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

ID:12899426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9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_第1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_第2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_第3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_第4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广西隆林县德峨中学张小玲摘要本文提出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成因——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问题、挫折适应问题等。并在基础上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热线信箱、开展心理咨询、对家长、教师进行培训、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等几个方面。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体质孱弱。因此,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随着我国

2、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政治领域翻天覆地,人口和社会结构重新组合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了出来,并引起了教育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了不少调查,总的倾向估计是,在中学生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比例在20-30%之间,甚至神经症患病率可能达到4%-5%。作者2001年对金昌市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显示,初中生整体心理健康不良率为30.56%;强迫症检出率为40.74%;偏执为24.08%;敌对为29.63%;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占3

3、7.04%;抑郁占36.11%;焦虑44.45%;学习压力感占53.71%;适应不良占45.32%;情绪不稳定占56.48%;心理不平衡占30.56%。前不久有人研究指出: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

4、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离家出走、自伤或伤人现象。经过分析我们归类出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以下成因:(一)学习问题学习问题是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这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并将习得的智力与能力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越易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厌食、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等。2、学习压力大、目标不明确、物质生活优裕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厌学。厌学是目前学习

5、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学生的考试次数“巨”多,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每一次考试都会带来调班、排名词、排座次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心理表现就是考试焦虑。如若遇到比较重要的考试——会考、分班考试——焦虑就更加严重,甚至出现焦虑的泛化现象。学习问题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的结构、指导思想、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现行的中学教育结构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现象:①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为中考而准备的。从实际状况来看,能考入高一级学校只有30%--40%,70%的学生面临着升学难、就业难的局面,文化

6、课后进生面对日益迫近的毕业感到忧愁和恐慌,反映在学习之上,就是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②教学内容难度过大。据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查,80%的中学生学习理科教材有困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强调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③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采取按文化课成绩分班、排名次、排考号、搞题海战术等违反心理健康的教育手段、方法和措施。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智力

7、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并出现某些异常学习行为和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过于关注,易造成两个极端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怨恨、失望、敌视、反感、甚至动用暴力;二是后进生由于遭受歧视和排斥害怕社会,易受伤害,在变化的现实面前感到无力、无助与无望,把自己所属群体之外的一切均看成是威胁,而畏缩和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是显而易见的。④教育方法不当。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且带有惩罚性;行为方式歧视、嘲讽。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轻则埋怨重则打骂。同学轻视、孤立等等。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或永久性的

8、伤害。二、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是学生之间相互理解、融洽合作、共同进步的桥梁,也是现代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人际关系问题是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二大主因。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涉及亲子关系、师生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