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47353
大小:57.4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的提出:“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被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面对激烈的竞争,不仅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驾驭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环境。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
2、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一、洞察学生心理,了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扰,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我们可以把以上表现归为以下几类:1•学习问
3、题(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2•人际关系问题(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
4、师生关系日趋紧张。(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以至精神抑郁、苦闷,情绪低落,闷闷不乐。(1)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和睦的家庭会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都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3.青春期心理问题(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2)情绪情
5、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隐藏。(3)早恋。中学生一般尚未成年,我们把中学生这种未成人时的恋爱称为早恋。中学时代,特别是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4.挫折适应问题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
6、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二、对中学生心理异常问题的对策1•要明确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洒,摆正心理健康教育的位里。长期以来,人们常把德育仅仅理解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这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从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等多方面去理解才是全面的、准确的。因此,要处理好“德育”与“心育”之间的关系。构建德育网络时,要充分考虑对校内外德育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校长室、政教处、教务处、科教处、总务处、心理咨询室、班级、团委、学生
7、会、学生团校、业余党校等)对学生各方面(特别是在心理方面)所施加的正面影响,积极为学生营造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为有效地强化德育管理网络的心育功能,各职能部门可在校园内设立相应的意见箱,及时收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管理网络功能不致衰减,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立体化、全方位地融会于学校的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最终达到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排解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目的。2.运用德育手段,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施加影响,综合运用“灌、渗、导、管、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