可以吗?显示斜切的过程,为什么?(和底面不垂直)这样切可以吗?显示沿着底面直径的平行线切的过程,为什么?(没有从顶点出发,找不到圆心)拉时要注意什么?(跟底面直径垂直)C.通过操作,你能再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D.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3、测量圆锥的高(1)我们在一个可切开的圆锥体上找到了它的高,那么在一些不可切的物体上怎样找到它的高,并知道高是多少呢?同桌互相商量一下,利用手中的工具,互相配合着试试看,量出圆锥体学具的高,有困难的可以看书本。(2)操作(3)汇报测量的步骤及测量结果。师问:其实,同学们手中的圆锥高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太一致呢?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圆锥平板必须放平、刻度处理、尺子必须竖直等)4、认识圆锥侧面展开图-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让学生把圆锥体学具侧面剪开,问: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扇形)5、想象,对圆柱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出示直角三角板:握住一个角的顶点旋转一周,会形成一个什么形体?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圆锥体的什么?三、巩固练习1、找一找,哪些图形是圆锥体,哪些物体是由圆锥体和其它物体组成的?2、判断(1)圆锥有无数条高()(2)圆锥的底面是一个椭圆()(3)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做圆锥的高()3、同桌交流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指名回答后,整理入下表:相同点不同点底面形状侧面底面个数侧面展开高圆柱圆形曲面2个长方形无数条圆锥圆形曲面1个扇形1条-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除了上面表中的一些内容外,你还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还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五:作业:到生活中去找更多的圆锥形状的物体。六、板书: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课前让学生准备了学具,在认识圆锥时,学生能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和比一比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第七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利用圆锥公式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圆锥公式的推导过程。一、发现问题:昨天我们已经共同认识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锥。想一想: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圆锥的体积呢?(出示实心圆锥实物)这是一袋圆锥形纸包装的瓜子,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体积呢?(出示圆锥实物)美丽的松花江畔有一个圆锥形的大沙堆,你怎样才能知道它的体积呢?(出示投影)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想出了这么多能够知道圆锥体积的好办法。以后我们要想知道任何一个圆锥的体积,就象同学们说的那样,借助其他的立体图形来知道。你感觉怎样?-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圆锥体本身确实也有一个体积的计算公式,任何一个圆锥都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体积,比起借助其它的立体图形来知道圆锥的体积,就显得更直接、更科学、更简便了。你想用计算公式来计算圆锥的体积吗?同学们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想出了这么多知道圆锥体积的好办法,从这些方法上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具体操作起来,你感觉怎么样?能否有一种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来知道圆锥的体积呢?下面,咱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板书课题)二、探索问题: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老师这儿有一些圆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拿回去。根据我们以往研究几何形体的经验,你打算怎样研究圆锥的体积呢?(转化是我们学习、研究数学,尤其是几何形体的一种重要思想。)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你想把圆锥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就从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拿回去。(深入学生中去,看一看都选择了什么?)下面,我们就按照同学们的意愿,应用转化的方法,利用选择好的圆柱、圆锥和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大米或者是水,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研究一下,圆锥如何转化成圆柱,两者在体积上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动手实践)第一次实验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根据这些结论你能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吗?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应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规律,我们实验的结论只有是一致的才能推导出公式来。圆柱与圆锥之间联系如此紧密都没有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下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既然同学们有这样的想法,下面我们就组与组之间再合作一次,看我们能否找到圆柱与圆锥在体积上存在的普遍规律?-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根据这些结论你能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要想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我们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下面结论不同的组与组之间再合作一次,看两者在体积上能否存在一个普遍的规律呢?同样是我们选择好的圆柱和圆锥,实验方法又基本相同,结论却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结论呢!现在你能根据这些结论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吗?要想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我们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下面结论不同的组与组之间再合作一次,找出结论不同的原因,看两者在体积上到底存在着一个怎样的普遍规律呢?看来,我们这样实验下去是不能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圆锥与圆柱在体积上存在的不同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完善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三、解决问题下面就应用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一下实验中应用的这个圆锥的体积。(底面积=80平方厘米,高=12厘米)(出示投影)出示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它的体积是多少?有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要想知道这个圆锥形大沙堆的体积,你应该怎么办?(动画演示)你能举出其他有关求圆锥体积的题目吗?教师举例:(出示投影)1、一个圆锥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四、 全课总结:通过对圆锥体积的研究,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只要我们抓住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成功就会永远属于我们。五、作业:数学书22页2、345题六、板书圆锥体积v=1/3sGh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即:在解决问题时,要先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假设、猜测,给据假设进行试验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第八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教学重点: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填空(1)一个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2)圆柱的体积相当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圆柱体积的(  ),相当于圆锥体积的(  )。二、课堂练习求圆锥体积底面积是8.4平方厘米,高是5.2厘米底面半径是8厘米,高是21厘米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6.6厘米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7.5厘米。计算容积一个圆锥形漏斗,容积是94.2立方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这个漏斗的高是多少厘米?一个圆锥形的麦堆,量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5米。按每立方米小麦重740千克,这堆小麦约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直棱柱的特征,体会直棱柱的特点。2、通过观察、联想、比较、分析,得出猜想,然后进行合情推理得出结论——直棱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合情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了解直棱柱的特征,利用对知识的迁移,总结出直棱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在认识一些立体图形,你们想认识吗?新授:出示图,观察立体图形。观察上面的六个立体图形,进行认真比较,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在图1——3中,哪些是长方形,那些是正方形?把1——3中立体图形的底面涂上颜色;指出4——6各立体图形的地面,并涂上颜色。说说,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特征?(形状相同、面积相等)每个立体图形除了上下两个底面外,其余的都是侧面,这些侧面有什么共同特点?(一般为长方形)侧面与侧面相交的棱叫做侧棱,这些侧棱有什么共同特征?(垂直于底面、和高相等)小结:像上面这些立体图形都叫直棱柱。说说直棱柱有什么特征。长正方体我们都能求出他们的体积,那么,直棱柱的体积怎样求呢?学生发言,进行猜想。师演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棱柱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体积=2sh.因为,三角形直棱柱的体积等于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的一半,也就是2sh除以2等于sh,所以三角形直棱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即,v=sh.底面是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直棱柱的体积怎样求呢?v=sh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有一个铁皮焊成的直棱柱水槽,已知直棱柱底面是一个梯形,上底是2米,下底是3米,高是1.5米。直棱柱的高是4米。求水槽的容积。-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有一块高5厘米的直棱柱积木,底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1.8厘米,底边上的高为1.2厘米,一条腰长1.5厘米。这块积木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这块积木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小结?谈收获。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了结直棱柱的特征,通过猜测、迁移,进而进行验证得出直棱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及大胆想象的能力。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单元知识整理。加深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联系前面所学有关内容,形成有关体积计算的知识结构。2、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3、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品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学重点:会应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交待教学目标,提出复习要求。 1、引入,板书课题。     2、提出复习要求:⑴、知道公式来源,能借助图形说出公式推导过程,图形结合,构建体积计算公式系统⑵、学会整理知识,在明确体积计算公式应用范围的基础上,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⑶、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较复杂的体积计算问题。             二、进行知识整理。                       1、回忆公式。                           ⑴、分别由学生口答圆柱、圆锥的体积文字   公式和字母公式。                   ⑵、板书V柱=ShV锥=Sh            2、强化公式推导过程:                   ⑴设问:为什么V柱=Sh,而V锥=1/3Sh   能不能把公式的来由说出来?               ⑵、引导:老师这里有三个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立体图形。回忆以前学过的推导方法,先找出图形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对照图,说出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                       A、展示随意放置的三个图形。             B、根据学生回答,把图形摆到对应的位置上。V柱=Sh  V锥=1/3Sh                              ⑶、学生口述推导过程。                   A、点名口头叙述。B、分4人小组叙述。  3、、梳理归纳公式应用范围。               ⑴、质疑:运用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哪些问题?                             ⑵、分组讨论。(要求回忆例题和练习题的命题形式,联系生活实际。)              -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⑶、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归纳1、按照给出的条件,直接求圆柱、圆锥的   体积,或进行公式的逆运用。求底面积或高。 2、求圆柱形水池、油桶、  粮仓......等容                           3、求圆锥形砂堆、土堆.......的体积。    4、求圆柱、圆锥形物体的重量。 三、针对性练习。                         1、示题组:                             A、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和是48立方厘米,圆柱体积是多少?          B、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18立方厘米,圆锥和圆柱体积各是多少?   引导分析用多种方法解答。  2、运用等积变形规律解题。               ⑴、设疑:这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头,老师想测出它的体积。                     A、只用刻度尺能不能测出?               B、再给你一个标有底面积的圆柱形杯,能测出吗?                       ⑵、分组讨论,画图示意。                ⑶、请一个同学上台示范,讲述解题思路。 ⑷、列式解答。                           -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⑸、变换条件编题,如果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知道,能测出什么来呢?要求至少编一题,编后讲评。四、小结一、五、作业:29页、6、7、8、9教学反思: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进行计算,但在灵活运用上还比较差,因此,在训练形式上还应灵活多样,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十一课时面动成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面动成体的特点。并知道各平面图形与旋转后的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2、巩固求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面动成体的特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回忆我们都学过那些例题梯形?你知道这些立体图形是怎样形成的吗?(二)新授:出示课件1、如果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所在直线为轴,旋转360度,又会形成怎样一个立体图形?(1)长方形和圆柱体有怎样的关系?h=10cmr=20cm,(2)你会求圆柱体的体积吗?(3)学生试做。2、如果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所在直线为轴,旋转360度,又会形成怎样一个立体图形?-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长方形和圆柱体有怎样的关系?h=20cmr=10cm,(2)你会求圆柱体的体积吗?(3)学生试做。3、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360度,形成一个圆锥体。(1)三角形和圆锥体有怎样的关系?h=10cmr=6cm,(2)你会求圆锥体的体积吗?(3)学生试做。4、一个长方形,以一条对称轴所在直线为轴,旋转180度,形成一个圆柱体。长方形和圆柱体有怎样的关系?h=3cmd=4cm,-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5、直角梯形说一说,所形成图形与梯形之间的关系,怎样求立体图形的体积?6、长方形平移7、三角形平移8、圆平移-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三)练习1、学校门厅要设计一个转动门。门扇是高3米,长4米的长方形玻璃,门的转动轴安在长方形玻璃一条对称轴所在的直线上。这个转动门所占空间需要多大?2、一个机器零件的扇叶是直角三角形(如图),它较短的直角边上安着一根转动轴,要使扇叶旋转起来,至少需要多大的空间?(四)平行四边形-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五)任意旋转(六)任意平移作业:练习册教学反思:学生了解了面动成体的这一特点,知道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  第十一课时“圆柱、圆锥”单元测试卷一.看图填空:(在“()”里填入分数或倍数)(共16分)-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圆柱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圆柱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多()圆锥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少()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积周长是6.28分米,高3分米,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2、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圆柱的高().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为2分米,它的体积是().4、用一张长2厘米,宽6厘米的纸围成一个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5、一个圆柱的底直径为8分米,高1米,它的侧面积是(),体积是().6、一个棱长为4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减少()立方分米.7、一个圆柱与圆锥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圆柱体积是().8、一个圆锥体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少48立方米,圆锥体积是().9、一个圆柱的高是5厘米,若高增加2厘米,圆柱体的表面积就增加25.12平方厘米,原来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0、一个圆锥体积与一个圆柱体相等,已知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1/3,高是5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三.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8.84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厘米。 A0.3B10C3D62、把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形纸筒,那么圆柱纸筒的体积是()立方分米.(保留圆周率?)A2/pB3pC1pD1/4p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1.2分米,圆锥的高是()分米. A0.4B3.6C1.2D0.6    4、学校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容积是37.68立方米,池内直径是4米,.那么这个水池深()米.     A2B3C0.6D5四.求下组合体的体积:(单位:厘米)(7分)五.应用题:(第(1)8分,其它每题7分,共29分)1.一个无盖子的圆柱形水桶,侧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做这个水桶至要多少  平方分米的铁皮?这个水桶的容量是多少立方分米?-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一根空心钢管长2米,内直径是10厘米,外直径是20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的钢材重7.8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3.把圆柱体铁块熔制成一个圆锥体铁块,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3厘米,熔制成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多少?4.一个圆锥形的麦堆高1.5米,底面周长是12.56米,如果1立方米麦子重1500千克,求这堆麦子的重量?                        第二单元比和比例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掌握球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2、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会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4、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或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实际距离。5、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掌握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活泛比例的方法,会解答最基本的正比例、反比例应用题。教学重点: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在学习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比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并能正确写出比,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1、观察两面国旗,你知道了什么?2、观察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你有什么感受?二、新授-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一)揭示比的意义1、出示例题1我国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有关数据统计表(1)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些问题并列出算式吗?(2)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引出比。2、说一说:(1)神舟五号飞行的大约时间和神舟六号飞行的大约时间的比是几比几?(2)神舟六号飞行的大约总航程和神舟五号飞行的大约总航程的比是几比几?(3)你还能举出像上面那样相比较的例子吗?总结:上面的两个量是同类之间的关系。3、不同类之间存不存在相比较的关系呢?学生回答。4、填一填:(1)神舟六号飞行的大约总航程和飞行的大约时间的比是()。(2)神舟五号飞行的大约时间和绕地球圈数的比是()。5、议一议: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处又叫两个数的比。(二)、学习比的各部分名称1、6:5前项比号后项2、求比值提问如何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三练一练1、本班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本班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本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本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2、走800米的山坡,小聪用了16分钟,小明用了20分钟。小聪走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比值是————。小聪所用时间与小明所用时间比是————,比值是————。3、你还能说出那些比,并求出比值。四、比、除法和分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分组讨论-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交流汇报五、作业数学书35页1、2、3、4、5题六、板书、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6∶5前项比号后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比的性质并运用性质化简比。教学重点: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叫比?2、比与分数、除法至之间的关系?二、新授(一)、学习比的性质出示:20∶58∶216∶44∶110∶225∶520∶45∶11、读出比来。2、计算比值:你们发现了什么?3、小组交流(1)这些比的前项和后项是怎么变化的?(2)总结比的性质(二)、化简比提问:你们说出几个比来?要求说得和别人的不一样。有:小数比、分数比、百分数比、整数比师:刚才打家举的例子,有的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你能化简比吗?1、小组学习:2、交流回报:说说你是怎么化简的?3、总结化简方法。三、巩固练习1、填空15∶5=3∶()28∶12=()∶31∶4=()∶812.5∶10=5∶()-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化简比65∶4075∶150.35∶1.264/5∶1/3四、作业数学书37页6、7题五、板书:化简比20∶35=4∶70.75∶0.5=3∶2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复习比的意义和化简比。教学重点:达到熟练化简比教学过程:一、复习1、直接化简比出示:10∶50.5∶0.12/3∶2/32、口算比值75∶151000∶125100∶42∶52/3∶2/31∶5二、应用1、满载救灾物资的货车3小时行270千米,汽车5小时行200千米,你能说出几个比来吗?并化简比、求出比值。2、甲拖拉机3.5天耕地23.1公顷,乙拖拉机2.25田埂低1.7公顷。写出甲、乙两台拖拉机耕地时间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写出甲、乙俩台拖拉机工作效率的俄最简单的整数比。3、求比值并化简比18∶630.75∶0.259.9∶1.213.6∶4.8三、练习:书37页8、9和思考题四、作业:练习册第四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解答方法。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谁来说一说你分过那些东西,怎么分的?-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下面分一分我们学校的这块卫生区,学校卫生区有200平方米,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分得多少平方米?列式计算(1)如果六年级负责三份,分多少平方米?(2)五年级负责两份,分多少平方米?2、变形:如果我们把这块卫生区看作单位1,这道题可以这样叙述:学校有一块200平方米的卫生区六年级负责其中的3/5,五年级负责2/5。各负责多少平方米?二、新授学校有一块200平方米的卫生区,分给六年级和五年级,他们负责的面积的比是3:2,两个班各负责多少平方米?利用旧知识解决问题1、分组讨论学习2、交流汇报3+2=5200G3/5=120平方米200G2/5=80平方米3、确定解题思路(1)确定总分数(2)把比转化成分数。(3)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十多少?三、总结四、练习1、学校科技组、英语组运动队共33人它们之间的比是1:2:3每个组各有多少人?2、讨论: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和修一条长200千米的公路,已知甲修了50千米,乙丙两队的比是2:3,丙队修多少米?3、选择:长方形周长14米,长与宽的比是6:1长与宽各多少米?(1)6+1=7(2)6+1=714G6/7=1214/2=714G1/7=27G6/7=67G1/7=1五、作业:数学书39页1、2、3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一、板书:按比分配第五课时教学目标:深化对按比分应用题地掌握,能够熟练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达到熟练解决此类应用题。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请你说说上节课我们所学内容的解题思路。2、口答:小兰家养了24只鸡,公鸡和母鸡只数的的比是1:5,公鸡和母鸡各有多少只?二、新授(一)、出示:建筑工地上混凝土使用沙子、水泥和石子配制而成的。沙子、水泥、石子重量的比是3:2:5。要配制12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水泥、石子个多少吨?1、独立完成。2、检查汇报:把你的列式和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3、追问:你为什么这样做?4、你怎么验证这道题是正确的?(二)、继续研究希望小学把508本图书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分配给每个班,一班有40人,二班有42人,三班有45人,三个班各得图书多少本?1、分组学习2、讨论汇报。三、巩固练习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3:2:1。棱长总和是48厘米,这个厂房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蓝田纺织厂把库存原料按照2:4:3分配给甲、乙、丙三个车间,已知甲车间得到54吨原料,这个厂一共有原料多少吨?两车间分到原料多少吨?四总结:五、作业:数学书67业7、8、9题六、板书:按比分配例2建筑工地上的混凝土使用沙子、水泥、石子配制而成的。沙子、水泥、石子重量的比是3:2:5。要配制12-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沙子、水泥、石子个多少吨?3+2+5=1012G3/10=3.612G5/10=612G2/10=2.4第六课时教学目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理解比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比例。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请同学们任意说出几个比来,并求比值。二、新授1、出示例题老师了解到大小不同的国旗它的长和宽也是不同的,我们来看一下,操场上的国旗长2.4米,宽1.6米;教室里的国旗长60厘米,宽40厘米;会议桌上的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1)写出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并求出比值。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2)发现:每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因为比值都是3/2,所以这些比也应该相等。(3)提问:你能把这些比值相等的比写成等式形式吗?指名回答:2.4:1.6=60:4060:40=15:1015:10=2.4:1.62、师说:上面的每个等式都是比例。说一说什么叫比例?3、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5、小结:、想一想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三、巩固练习1、判断是否成比例21:14和9:63:0.6和1:0.29/12和12/154/5:5和8:152、根据下表,完成练习。-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路程(千米)360480540时间(时)689(1)第一天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比值是————。第二天所行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是——:——,比值是————。所以,组成的比例是——————。(2)向上题那样再写出两个比,并分别求出比值,最后再组成比例。(3)小聪组成的比例是6:360=8:480。你能说一说每个比所表示的意义吗?这个比例正确吗?为什么?四、认识比例各项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比例两端的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亮相叫做比例的内向。四、作业:数学书45页1、2、3题五、板书:3、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4:1.6=60:4060:40=15:1015:10=2.4:1.6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根据比例的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过求另外一个未知项的值。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能过求另外一个未知项的值。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说什么叫比例?2、根据下列比,你能写出几个比例吗?12:82.4:1.83:20.4:0.31/2:5/42/3:1/21/3:1/41/3:5/6一、新授:-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根据刚才写的比例,算一算比例中两个内向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引导学生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3、如果把组成比例的两个比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较差相乘,它们的积有什么关系?12/8=3/2——12×2=8×3一、练一练: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再根据比例的意义,检验你组成的比例是不是正确。(1)5:3和60:36(2)4:12和9:27(3)0.9:0.3和3.6:12(4)1/3:1/9和1/2:1/6四、试一试: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12:3=():5(2)():1/3=1/4:1/6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个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未知项的值。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五、作业:1——5题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问题的情景:1.     出示邮票。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2.     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如果操场的长,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完全一样画在平面图上吗?(不能),想个什么方法(窍门)可画上去了?-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3.     让生猜想:(出示学校平面图)图上操场的长和实际长的比,还会是1:1吗?大约是几比几?4.     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这就.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板书:比例尺二、问题解决: 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怎样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三 、巩固练习:(1).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距离是4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2).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3).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4).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常见的有:比的形式分数的形式线段形式)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六、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什么叫比例尺?2、求比例尺?二、运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求实际距离。(1).出示例2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抽一生板演)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G厘米,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3.5∶G=1∶3000000G=1050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2)讨论研究:河西村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20,,图上距离是5厘米,算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汽车站到县城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10千米  汽车站-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 县城河西村1、分组学习2、交流汇报。三、.巩固练习1.1.     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座城市和海港的距离是8厘米。这个城市离海港有多少千米?2.2.     在1׃5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条铁路从起点到终点的长是2.8厘米。这条铁路长多少千米?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述。 四、回顾总结: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时,应注意那些事项?五、作业: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例2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G厘米,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3.5∶G=1∶3000000G=1050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第十课时教学目标: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说一说学过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探究新知1、填表并发现规律-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图中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当长不变时而宽发生变化时,面积分别是多少?宽2面积10学生填表,交流汇报2、提问:什么不变?你能写出一个比来吗?3、学生讨论:三个量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吗?4、出示:单价为50元1米的衣料,买2米,3米…….各需多少元?数量2总价100思考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三个量至今是怎么变化的?揭示正比例关系。三、巩固练习1、提问:什么事成正比例关系?2、判断:(1)每张电影票的单价一定,电影票的数量和总价。(2)飞机的速度已定,飞行的时间和飞行的路程。(3)每辆车的载重量一定,运货的次数和运货总量(4)、被减数一定,减数和差。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97页5题六、板书:正比例y:G=k一定第十一课时教学目标: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教学重点:掌握判断成正比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请你说一说正比例的意义。2、根据刚才所说的,想一想成正比例需要几个要素?二、探究新知京东啤酒厂有一条自动生产线,每分钟生产啤酒60瓶,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产啤酒多少瓶?讨论学习:生产啤酒的数量与生产的事件是不是成正比例?-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分组学习,可以利用列表的方法。2、检查学习效果。3、练一练: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同桌出题并判断2、判断练习(1)每个小朋友年年都要长高,那末小明的身高和年龄。(2)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平行四边形得高与面积(3)每公顷播种量一定,播种土地的公顷数与所需种子数。四、作业:79页2题五、板书京东啤酒厂有一条自动生产线,每分钟生产啤酒60瓶,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产啤酒多少瓶?总量:时间=效率(一定)所以成正比例第十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学习了正比例,顾名思义还有什么?二、新授1、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反比例的意义,每小组准备一张方格图提出要求:划出几个都是24平方厘米,但长款不同的长方形然后填表长宽面积2、听取汇报提问:问题中那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有什么变化?3、得出结论:我们把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4、进一步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京花运输公司第三车队要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数量和所需的天数如下表:每天运的数量102030……..60-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所需的天数301510……….5(1)那两种量是相关联的?(2)这两种量是怎样变化的?(3)你发现什么规律?三、总结反比例的意义指名回答用字母表示四、巩固练习1、自己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2、判断:小明看了一本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如下表:已看的页数2030405060剩下的页数180170160150140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五、作业:六、板书第十三课时教学目标: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教学重点:能够掌握判断反比例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反比例的意义1、指名同学说一说回忆反比例的意义。2、提出:你还记得如何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吗?二、新授(一)学习新知总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是不是成反比例的?1、学生读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学生独立完成3、回报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二)比较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小组内比较区别在班内交流。三、巩固练习判断:1、圆锥的地面积已定,圆锥的高和体积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2、自行车有两个泳联条连接起来的齿轮,他们的齿数和转数城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3、路程一定,车轮的半径和车轮的转数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四、作业五、板书:总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成比例每组的人数×组数=总人数(一定)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正比例的意义解答最基本的正比例应用题。渗透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掌握正比例应用题的解体思路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及逻辑分析能力。-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火车形式的速度一定,形势的路程和时间。(2)圆的直径和圆的面积。(3)出油率一定,出油的重量和大豆的重量。(4)亩产量一定,总产量和亩数。2、根据下列已知条件,先判断已知条件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把已知条件用等式表示出来。(1)一列火车3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速度5小时行250千米。(2)生产7个零件用2小时,生产28个零件用8小时。(3)100千克黄豆可榨出13千克豆油,照这样计算,300千克大豆可以榨出ⅹ千克豆油。一、新授1、出示例题59页例12、学生自己选择计算方法。3、汇报:(1)28÷10×12(2)用比例的方法解答。要强调验算。三、课堂练习1、一台织布机4小时织布24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织布多少米?2、某队安装一条水管,4天安装120米,照这样计算,安装480米水管需要多少天?二、说说用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步骤?三、板书正比例应用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例1例题解答方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会解答反比例应用题,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再写出关系式。1、一批纸,每本30页,可装订40本,每本25页,可装订48本。2、一批化肥,每车装4吨,可装15车,每车装5吨,可装12车。3、一艘轮船,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行15千米,6小时到达,如果每小时行18千米,5小时到达。4、运一批货物,每天运10吨,需30天运完,每天运50吨,需ⅹ天运完。提问:你能把它改成一道应用题吗?学生自主探究二、新授1、出示例题60页例二2、学生解决问题并汇报。(强调验算过程)3、课堂练习(1)一批水果,每筐装45克,需40筐,如果每筐装50克,需要多少筐?(2)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40克,可以烧15天,如果每天烧50克,可以烧多少天?-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一台拖拉机3天耕地150亩,照这样计算,一星期可以耕地多少亩?一、课堂小结:说说正反比例应用题解答方法及关键。二、板书反比例应用题例二题目:方法:解答方法:关键:判断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考试重点检查圆柱、圆锥的知识掌握情况。复习形式:卷子第四课时教学目标:对正反比例应用题进行比较,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教学重点:掌握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准备63页4题有几种解答方法?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单位可以不转化?二、练习52.2千克面粉可以烤制面包72千克。靠制同样的面包150克,需要面粉多少克?(用两种方法解答)三、选择64页5题。四、思考题:用边长15厘米的方转给一个房间铺地,需要1200块。如果改用边长是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砖?作业:练习册六年级期末总复习整理教学要求1、-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教学内容:教材第57—59页整数、小数的意义、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的意义,掌握整数、自然数、小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整数、小数概念的理解与认识。2、使学生巩固整数、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同学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在以后近两个月的数学课里,我们将进行数学总复习。通过总复习,使我们进一步牢固掌握小学数学的知识,为到初中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总复习分七节内容安排,第一节是整数和小数。今天这节课,首先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明确整数、小数的相关概念,提高整数、小数的读写能力。二、复习整数、小数的意义1、整理整数的概念。提问: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里包括哪些数?(板书)谁来说一说,怎样的数是自然数?(板书:0,1,2,3……-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你能举几个自然数的例子吗?(板书学生举例的数)数物体时什么情况下要用。表示?提问:你还看出按顺序排列的自然数里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自己自由地说一说)小结自然数在数物体时表示的意义,说明自然数是整数,并说明以后还要学习比0小的整数。2、学生练习。做“练—练”第1、2题。第1题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整数,圈出自然数,然后指名学生口答。第2题指名学生口答。3、整理小数的概念。(1)提问:第1题里3.26和0.4是什么数?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第3题里小数各表示什么意思。(2)自学教材。什么是小数呢,小数可以怎样分类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57页上小数的意义和分类这一部分内容。提问:什么样的数是小数?(板书:小数)它与整数有什么联系?(把整数“1”平均分后得到的)小数可以分成哪几类?(板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有什么区别?你能举出循环小数的例子吗?它是哪一类小数?(板书:循环小数)你知道无限小数还包括怎样的小数吗?(板书:无限不循环小数)你能举一个认识过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例子吗?(板书:π=3.1415926……)追问:循环小数是什么小数?三、复习数位顺序和读写方法1、复习计数单位和数位概念。出示小数2034.518。指名学生说一说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提问:计数单位“一”所占的位置是什么数位?计数单位“十”和“十分之一”呢?说明: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提问:谁再说一说上面这个数里小数点左边和右边依次各是哪些数位?2、整理数位顺序表。请同学们按照数位顺序,填写教材第58页上的数位顺序表,并分清整数部分的数级。同时用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集体订正,顺次看一看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级。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几?我们学习的整数和小数都是几进制的数?整数部分的数每几位一级,每一级上有哪些数级?小数点开始从左往右有哪些数级?说明:整数可以从高位起,按数级一级一级地读数、写数。3、复习读写方法。-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提问:整数要怎样读数?怎样写数?小数要怎样读怎样写?4、学生练习。(1)读出下面的数。4003400340033043000000指出:读整数时,每四位一级,每级按个级上的数读,并读出级名“万”或“亿”。(2)写出下面各数。三千五百三千五百万三千五百十二亿三千五百万(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后指出:写整数也是每四位一级,每一级都按个级上的写法写,注意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3)做“练—练”第4、5题。第4题指名学生读数。第5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四、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一第1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2、做练习十一第2、3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订正。3、做练习十一第4题。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说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和知识要点。六、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5、6题。(二)小数性质和数的改写教学内容:教材第72—73页小数性质和数的改写、“练一练”,练习十一第7~11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改写成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或把小数化简。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作单位的数,或根据要求截取一个数的近似值。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指名口算练习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数的改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二、复习小数的性质1、复习小数的性质。(1)提问:小数的性质是什么?(板书小数的性质)谁能举例说明小数的性质?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2)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写出各数,然后指名回答,老师板书。(3)做练习十一第7题。出示卡片指名口答。追问:为什么20末尾的0不能去掉?0.020里小数点后面的。去掉,会改变小数大小吗?为什么?2、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提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板书:小数点右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左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观察每组数的排列,然后指名口答。追问:如果把一个数扩大或者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怎样移动小数点?(3)做“练—练”第3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依次写出各题得数,然后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4)做练习十一第8题。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三、复习数的改写1、复习数的改写。(1)做“练一练”第4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让学生把第(1)、(2)题做在课本上。提问第(1)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为什么要这样改写?提问第(2)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指出: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相应地添上“万”或“亿”作单位,也就是先把一个数缩小一万倍或一亿倍,再写上“万”或“亿”作单位,这样原数的大小不变。有时,根据需要往往要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写近似数一般是看保留位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并注意近似数要用约等号。(2)把3.2495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是多少?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要求说明怎样想的。强调保留三位小数时要写出末尾的0,以表示精确度。2、做练习十一第10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第10题,学生口答练习结果,老师板书。注意讲清第(3)题怎样想的。追问:0.5万就是多少?0.6万呢?0.38亿呢?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怎样把较大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9题。(三)数的整除教学内容:教材第75—76页数的整除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第11~18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整除里的一些概念,理解和认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应用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2、使学生正确掌握分解质因数和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求两个或三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按照方法分解质因数和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两个或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小黑板出示练习,指名学生口算。-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意义,今天复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加深对整数特性的认识,掌握好数的整除的意义及其中的一些概念,认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熟练地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二、复习约数和倍数1、提问:什么是数的整除?(板书:整除)如果a能被b整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当a能被b整除,也就是b整除a时,还可以怎样说?2、做“练一练”第l题。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出是整除的式子。指名口答,口答时强调倍数和约数的依存关系。并要求说明其余三个式子为什么不是整除。3、学生练习。(1)从小到大写出9的五个倍数。(2)写出18所有的约数。学生先写在练习本上,再指名口答。提问:怎样找出一个数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有多少个?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是有限还是无限的?怎样找一个数的约数比较方便?(一对一对找)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找出18所有约数的?三、复习质数和合数1、提问:按照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分类,除0以外的自然数可以怎样分?怎样的数是质数?怎样的数是合数?1为什么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2、口答。(1)说出比10小的质数和合数。(2)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各是几?(3)下面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785l235791903、提问:你能把9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吗?(板书)这里每个因数又叫做90的什么数?追问:一个数的质因数一定要是怎样的数?(要是它的因数,又要是质数。把90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什么?谁来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分解质因数?4、做“练—练”第3题。先让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再指名口答,老师板书。结合提问为什么有些约数不是30的质因数。四、复习公约数和公倍数-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学生练习。(1)写出18和24所有的公约数,指出其中的最大公约数。(2)从小到大写出4和6的五个公倍数,指出其中的最小公倍数。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提问:什么叫做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什么叫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做“练—练”第4题。让学生求出结果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提问:9和8公约数只有几?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什么数?你能举出几组互质数的例子吗?这三组数各是怎样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板书: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一般关系:所有除数的积所有除数和商的积倍数关系:小数大数互质关系:1两数之积)追问:用短除法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五、复习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1、提问:在数的整除里,我们还学习了什么知识?能被2、5、3整除的数各有什么特征?2、做“练—练”第5题。指名学生口答。让学生找一找哪几个数能同时被2、5、3中两个或三个数整除,并说说理由。3、提问:上面的题里,能被2整除的都是什么数?不能被2整除的呢?按照能不能被2整除,自然数又可以分为哪几类?追问:怎样的数叫偶数?怎样的数叫奇数?4、口答。说出比10小的奇数和偶数各有哪些?六、课堂小结谁来根据黑板上的内容,说一说复习了哪些知识,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七、课堂练习1、做练习十二第12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2、课堂作业。练习十二2——7-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四)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教学内容:教材第79——82页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及运算法则、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练一练”,练习十四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正确掌握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及整数计算法则与小数计算法则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掌握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这种关系进行验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整数和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加深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并能验算。二、复习意义和法则1、复习整数四则运算意义。提问: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谁来说一说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怎样的?结合学生说明的意义,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注意减法和乘法举例联系加法,除法举例联系乘法。2、提问:你能根据刚才整理的知识说一说整数四则运算之间的联系吗?3、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学生说一说。减法对于加法、除法对于乘法各是什么运算?4、做“练—练”第2题。(1)做第(1)小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加法题和减法题。口答得数,老师板书。提问:计算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有什么共同特点?计算整数减法和小数减法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家把黑板上的加、减算式比较一下,再想一想:整数、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出:因为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并且都从个位算起。加法里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里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十再减。(2)做第(2)小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指名两人板演列竖式计算,分别做乘、除法。学生分两组,分别完成乘法和除法计算。集体订正。提问:整数乘法和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乘法和除法计算和整数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出:计算整数乘、除法都要按法则进行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再根据因数里一共几位小数,在积里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来除,同样注意小数点的处理。5、学生练习。(1)计算:2637+85142-7.51.4×152.4÷12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2)做“练一练”第3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算。提问:谁来说一说,在计算时有。和1时,有哪些规律?三、复习四则运算关系1、整理四则运算关系。提问:加、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乘、除法算式之间呢?(老师板书)2、学生练习。(1)提问:四则运算的这些关系有哪些应用?(2)做“练一练”第4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四组,分别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要求说说各是依据什么来验算的。四、综合练习1、口算练习十四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算结果并板书。引导学生讨论,说说每组计算有什么规律。2、做练习十四第3题。3、做练习十四第4题。让学生估计得数,并说明想法。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进一步认识了哪些内容?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5——7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家庭作业:练习十四8——13题。(五)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学数学里学过的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7.2+2.84×2.58×12.53×41-0.856+440.5×0.210-3.7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今天,我们复习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过的一些运算定律和运算的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会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方法。二、复习运算定律及应用1、整理运算定律。(1)出示第79页表格。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板书填表)谁能用数举例并用字母式子来说明加法交换律?(根据口答板书填表)(2)对下面这些运算定律,大家都能这样举例和用字母表示吗?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填在课本上。集体订正。(3)提问:谁来根据字母式子,说说每个运算定律是什么意思?乘法的运算定律与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类似的地方?乘法结合律和分配律不同在哪些地方?2、应用运算定律。(1)提问:运算定律有什么应用?指出:应用运算定律,可以根据算式里数的特点,使一些运算简便。这样,就可以又对又快地算出这些算式的结果。下面就分析一些题里数的特点,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2)做“练一练”第l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出简便计算的依据和为什么这样算。-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三、复习运算规律1、出示第80页问题2。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符号。指名口答,老师板书。指名说一说每个等式表示的意思。2、提问:你知道减法和除法计算时,哪些情况可以应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吗?指出:计算连减或连除时,如果两个减数先加或两个除数先乘,可以用口算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就可以顺着用这两个规律使计算简便;反过来看,如果把减去两个数的和转化成连减或者除以两个数的积转化成连除来计算,能直接口算的,可以反过来用这两个规律使计算简便。3、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看数的特点,再说依据什么来计算的。4、做“练一练”第3题。(1)做加、减式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怎样想的。提问:从这里的计算,你发现什么时候可以用这样的简便算法?加、减接近整十、整百……数的时候用简便算法可以怎样想?指出: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时,可以先看做整十、整日……的数计算,然后根据应该加上的数,确定再加上或减去几。(2)做乘法式题。出示乘法题,让学生思考怎样算简便。指名口答,老师板书,井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综合练习1、说说下面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简便。0.8+4.6+0.2+5.412.5×2.5×0.8×49.6-5.7+0.46.3×1.4+3.7×1.425×99341-103418+297159+102253-98490÷35÷22、改错。出示练习十二第7题。让学生改在课本上。指名口答,老师板书改正,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五、课堂小结-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这堂课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指出:我们在式题计算时,要注意先看清题目,分析数据的特点。如果数据符合一些运算定律或规律,能用简便算法时.一般应用简便算法,这样可以算得又对又快。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2题(六)解简易方程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2)乘法交换律。(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2、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3、做练习十X五第1题。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三、复习解简易方程1、复习方程概念。-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2、做“练一练”第2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G-4G=2里未知数G等于几,G=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G=2.5里未知数G等于几?G=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3、解简易方程。(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我们现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结合板书: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关系来解)追问:这两题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2)做“练一练”第3题后两组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3)做“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四、课堂小结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X五2——6家庭作业;练习十7——9(七)比和比例教学内容:比和比例教学目标:-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求比值、化简比,并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比和比例的复习1、比较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填表(2)反馈交流:说说怎样求比值?求比值的依据是什么?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2、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填表)举例方法依据结果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比与除法的关系商化简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即前项与后项为互质数)比的基本性质最简整数比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干什么?解比例:二、正、反比例的复习1、填表:路程(千米)8463105时间(小时)21.545速度(千米)45504060时间(小时)21.83练后反馈:说出填表的理由,并说说每个表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意义的复习。(1)比较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2)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3)判断下面各题。87页6、7三、综合练习1、判断。87页892、填空:(1)比的前项缩小3倍,后项扩大3倍,这时比值是原来比值的()。(2)1克白糖完全溶解在10克水中,水与白糖的比是(),白糖与糖水的比是()。(3)甲与乙的比是2:3,乙与丙的比是3:5,甲、乙、丙的比是()。(4)某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5)0.2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6)从24的约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7)如果A×=B×,那么A:B=():()。当A:B=1时,那么A×()=B×()。四、总结-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五、布置作业:10(十)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74页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一练”,练习十四第6~10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其中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1)比一个数的2倍多5是70。(2)一个数加上它的1.2倍是13.2。(3)20乘以4的积,减去一个数得11。(4)一个数的2.5倍加上3个0.6是6.8。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一说列方程时是怎样想的。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会根据几个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复习根据应用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来解答应用题。同时还要能根据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算术方法或用方程来解答应用题。二、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1、复习解题步骤。提问:我们过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板书:(1)审题,用G表示未知数;(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答案。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板书:关键:找等量关系)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2、做“练一练”。-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请同学们弄清“练一练”里三道题的题意,想一想每道题里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把它填完整。指名口答等量关系,要求说说根据哪些条件确定每一题的等量关系的。指出: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出,一般顺着题意就可以找出题里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说对照什么关系式列方程的(注意第2题不同的方程)。提问:你认为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要根据什么列方程?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题里的等量关系,方法是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接“找等量关系”板书:→列方程)然后解方程就可以求出题目的结果。三、综合练习l、做练习十四第6题。让学生先讨论,然后指名口答。2、做练习十四第7题。学生读题。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要求说明根据什么找出等量关系的。说明:我们一般是顺着题意,根据条件之间的联系来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比较方便。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列出的方程,老师板书。提问:为什么前两题方程右边是6.5,第(3)题的方程右边是33.5?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顺着题意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对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做练习十四第8题。让学生读题,思考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明方程里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追问:这两题的等量关系是怎样找到的?4、讨论第9题。请大家默读第9题里每一道题,讨论各用哪种方法解答比较合适,然后告诉大家。提问;这三道题都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客车路程+货车路程=铁路全长(客车速度+货车速度)×时间=铁路全长】谁来说一说各用什么方法解答比较合适?为什么第(1)题适合用算术方法解答,第(2)、(3)题适合列方程解答?指出:解答应用题要先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如果顺着题意就能直接列出算式来求出问题,就适合用算术方法解答;如果顺着题意不能列出算式求出问题,但比较容易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就适合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5、做练习十四第10题。让学生列出每题的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书。提问:这两题各是根据怎样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为什么等量关系不一样?指出:列方程解答应用题,一定要根据题意找准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才能对照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四、课堂小结你通过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进一步明确了哪些内容?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照解题的步骤进行,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找准等量关系,对照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就可以求出问题的结果.找题里的等量关系,一般顺着题意,根据条件之间的联系来找比较方便。如果顺着题意能直接列出算式求出问题的结果,一般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合适;如果顺着题意不能直接列出算式解答,但容易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一般列方程解答比较合适。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9、10题。家庭作业: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的解方程。(十一)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练一练”,练习十X五第1—10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相关概念,认识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说出下列小数的意义。O.30.130.258O.013学生口答后,说明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干分之几……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和小数的知识,今天开始,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及一些相关概念,认识这些概念的联系,并提高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1.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提问:根据上面每个分数的意义,你能说说怎样的数是分数吗?(板书:分数的意义)上面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什么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2.说出下列各题的商。2÷94÷131÷7提问:在上面算式里,能用整数表示这些算式的商吗?像上面这样两个数不能整除时,用什么数来表示商?指名学生口答商是多少。提问:除法与分数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样表示?3.学生练习。(1)做“练一练”第l、2题。学生填在课本上。指名口答,并说说怎样想的。(2)口答练习十X五第1题。提问:为什么这两个分数不一样?(3)口答练习十X五第2题。指名学生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4)口答练习十X五第3题。指名学生说出每句话的含义。4.比较每组数里小数与分数表示的意义。0.3和0.13和0.013和你觉得每组数里小数和分数表示的意义有什么联系?可以看出小数实际上是怎样的分数?5.复习分数的分类。(1)提问:我们把分数怎样分类的?(2)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学生口答。(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判断一个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的?(接“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分子<分母分子≥分母)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值有什么区别?(4)提问:假分数可以改写成怎样形式的数?带分数和整数能改写成假分数吗?(5)做“练一练”第4题。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假分数怎样化成带分数或整数?带分数或整数怎样化成假分数?6.复习最简分数。(1)提问:怎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谁来举几个最简分数的例子?-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个分数都是最简分数。①4米是6米的。②9千克是12千克的。③5厘米是1O厘米的。指名口答后提问:这里的分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三、复习百分数的意义和相关概念1.做“练一练”第5题。让学生填()里的数,然后口答,老师板书出97.5%提问,97.5%是什么数,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合格率97.5%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合格的零件数占零件总数的97.5%)从上面的数里,你能知道怎样的数叫做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意义)请你说出几个百分数。你认为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2.复习“成数”。(1)提问:“成数”实际上是什么数?在哪里用“成数”来表示?(2)做“练一练”第6题。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3.做练习十X五第4题。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指名回答。追问: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四、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X五第5题。让学生填在课奉上。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做练习十X五第6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追问:分数单位是言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多少?3.做练习十X五第8题。先让学生讨论,再填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4.做练习十X五第l0题。让学生找规律,在□,里填上恰当的数。学生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提问:你知道这样填下去,会越来越接近哪个数?为什么?-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五、课堂小结谁来说说今天复习的这些概念含义?六、课堂作业练习十X五第7、9题。(十二)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数的改写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数的改写方法、“练一练”,练习十X五第11—18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分数与小数基本性质的联系,能比较熟练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通分和约分。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互化。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学生练习。(1)下面各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0.3O.30O.300学生回答后板书:0.3=O.30=O.300。指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小数的性质。(2)提问: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谁来说一说除法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2.引入课题。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规律,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分数里也有类似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先要复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二、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1.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提问;你能根据除法商不变的规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谁来用分数举例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回答板书分数等式)大家来把第78页上的例子填写完整。填写后集体校对。说明:这个例子也表示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以外的数,大小不变。2.学生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让学生填在课本上,然后集体校对。说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写成和原来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不变的分数。(2)做练习十X五第12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3.认识分数与小数性质的联系。提问:大家思考一下,这里的O.3=O.30=0.300能不能改写成用分数表示?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等式表示什么,下面等式表示什么,改写后得出的这两个等式说明什么?为什么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是一样的?指出:从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所以小数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小数末尾添上O,实际上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乘l0,或100、1000……。这样的数,所以小数大小不变;小数末尾去掉O,实际上就相当于分子、分母同时除以10,或100、1000……这样的数,所以小数大小也不变。4.复习通分和约分。(1)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有哪些应用?(2)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通分和约分有什么联系?(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分和约分有什么不同?三、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1.说明:我们已经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它的应用,接下来再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改写。(板书:数的改写)2.整理方法.提问:小数和分数之间怎样互化?(照第79页图解板书)你能举出例子吗?(板书所举的例子)你明白为什么这样改写吗?(说明理由)小数和百分数之间怎样互化?(照图解板书)谁来举出小数和百分数互化的例子?(板书例子)说明:因为两位小数就是百分之几,所以两位小数的部分就是百分之几分子里的整数部分,而百分之几用小数表示,去掉百分号,就要把原来分子部分缩小100倍。分数和百分数怎样互化,(照图解板书)谁来举例说明?(板书例子)为什么分数和百分数要这样改写,3.做“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4.学生练习。(1)做练习十X五第13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指名学生口答。(2)提问: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吗?怎样的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指出:根据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联系,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是可以互化的。我们可以通过数的互化解决不同数的大小比较。(3)思考练习十X五第15题。指名说一说每道题可以怎样比较大小。四、综合练习1.让学生把练习十X五第16题做在课本上。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板书。2.做练习十X五第17题。提问:你估计一下,摸出红铅笔的次数大约是多少?为什么?根据你的估计算一算,摸出红铅笔的次数大约占总次数的几分之几?还可以怎样想到大约占总次数的?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2.让学生说一说常用数据的结果。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X五第14、15题。家庭作业:练习十X五第18题。(十三)分数的四则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83页分数的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馄合运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特点灵活地选择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计算简便。-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二、复习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1.提问:分数四则运算意义与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有哪些相同,有什么不同?指出:分数加减法和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完全相同。在乘法里,除了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用乘法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法。2.做练习十六第1题。指名学生口答,其中第(2)题要求说明理由.追问:要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三、复习分数四则运算法则1.复习加、减法计算。(1)做“练一练”第1题加、减法。让学生计算+、-,同时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2)提问:分数加、减法怎样算?(板书:分数加减法:同分母的,分子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先通分再计算。)你能举例说明吗?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要先通分再计算?(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与整数和小数的加、减法的法则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直接相加、减,所以整数、小数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分数是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2.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1)做“练一练”第1题后四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做一组题。集体订正,说说怎样算的。(2)提问:分数乘、除法怎样算?(板书:分数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分数除法:乘除数的倒数。)3.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说出得数。第三、四行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四、复习四则棍合运算1.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学生说一说各题的运算顺序。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的?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相同。(板书)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要按照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一步一步算出结果。2.做“练一练”第4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让学生在课本上看一看,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回答,并在小黑板上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追问:这样计算简便一些吗?为什么?指出:整数、小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里同样适用。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应用运算定律和规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3.讨论练习十六第2题。现在请大家看练习十六第3题。讨论一下,每道题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指名学生口答怎样算简便。4.讨论练习十六第6题。让学生讨论、填数。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怎样想的,有几种填法。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简要地概括一下吗?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3题右边四题,第4题下面三行,第5题。家庭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第3题前五题,第4题第一行。(十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84页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容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7—11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能正确地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2.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简单的和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以及不同类型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答算式或方程.(1)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几?(2)50米的是多少?(3)多少米的是20米?学生口答后提问:第(1)题的40%是怎样求的,表示什么意义?第(2)、(3)题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的,这两个式子都表示什么意义?-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引入课题。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的数量关系,学习过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这节课就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我们学过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为简单的和稍复杂的两种情况。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理解井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更加明确它们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高分析、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二、复习解题思路1.选择下面三个条件里的一个条件作问题,编出三道不同的应用题。(1)松树30棵(2)杨树50棵(3)松树棵数是杨树的学生回答时,分别出示三道应用题:(1)松树30棵,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几分之几?(2)杨树50棵,松树棵数是杨树的,松树多少棵?(3)松树30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杨树多少棵?指名学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师板书。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杨树棵树”做除数?第(2)、(3)题为什么都用“杨数棵数”乘言?你认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关键:确定单位“1”的数量)追问:上面题里与“÷”对应的数量是什么?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要怎样算?第(2)、(3)题都是技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2.归纳基本思路。从上面的题可以看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确定单位“1”的数量,并且找出与“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对应的量,然后联系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或者一个数乘分数(或百分数)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列出数量关系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就用“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除以单位“1”的数量;当“几分之几”是已知条件时,就要根据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等于与“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来列算式或方程解答。3.组织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提问各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让学生填写数量关系式,然后口答。结合提问学生第(2)题的数量关系式里为什么是“节约”-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的数量,强调数量对应关系。提问:从上面可以看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找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板书:基本关系:对应数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百分之几)=对应数量】指出:我们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般根据含有“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这句话确定单位“1”的量和题里的数量关系,这样就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式来列式解答。(2)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学生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提问:求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用除法算,都用单位“1”的量做除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不同?指出:解答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要先确定好单位“1”的量.再根据问题里数量间的对应关系找准需要的数量,然后列式解答。(3)做“练一练”第3题第(1)、(2)题。学生默读题目。提问:这两题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数量?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这两题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为什么第(1)题用算术方法直接列乘法算式解答,第(2)题用方程解答?指出,这两题都是已知谁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这个条件,解答时也是看这个条件先确定好单位“1”的数量,再根据单位“1”的数量乘几分之几,等于几分之几的对应数量列式解答。当单位“1”的量已知时,就可以按数量关系式直接列算式解答;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就要按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解答。(板书:单位“1”已知→算术方法解答单位“1”未知→列出方程解答)(4)做“练一练”第3题第{3}题。学生改编应用题,老师依次出示。提问:你能从改变后的条件看出求小麦面积的数量关系各是怎样的吗?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提问:为什么这两题的式子都是两步计算的?解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板书:注意:数量的对应关系)当题里的数量与题里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不对应时,就是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答时,要根据条件和问题的联系确定数量关系式,并按照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题方法,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列算式或方程解答。-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六第7题。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然后提问怎样列式的,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不是相同?数量关系式相同,为什么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时,要找准相应的数量。2.做练习十六第8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所用的解题方法不一样?3.做练习十六第9题。提问: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问题相同,而解题方法不一样?这两题各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子的?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般先确定单位“1”的量,(板书:定“1”)再根据单位“1”已知还是未知确定解题方法,明确用算术方法还是用方程解答,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式子解答。四、课堂小结通过复习,对于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你进一步明确了些什么?五、课堂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7题的计算;练习十六第10、11题。(十X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第12~16题,练习十六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正确地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及工程问题,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它们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二、复习基本方法1.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分析思考?-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分数乘法应用题。(1)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是桂树的,玉兰树有多少棵?(2)校园里有桂树28棵,玉兰树棵数比桂树少,玉兰树有多少棵?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列出的算式为什么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分析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3.分数除法应用题。(1)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是桂树棵数的,桂树有多少棵?(2)校园里有玉兰树21棵,正好比桂树棵数多,桂树有多少棵?指名学生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题为什么都用方程解答?为什么列出的方程不一样?你认为,这里的应用题分析数量关系也要注意什么?4.小结。从上面两组题可以看出,在分数应用题里,先确定单位“1”的量,如果已知单位“1”的量,用算术方法解答;当单位“1”的量未知时,用方程解答比较方便。分析数量关系时,还要注意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问题或已知数量与题里的“几分之几”不对应,就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解答时先要根据题里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式,然后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出算式或方程解答。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六第12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两个算式。(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列式的。2.做练习十六第13题。(1)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或方程。集体订正,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2)提问:第(2)题与第(1)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都用算术方法解答?为什么两题的算式不一样?指出;当所求的数量与分数对应时,就直接用一步计算求出结果;当所求数量与分数不对应时,就要用单位“1”的数量加上或减去几分之几的对应量,求出结果。-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3)提问:第(3)题与第(2)题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解题方法不一样?解题时都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式子的?指出:从这里的比较可以知道,根据单位“l”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可以确定用算术方法做还是用方程解答。但不管用什么方法,都需要先分析,根据数量的对应关系找出数量关系式,再对照数量关系式列式子解答。3.做练习十六第14题。让学生说一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强调根据题意,一桶油的重量减去第一次用去的,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重量。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提问:解题过程中有哪些是相同的?哪里不同?为什么?指出: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还要注意题里分数是表示的什么意义,弄清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还是具体数量。4.做练习十六第16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什么。提问:这类应用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四、课堂小结提问: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过程怎样?解题时还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五、讲解思考题学生读题。提问:第二次降低的是哪个价格的15%?想一想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可以看做原价的百分之几?(1—20%)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一下怎样算,自己试一试。六、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十六第12~14题的计算。2.练习十六第15题。(十六)量的计量教学内容:教材第88~90页量的计量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5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认识已经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认识长度、面积和体积及其计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会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加深理解或掌握各类量相邻计量单位的进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我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都要接触各种量,进行各种量的计量,例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等。每种量都有它的计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量的计量。(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我们所学过的量及相应的计量单位,(板书;量计量单位)更加认识这些计量单位的大小及同一类计量单位相互间的进率。(板书;进率)二、整理计量单位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量的计量?[接“量”板书: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时间]2.复习长度、面积和体积。(1)让学生看第88页图示,说说各是哪种量的计量单位,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追问:长度是指什么,它有哪些计量单位?(接“计量单位”板书出长度单位)请同学们比划一下或说明这些长度单位的大小。什么叫面积?面积的计量单位你知道有哪些?(板书出面积单位)请同学们依次用手势比划或说明每个面积单位有多大。提问:你能估计课本封面和教室地面的大小吗?什么叫体积,有哪些计量单位?(板书出体积单位)怎样的正方体是1立方米?谁来用手势比划出l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大小。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与体积单位有什么联系?(板书)(2)复习进率。让学生填写第88—89页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进率。提问:你能发现长度、面积和体积相邻计量单位间的进串有什么特点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引导学生用面积、体积进率的推算方法来说明)(3)组织做“练一练”第1~3题。让学生先画一画或做一做,再在()里填数。指名口答,集体订正。3.复习重量。(1)提问:计量物体轻重的是什么量?请同学们在第89页上从大到小填写出学过的重量单位和进率。提问单位和进率,老师板书:计量单位。(2)提问: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称哪些物体重量一般要用“克”?请你举出例子。你能举例说说1吨的重量吗?追问:重量单位的进率是多少?4.复习时间。(1)提问:时间的单位有哪些,(板书;年月日时分秒)请同学们在第89页上填表里的时间进率。小黑板出示表格,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提问:一年有多少天?(板书:平年365天闰年366天)(2)让学生看“想一想”的问题,然后指名回答。-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追问:平年和闰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板书:四年一闰)让学生说出3个闰年年份和5个平年年份。(3)做“练一练”第5题。指名学生口答。指出:我们一般是根据年份数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三、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七第l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订正。2.做练习十七第2题。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口答。3.做练习十七第3题。小黑板出示,指名口答,老师板书。4.做练习十七第4题。指名学生口答。四、回顾复习内容这节课复习了量的计量,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各类量的计量单位,想一想各个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和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为复习名数与名数的换算做好准备。(十七)名数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名数和名数的换算、“练一练”,练习十七第6~10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在认识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名数换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名数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七第6题。提问,你觉得一个数乘或者除以10、100、1000……时,怎样能较快地算出结果?2.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量的计量.在计量一个具体的量的结果时,通常要用到名数,有时要进行名数的换算。应用一个数乘或除以10、100、1000……时移动小数点求得数的方法,就能较快地进行名数间的换算。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名数和名数的换算。(板书课题)二、归纳换算方法-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1.提问;什么叫名数?谁来举例说明?谁来举例说明什么是单名数,什么是复名数?2.学生练习。(1)3米=()厘米3吨=()千克(2)50分米=()米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指名口答,老师板书。提问;第(1)题换算时是怎样想的,第(2)题是怎样想的?3.归纳方法。请大家按照刚才的解题和回答,在第90页上把换算方法归纳完整。指名口答归纳出的方法。追问:如果进率是lO、l00或l000,怎样做比较方便?说明:在名数换算时,要先看是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再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然后用相应的方法求出结果。三、综合练习1.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分别说说怎样想的。2.口答:3.05米=()米()厘米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指出: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单名数,只要直接乘进率求出结果;复名数改写成相应的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只要把其中高级单位的数改写,再加低级单位的数;小数改写成复名数,一般是整数部分直接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小数部分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3.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分别说说是怎样想的。追问:2050克怎样改写成2千克50克的?(除以进率,整数商是高级单位的数,余数是低级单位的数)指出: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只要直接除以进率求出结果,复名数改写成相应的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把高级单位的数作整数部分,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只要除以进率,把整数商作高级单位的数,余数就是低级单位的数,也可以先改写成小数,再改写成复名数。-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4.做“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方法,在课本上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口答,老师板书。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强调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换算一定要注意进率是60,方法与其他量的单位换算相同。5.做练习十七第10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做的,老师板书。四、课堂作业练习十七第7—9题。(十八)线和角的知识教学内容:教材第93~94页线、角的有关知识、“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5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巩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进一步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2.使学生巩固角的概念,进一步认识角的分类及各类角的特征,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指定大小的角。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垂线和平行线的概念。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几何初步知识。这节课先复习线和角的知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二、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1.复习特征。请同学们看第93页上面的表里各是什么图形,填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小黑板出示表格,指名口答图形名称,老师板书填表。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根据判断各是什么图形的想法,你能找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吗?请大家填在课本上的表里。指名口答填写的联系和区别,老师板书。追问: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指出: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做“练一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三、复习角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任意角。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老师同时画出角的图形。2.复习各部分名称。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各部分名称,指名一人板演写角的各部分名称。提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指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追问: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3.复习角的分类。提问: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锐角是怎样的角?(老师画出图形并写出相应的特征)大家能画出其余几种角的图形和说出每种角的特征吗?请同学们在第93页下面表里画一画,填一填。指名口答,并板书出来。4.做“练一练”第3、4题。先让学生填在课本上,再指名口答。5.做练习十八第3题。让学生量出每个角的度数。指名学生口答量的度数,并说明各是什么角。6.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四、复习垂线和平行线1.提问概念。我们知道了角大小的度量方法和角的分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2.画图。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五、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八第1题.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2.做练习十八第2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指名学生口答。3.做练习十八第4题。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并交互检查。提问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迫问: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六、布置作业家庭作业:练习十八第5题。(十九)平面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94~96页三角形、四边形、圆、轴对称图形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6~1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圃;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三角板、圆规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圆的纸片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线和角的知识,线和角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继续复习平面图形中的封闭图形。(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这些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图形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判断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并能画出一些图形。二、复习三角形1.复习三角形的概念.提问:用线段来围出一个平面图形,至少要用几条线段?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三角形”并画一个三角形)2.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提问:三角形可以狡什么来分类?(板书:按角分:按边分:)出示第94页的分类图,让学生说说各是按什么分类的,各分为哪几类三角形。(接“按角分”板书: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接“按边分”板书: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提问:谁来根据左边的图,说说这三类三角形各自的特征?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画出这三类三角形,同时指名一人在黑板上画出三个三角形。提问: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板书画一个等腰三角形)请大家拿出等腰三角形,折一折说明两条边相等和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板书画一个等边三角形)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说明等边三角形三条边和三个角分别相等吗?试一试。3.学生做“练一练”第1题。学生完成后口答,老师在黑板图上板书。提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指出: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里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要有两条边相等,它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以等边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4.学生判断各是什么三角形。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5.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6.做“练一练”第3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三、复习四边形1.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板书“四边形”并画一个四边形)2.复习图形特征。出示第95页四边形的图。指名学生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提问: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指出: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另一类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这就是梯形。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3.做“练一练”第4题.先让学生判断,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图形的高。提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互相垂直)四、复习圆1.复习圆的特征。-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让学生在课本上画圆,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在黑板上画出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在圆里画出几条表示这样的距离的线段)为什么?2.学生口答。请大家看第96页“想一想”的问题,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告诉大家。指名学生口答。3.做“练一练”第5题。学生填充,然后口答。五、复习轴对称图形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板书:对称轴)追问: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3.提问:我们学过的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4.做“练一练”第6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画出对称轴。指名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说明各有多少条对称轴。六、综合练习1.做练习十八第6题。让学生在课本上判断,然后口答,并说明理由。2.做练习十八第7题。学生在课本上选择,然后口答。3.做练习十八第11题。让学生画在练习本上,老师巡视.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4.做练习十八第12题。让学生画在课本上,然后说明各有几条对称轴。5.讨论练习十八第13题和第14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的结果和各自的想法。七、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第8、10题。家庭作业:练习十八第9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二十)周长的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0一10l页周长、面积的意义,周长计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1—5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周长、面积的意义,以及学过的周长计算的公式,能正确地进行周长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在认识了平面封闭图形的特征以后,这节课先复习它们的周长计算。(板书课题)同学们要弄清什么是周长,掌握一些图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二、复习周长、面积的意义l.明确意义。提问:想一想,一个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什么叫做面积呢,出示一个正方形后提问:谁能在图上指出它的周长和面积?指出,周长是指围成的平面图形周边的总长度,(板书:周长:围成平面图形的周边的总长度。)面积是表示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它们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板书: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2.学生练习。(1)请同学们根据第l00页上的要求,描出周长和涂出面积部分。出示相应的表示周长和面积的图形,让学生交互检查。(2)做练习十九第1题。指名学生口答。提问:你认为这两组图形说明了什么?指出:从这里可以看出,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因为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三、复习周长计算1.巩固计算公式。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请大家先在第100页上填出这些图形周长计算的公式,再告诉大家各个图形为什么这样算。学生回答时老师板书公式。追问:“π””是什么?你能说出一个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吗?我们一起来按照刚才说的关系,做“练一练”第1题。2.做“练一练”第1题。学生填充后口答,-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3.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老师板书,集体订正。4.做“练一练”第3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汀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五、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2~5题。(二十一)面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面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第6~15题,练习十九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行面积的汁算。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口算。出示练习十九第6题,让学生口算。2.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学习过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弄清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应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二、整理公式1.提问:什么叫面积?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面积的计量单位有哪些,你能说一说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大小吗?2.整理公式。-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出示第101页的图形。说明:这里的一组图形,表示了相应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请同学们看着第101页上这样的图想一想,每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怎样得到的,再把面积公式填在课本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些公式和它们的来源。如果有不熟悉的,可以相互讨论。让学生填写公式并思考推导过程。3.归纳公式。指名学生说明相应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老师板书公式。追问: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都要注意什么?(除以2)提问:从图上看,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出了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由其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又推出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想一想,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以哪个图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来推导的?指出,我们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基础。后面学习的一些新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通过割、补,拼的方法,把它转化为已经能计算面积的图形来推导出来的。三、组织练习1.做练习十九第7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与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指出:根据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做“练一练”第1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在小黑板上,结合让学生说说三角形、梯形和圆的面积是怎样算的。3.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结合提问学生要怎样换算成“公顷”。4.做练习十九第9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追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你发现哪个面积大一些?有什么想法?(长方形和圆如果周长相等,那么圆的面积大)5.做练习十九第13题。让学生测量、计算。指名说一说每个图形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6.让学生口答第14题,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求面积。7.做练习十九第15题。让学生操作、计算,然后口答长、宽和面积,老师依次板书。四、讲解思考题请同学们观察刚才不同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讨论一下:当长方形周长一定时,长和宽的差的变化与面积的大小有什-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么关系?讨论后指名学生交流每组的讨论结果。追问:这些不同的长方形里,哪一个图形面积最大?指出:长方形周长一定,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越大;当它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十九第8、11、12题。家庭作业:练习十九第lO题。(二十二)立体图形和表面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立体图形及表面积计算、“练一练”,练习二十第l一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加深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教具学具准备:师生都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复习了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从今天开始,复习立体图形的知识。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及其表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二、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1.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2.说明各自的特征。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填出四个立体图形的名称,然后告诉大家。(学生回答时板书立体图形的名称)谁能根据老师这里的立体形体,说出每个形体的特征。(老师依次出示四种形体,指名学生说明各自的特征)请大家看书上的图形,自己说说每个形体的特征。提问每个立体图形里字母表示什么。3.说明下面每个图形各是什么形体。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答。4.提问: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三、复习表面积计算1.复习表面积的童义。-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提问: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请同学们拿出立体图形,看着这些形体,一边用手摸一边说出每个形体的表面积包括哪几部分的面积。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是哪些面面积的和?圆柱体表面积是哪些面面积的和?2.复习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四、综合练习1.做练习二十第2题。让学生默读题目。提问;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都要求什么问题?(底面铁皮部分不同:第(1)题有两个底面部分,第(2)题只有一个底面部分,第(3)题没有底面部分)在解答这三道题时要注意什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列出综合算式。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并要求说一说解题的每一步求的什么,三道题解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做练习二十第3题。提问:配上的这块玻璃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宽各是长方体的哪条棱?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复习,你能完整地回忆一下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吗?谁来说出几种立体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六、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1、4题。(二十三)体积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体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思考题。教学要求:使学生加深理解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联系?圆柱的侧面积怎样算?法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等式的?为什么用方程解答?第三种解法是按怎样的方法解答的?列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提问:这三种不同的解法,都是根据哪个条件来找数量之间的关系的?指出:这三种解法虽然不同,但都是根据盐和水的重量比1:15这个条件,从倍数、分数和比的意义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找出盐和水的重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相应的三种解法,求出了问题的结果。3.做“练—练”第2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学生读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各是怎样想的。注意学生中的不同解法。4.做练习二十二第5题。让学生默读题目,找一找三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谁来说一说,每题里元数与份数是怎样对应的?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学生每道题用两种方法列出算式,不要计算结果。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每种解法是怎样想的。追问:这里都是把哪个条件经过转化后找出不同解法的?5.讨论练习二十二第6题。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合唱组人数是舞蹈组的2倍可以怎样理解?两题里的人数对应的份数各是怎样的?6.做练习二十二第7题。让学生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问:第(1)题男衬衫和女衬衫件数的比是几比几?第(2)题男衬衫和女衬衫件数的比是几比几?这里两道题请同学们都用两种方法解答。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集体订正。提问:用分数知识解答这两道题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一样?各是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列方程的?用比的知识解答这两道题时列出的式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还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指出:解答应用题要根据题意,弄清题里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四、课堂小结提问:比和比例应用题,或者倍数、分数应用题,用不同知识解答时,主要把哪个条件从不同角度理解的?(用比、分数或倍数表示两种量关系的条件)指出:由于表示两个数量关系的条件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所以,解题时就可以根据每次理解这个条件的知识,用相应的方法灵活、合理地解答。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二第6、8题。家庭作业:“练一练”第3题。(二十八)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119~121页统计表和统计图、“练一练”,练习二十三第1~7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教学准备:“练一练”第2题的两张统计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统计的意义。提问: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里,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问题,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在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今天起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统计表和统计图。(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提高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的能力,认识统计图的特征、作用,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二、复习统计表1.让学生看第119页前两行。提问:怎样才能制出一张统计表?你能根据上面的过程,说出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吗?2.做“练一练”第1题。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大家把收集的原始数据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按要求整理数据,然后填表。学生填表后集体校正。现在请同学们按表下面的要求分析表里的数据,把结果填在()里。指名口答分析结果。提问:从表里还可以看出哪些问题?(如哪一段人数最多,哪一段人数最少,各占百分之几等)3.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让学生把练习二十三第1、2题做在课本上。(1)口答校对第l题。(2)出示第2题表格。让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据是怎样得出的。三、复习统计图1.说明:在进行统计时,除了用统计表,还经常要用统计图。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时要用统计图?说明:为了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得形象具体,便于比较和研究,有时还需要-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5A版优质实用文档把收集到的数据制成统计图。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种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2.出示“练一练”第2题两个统计图。(1)提问:这两个统计图各是什么统计图?(2)说明:这是“练一练”第2题的两个统计图。(让学生看第2题)从题里可以知道,这两个不同的统计图都表示了某厂两个车间全年产值的统计数量。提问: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的?(板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是怎样表示数量及数量变化的?(板书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让学生口答第2题的两个问题。提问:条形统计图可以直接看出什么?折线统计图除了看出数量多少,还可以直接看出什么?你认为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分别板书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4)提问: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比,它们的特点、作用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追问:统计时只要求看出数量的多少,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既要看出数量多少,又要看出数量变化情况,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好?3.做练习二十三第3、4题。(1)让学生做第3、4题,完成在课本上。(2)让学生口答第3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3)让学生口答第4题,集体订正,并说说百分率是怎样计算的。提问: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你认为要怎样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统计时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怎样的作用?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三第5、6题。(学生做在课本上,老师巡视、指导)家庭作业:练习二十三第7题。-99-5A版优质实用文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