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

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

ID:32635384

大小:59.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_第1页
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_第2页
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_第3页
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_第4页
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福利院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以包头市儿童福利院为例,通过实地参与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等方法,阐述了福利院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福利院;社会化;家庭寄养;社会交往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福利院的建设与设施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无论社会方面还是福利院本身都希望通过对福利院环境的完善来表达对福利院儿童的关怀,使福利院儿童尽可能享受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然而,在关注提升物质条件的同时,福利院儿童社会化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与障碍。一、福利院儿童社会化主体障碍问题(一)家庭的缺失单纯就社会化问题而论,家庭对每个人来

2、说,几乎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福利院儿童来说,孤残状况成为他们的一个典型特征。正是由于福利院儿童丧失了家庭这一社会化的过程,良好的亲子关系被中断,故而社会化要弱于普通儿童。以包头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为例,男孩名为小胖,之所以取名为小胖是因为小男孩爱吃东西,工作人员都喜欢给他一些他喜欢的零食,他接过所有吃的都会回应一声“妈妈”而不是“谢谢”。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一种表象而已,原因可能是男孩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虽然福利院工作人员所承担

3、的是似母亲或父亲的责任,细心地照顾着孩子生活的方方面,但工作人员与孩子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所以在情感上两者很难产生共鸣。(二)同龄群体间社会交往障碍所谓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利院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再次出现障碍,这种障碍的出现应该是源于福利院的儿童由于失去父母或被父母遗弃,加之有些儿童还面临身体残疾,因此产生强烈的恐惧感或无助感,常出现自卑、胆怯、疏远外界、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等现象,影响了儿童融入社会与生存发展。(三)福利院的教

4、育问题对于儿童成长来说,学校教育在社会化方面的作用将超过家庭教育的作用,这是社会化的一个必然规律。在这一环节中,儿童可以学习角色知识,内化社会文化,学习必要的规章制度以及行为标准。福利院儿童可以说是特殊儿童。但是,对于福利院内儿童而言,似乎养重于教。以包头市儿童福利院为例,我们接触到的儿童从0岁到20岁不等,这些儿童的教育和普通儿童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暂且不说福利院儿童的智力水平差异,福利院内将儿童教育层次分为大班、中班、小班,这三个班的划分方法很简单,小班是3岁到6岁的儿童,中班是7到10岁的儿童,大班是10岁以上的儿童。

5、对于大班的儿童来说,并没有具体的划分,统一安排教学,这种教育划分模式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四)环境封闭性从狭义上说,足够我们接触到这个社会的基本要素,具备进行社会生活、社会交往条件的环境就可以称之为社会环境。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可以称之为社会环境,那么福利院的环境对于院内儿童来说就是整个“社会”。在包头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当福利院组织孩子出去活动时,发现福利院的孩子对院外的一切事物都很好奇。工作人员在路上问孩子什么是超市,所有孩子都不回答,并且所有儿童在路上的表情都和普通路人有所差别。二、福利院儿童社会化中具体问题分析(一)福利

6、院儿童社会交往问题以包头市儿童福利院的一节营养餐课为例,教师将吃的东西按照平均分的方式发给每一位儿童,有一个班里小男孩把苹果递向笔者说:“老师给。”接下来,好几个小朋友都做出同样的行为。这时一位院内教师走过来说:“由于院内儿童得到的东西有限,他们都很不舍得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慢慢教他们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小朋友们都会做出一样的行为,但事实上他们还是不愿意的。”对于福利院儿童的"从众行为”可以从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中寻找到一定的依据,他将儿童道德的意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律阶段”,第二个阶段是“自律阶段”。

7、显然,这一理论的第一阶段可以解释福利院儿童的行为,他们处于"他律阶段”,教师怎样教,他就怎样做。(二)福利院儿童家庭寄养的问题寄养家庭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寄养不满18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家庭。包头市儿童福利院在近几年中,因家庭寄养被送走的儿童有很多,但是与此同时,被寄养家庭因某些原因送回来的儿童也有一部分,后一种情形所产生的影响甚至会对儿童造成第二次伤害。随着家庭寄养走向“问题化”,家庭寄养的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综上所述,通过对福利院

8、儿童社会化问题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福利院帮助福利院儿童更好完成儿童社会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参考文献:[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陈衍,陈庆良•福利院儿童与普通儿童孤独感和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01).[1]张柳青.关于福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