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

ID:32682687

大小:2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4

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_第1页
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_第2页
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_第3页
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空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比较昔日人民公社与当今新农村建设theUtopianAndtheRealism韩明清(13855118085)(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对“三农”问题也日益关注,新农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什么样的新农村是广大农民喜欢的,在生态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历史上的人民公社运动对我们又有哪些启示?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村建设经验?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关键词]人民公社现代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村运动改革开放以来

2、,现代主义在中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得以迅速的发展,其高潮当以奥运会与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后的场馆建设为标志。而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往往为大家所忽略。解放后,我国的农村建设走过了一个长期的探索历程。这个历程并不是预先就策划好的,而是不断学习探索的结果。比较一下现代主义在我国农村的两次大规模普及,还是很有意义的。第一次是1958—1960年,由于“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中央认为可全面加快社会主义建设。1958年2月,人民代表大会宣布接下来将进行“大跃进”运动。同年8月,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在农村展开人民公社运动。在中国共产党

3、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上指出:要逐步改造现有的旧式房屋,分期分批地建设新型的园林化的乡镇和村的居民点,包括住宅、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工厂、禾场、畜舍、商店、邮电所、仓库、学校、医院、俱乐部、电影院、体育场、浴室、厕所等。随着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大批的规划师、建筑师与学生下乡为刚成立的人民公社做规划设计方案。这次大规模的现代主义实践最终成了空中楼阁,给历史留下了一系列的灾难。第二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为解决“三

4、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所在。这次新农村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得进行中,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样的现代主义运动,同样的运动场地,这两次运动有哪些不同呢?下表是笔者做的粗略比较:第一次(人民公社)第二次(新农村建设)时间1958—1960年2005年至今国际背景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现代化进程多数发达国家都已完成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政治因素党中央希望通过实现农村机械化、兴办农村工业、以及让农村与城市承担相似的功能来消除城乡差距,进一步把农村纳入到国家现代化进程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

5、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关键所在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经济因素1960年,苏联停止对中国的援助,撤走了专家,要求中国偿还债务,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平均主义导致效率低下国民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7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4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政策上对农村产业大力扶持。出现农民工等新生事物,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规划原则按照现代社区规划原则,将分散的小村庄组成集中的大型居住区,居民点是其基本单位。在农田、工业区与居住区间建立良好的联系,统一布置福利

6、设施人口急剧增加,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国际大环境促使国务院提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四节一环保,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指导思想改革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打破原有以家庭和宗族为中心的村落结构。建立农民与国家的牢固联系保护传统街巷格局、尺度和生活方式,重视地域文化特征,注意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传承建筑文化,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体现农村田园风光的特色对传统的态度否定传统,无视当地建筑风格与建造方式,对原有村落彻底的“社会主义”改造保护并继承反映当地地域文化和传统的建筑形式,恰当地改进部分不能满足

7、现代生活多重需要的功能,同时保留人们对传统空间的意象交流空间强调集体活动,缺乏个性交流空间注重设置人性化空间建筑风格主要是方方正正的现代主义混凝土盒子,风格手法单一乏味,强调统一继承传统特色并加以提炼、创新技术及物质因素没有足够的钢铁与混凝土,多利用原始和地方材料,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设备简陋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步骤、有选择地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规划中心社会机构:会堂、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食堂等硬质建筑环境的塑造公共空间分散化,不过分强调大型集中空间,重视综合环境治理,做到人、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8、后果实现极少,没有缩小城乡差距,导致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重新评价正在逐步实施,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的大建设我国的新农村方案无疑,1958年的这次人民公社运动应该算是脱离历史轨道的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