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

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

ID:32665515

大小:57.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_第1页
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_第2页
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_第3页
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_第4页
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亲子依恋对小学高年级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在逐年上升[1]。因此,加强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探讨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目前,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家庭结构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获得了有价值的结果,但就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还很少。Bowlby把依恋解释为一个终生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儿童会在整个童年期继续维持依恋联结,直至成人期发展起其他依恋关系(如配偶、恋人、朋友之间的依恋)[2]。亲子依恋是儿

2、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鉴于依恋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将集中探讨亲子依恋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河源市某普通小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两次整群抽样方法,先按年级分群,抽取三、四、五年级为样本年级,再对此样本按班别分群,随机抽取10个班。共派发问卷7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640份,有

3、效回收率为91.4%O其中男生371人,女生269人(三年级237人,四年级203人,五年级200人),平均年龄10.97岁(SD=1.17)。研究中采用于海琴修订的Kerns依恋安全性量表[3]。这是一份儿童自评量表,共15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表示亲子依恋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得分,简称之"父子依恋得分”和“母子依恋得分”。本研究中父子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5、母子依恋量表为0

4、.66o本研究所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由中文繁体转换成中文简体)是由SDQ官方网站发布的台湾版本。SDQ学生版共25个题目,每个题目按0〜2三级计分。问卷分为困难部分和长处部分。困难部分包含4个分量表,分别是: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同伴关系问题,长处部分则只有亲社会行为分量表。本次测量中因为同伴关系分量表信度过低而将其删除,困难总分由情绪障碍、品行问题和注意障碍构成。本研究中困难部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亲社会行为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o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

5、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研究结果1.儿童亲子依恋的基本情况量表结果表明,小学中高年级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独生子女在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的亲子依恋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比较显示:三年级儿童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得分均高于四、五年级。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达到边缘显著水平。2.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男女生在情绪障碍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品行问

6、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在亲社会行为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表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女生。独生子女在SDQ各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的困难总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3.亲子依恋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积差相关分析表明,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SDQ各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与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和困难总分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见表1)4.亲子依恋对SDQ各维度的回归分析分别以SDQ中的

7、情绪障碍、品行问题、注意障碍、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为因变量,以父子依恋、母子依恋为自变量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各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是非常显著的,对SDQ各维度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见表2)三、讨论本研究发现,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依恋的得分,这与于海琴[3]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多数家庭中,儿童都是由母亲来抚养教育,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要多。对于儿童的身心状况,母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母亲能够更好地觉察和理解儿童。儿童也愿意将内心的想法告诉母亲,乐意与

8、母亲进行交流沟通。儿童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本来就有限,交流不多,父爱往往又是内敛的,很少直接表达出对儿童的关心。因此,母子关系远比父子关系更亲密。本调查发现,独生子女的亲子依恋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这与现实生活也是相符的。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得到的是父母全部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更强,更愿意向父母倾诉。对非独生子女而言,由于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父母的精力难免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