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

ID:32661863

大小:197.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4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_第1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_第2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_第3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_第4页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_第5页
资源描述: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黄玉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范进中举》教学设计嘉禾县石桥镇石桥铺中学黄玉华课题《范进中举》设计者黄玉华教授者黄玉华学科语文授课班级九授课时数三课吋课型新课i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2、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一一夸张、对比、写实。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描写中了解社会。2、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人物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情感目标1、了解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2、体会作者对丑恶现彖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教学重点1、个性鲜明的人物语言与动作。2、对比、夸张与直接写实在讽刺小说中

2、的作用。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丑恶现象进行辛辣讽刺的艺术。朗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资源吴敬梓少《儒林外史》相关资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调整与思考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学而优则仕”规定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科举则是横在他们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中举带来的天壤之别的变化着实令人羡慕和神往.更有甚者,屮了举,人却疯了,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带着对科举制度的思索

3、,我们一同走进《范进屮举》,去寻求答案。二、相关知识介绍我国科举制度古已有Z,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据记载始于汉代。以下各朝,在这基础上,或继承,或变化,但大体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学半思考联想学牛主动听,批注相关知识教学过程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下面只就清代的科举制度加以简单的叙述。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后称为生员。儒学(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

4、”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为礼

5、闱或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考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冃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词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考屮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蜴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蜴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

6、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別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三、作家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后来又

7、自号秦淮寓客,晚年称文木老人。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吋在家学生主动听,批注相关知识识记作者相关文学知识并了解《儒林外史》学生主动听,批注识记作者及相关知识学生主动听,批注相关知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生听读带着问题,快速浏览,圈出有关的人和事学生浏览交流回答学牛浏览交流回答屠户贺喜范进借钱学生交流学生批注学生批注四人一组阅读第五段,品味描写的细腻、生动及传神,以及语言的讽刺力量。境rh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

8、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的著作没有全部流传下来,除了《儒林外史》,仅存《文木山房诗文集》四卷和《金陵景物图诗》二十三首。三、写作背景《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降年间。作者借古讽今,用以影射清代的社会现实。作品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描绘出一幅“儒林”人物群魔乱舞的图。“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