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

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

ID:32645113

大小:66.0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4

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_第1页
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_第2页
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_第3页
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_第4页
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摘要]卢作孚不仅是一位爱国实业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尤其在教育方法的改革上,他针对旧的教育方法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出了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及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等教育方法,对普及文化知识、培养现代人才起了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卢作孚;教育教学方法;学校教育;民众教育;职工教育卢作孚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之一,他因创建我国近代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一一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而闻名遐迩。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毛泽东就提到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人物,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

2、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骞。”[1]然而,卢作孚虽然“是办实业的,但实际上是一个办教育的,几乎前半生的时间,都花在办教育上,而正在所办的实业,也等于是在办教育。”[2]特别是在教育方法上,卢作孚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及自己的自学经历和教学经验,针对旧的教育方法的弊端,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启发式教育卢作孚对旧的教育方法有着切肤之痛,他尖锐地指出:“吾道教育,则大多循于旧有途径,而局于旧有方法,由其所加之力,与其所获之果可以证其为病甚深。”[3]他批评过去教师上课的方法不对,教师上课“可以说是教师温习,学生旁听,不管学生读与不读,一页页

3、只是往前拉,自然科学比较规矩点,社会科学更可随教师乱说,学生莫名其妙就过去了。”[4]他认为,每个人都是天才,只需教育去发展他,但是过去的教育,往往把天才淹没了,受教育越深,即淹没得越深。卢作孚深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启发,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旧的教育方法的弊端,主张在教育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受教育者自学。他还总结了启发教学的原则:第一是运用已知经验达到未知。卢作孚专门著《教育方法与暗示》一文,认为教育不但须多给儿童以经验,尤到新的经验,然后又可运用下去,这样已熟经验才不至于只用一次就死,可以导生许多个经验而且自身亦可循环反复地运用,所以要给

4、儿童反复练习并学会运用经验的机会。第二是引导儿童观察事物,进行推理。卢作孚在《教育方法与暗示》一文中,将“暗示”分析得非常透彻,他认为对于一个事物暗示之意义,或然程度,也即“悟性”。利用熟悉的经验根据对事物显示的“暗示”仔细观察后,进行推理,然后得出事物的原理。而关于“暗示”的程度,卢作孚说道:“吾授儿童以事物,而期其易起暗示,为法在使所起暗示之或然程度增高,即在对于事物本身有明了之观察,对于事物所含意义有明了之思想。即不宜仅使儿童认识书本,而不让其观察事物,亦不宜仅由教师始终讲授,而不让儿童自由思想也”。[5]暗示一观察一推理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最终

5、可以使学生自己教自己,自己学习,这样的教育方法就是最好的,能够使儿童达到这种程度的教师就是最好的教师。卢作孚在教育实践中也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在学校教育方面,卢作孚认为教师应以活的学问教给学生,就是教学生如何去思想,并且如何把思想活用在课程上去。譬如卢作孚在教数学四则时,由加法起,一步一步都要让学生去思想,甲加乙为何等于乙甲加?甲减乙加丙为何等于甲加丙减乙?他的原因何在?必须都要明了,都要透彻。[6]同时他在教省二女师的国文时就让“学生自己选文读,自己讲,我来听,我来问,教师、学生的教与学的关系简直把他颠倒过来了。”[7]在民众教育方面,卢作孚也经常

6、举办各种活动,采取各种方式让民众受到教育、启示。在川南进行民众教育时,为了传播新文化和新思想,他规定每周三、周六晚上在白塔寺用通俗讲演的方式举行各种时事讲座和辩论会,摒除人们头脑中的旧思想观念;在北硝进行民众教育时,他采取各种方式让人们接受现代化,认识现代化。他有意识地利用节假日,开放所有企业,包括已建好的和正在建设的铁路、工厂以及博物馆、学校、机关、科学院等,组织周围的老百姓,特别是当地的农民去参观。通过参观,让人们亲身感受现代化的优越,在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化生活中受到教育。在职工教育方面,卢作孚同样充分运用启发式教育方法,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他采

7、用讲授法、活动法与参观法,通过在朝会、读书会、讲演会,宣讲“民生精神”和集团生活精神,对职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创造一个教育人的软环境,使广大职工在娱乐中受到教育。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卢作孚深受孔子教育方法的影响,也提出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他认为教育方法问题是个应不断改良、不断提高的问题,教育不能总是停留在一种方法上,或者有了某种良好的方法就可以长期不变更。受教育者是千差万别的,那么教授其方法也应因人而施。“教育事业,经世界甚多教育家之研究,迄于今兹,仍不能谓已发明有可以共循之途径,共采之方法,而不可移易,仍方在研究

8、与改进中,其称最良者,即研究之事日精,其改进也亦日增,其可靠之效率而未有已也。”[8]另外,因地制宜、灵活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