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41716
大小:54.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第25届亚锦赛及16届亚运会中伊男篮攻防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5届亚锦赛及16届亚运会中伊男篮攻防对比研究【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以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决赛和16届广州亚运会半决赛为研究对象,将中国队与伊朗队攻防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找出中国队与伊朗队攻防两端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以期为今后能更好的战胜伊朗队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中国;25届亚锦赛;16届亚运;男篮;伊朗一、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第25届亚锦赛中、伊男篮决赛与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中、伊男篮半决赛。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伊男篮两场比赛中攻防技术指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二、
2、结果与分析1、中、伊男篮的基本情况的比较从中、伊男篮的基本情况来看,25届亚锦赛上中国男篮的平均年龄为25.2,而伊朗为24.5岁,两者相差不大。在身髙上,中国队除了后卫线上平均身高高于伊朗外,在前锋和中锋的身高上差异不大。而在本届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队的平均年龄为24.7岁,小于伊朗的25.7岁。在身高方面,中国队明显高于伊朗队,尤其在后卫和中锋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国男篮的身高优势和年轻化是亚运会上战胜伊朗队较为关键的因素。2、中、伊男篮进攻能力对比分析得分、助攻、抢进攻篮板球和失误是衡量一支球队进攻能力的主要指标,本研究从这四个
3、方面来分析中国队与伊朗队进攻能力。从第25届亚洲锦赛上来看,在两分球方面,中国队的投篮次数为41,比伊朗队少8次,而且在命中率也仅为55%,少于对手5个百分点;在三分球方面,中、伊男篮投篮次数和投篮命中率相差不大;在罚球方面,中国队的罚篮次数只有10次,比对手少四次,但命中率明显高于伊朗队。在亚运会上双方两分球投篮次数都有所减少,中国队以36比31多于对手两个,但命中率仍然低于对手;在3分球方面,伊朗队投篮次数为35次,比中国队多15次,但命中率中国队明显优于伊朗,双方存在显著差异;在罚球方面,中国队的命中率低于对手,但罚球次数多于对手两
4、次。中国男篮在投篮命中率的提高,是本次战胜伊朗的最重要的原因。前场篮板又称进攻篮板,从中、伊男篮前场篮板球的对比分析来看,亚锦赛上,中国队前场篮板只有5个,比伊朗队少14个,中国队主要是中锋的前场篮板,而伊朗队的前场篮板则较均匀,在二次进攻方面中国队也比对手少14次,说明中国男篮拼抢前场篮板能力较差,差距明显,特别是后卫的篮板球能力较差。因此导致过多的丧失前场篮板,这是亚锦赛失利的最重要原因。而在本届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队虽然增强了前场篮板球的拼抢,有7次前场篮板,但仍然比对手少8个,说明中国队缺乏拼抢前场篮板球的主动意识,缺乏冲抢欲望和对对
5、手堵截。助攻能够反映出持球者控制球与支配球的能力,以及队员间传接球的技巧和默契程度。从中、伊男篮助攻能力的对比分析,亚锦赛中,伊朗队以16次的助攻优势高于中国10次,中国男篮的助攻主要集中于后卫,中锋和前锋的助攻能力较差,而伊朗队各个位置上的队员都有较强的策应能力,助攻较多。而在本届广州亚运会上中国队的助攻次数和伊朗相差无几,助攻都较差。说明中国队需要避免单打独斗,加强全队的配合能力,提高全队的效率。失误次数是衡量球队进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中、伊男篮失误情况的对比分析来看,双方失误均较多,中国男篮略好于伊朗,中国男篮失误主要集中于中锋
6、和后卫,而伊朗队主要是前锋,中国应加强对中锋和后卫失误球能力的控3、中、伊男篮防守能力的对比分析防守是赢球的关键,如果比赛中整体进攻效果的最直接反映是得分,那么比赛防守的直接效果是失分。防守能力包括抢断球、防守篮板球、封盖和犯规这4个指标。后场篮板球也叫防守篮板球,是防守中重要的环节,是获得球权的一种途径,能为球队由守转攻创造机会。从中、伊男篮后场篮板球的对比分析来看,中、伊男篮相差较小,中国队防守篮板为23个,伊朗的防守篮板为25个。中国队后场篮板主要集中在中锋,后卫篮板则较少。在本届广州亚运会上,在身高明显占优势的情况下,中国队也只能
7、与伊朗队持平,均为22个。说明中国队虽然加强了后场篮板的保护,但是仍然处于劣势,未能将身高优势转为篮板的优势。三、结论1、与25届亚锦赛相比,本届广州亚运会中国队加强了出手次数和造犯规的能力,2分、3分和投篮命中率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后卫的组织进攻能力较差,助攻较少,而失误较多。2、与25届亚锦赛相比,中国队加强了对有球和无球队员的防守力度,增加了协防和补防,但在抢断球和盖帽方面仍旧不够理想,缺少二次进攻得分的机会。3、从后场篮球的保护来看,两场比赛中国队与伊朗队没有较大的差异,双方对篮板的控制均较好。而在前场篮板球方面,中国队得到了
8、一定程度的加强,但仍然落后于对手,在今后的训练中应加强篮板球的拼抢。作者简介:柳志雄(1987—),男,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信息化。詹晓梅,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