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

ID:32630788

大小:56.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_第1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_第2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_第3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_第4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思索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面貌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但出现了一个不起眼但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部分留守儿童流失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受家庭、父母的影响走出校门,加入到了辍学大军之中。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之风日益严重。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更应注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它涉及一代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农村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事。一、农村留守儿童辍学原因分析1•家长观念落后、错位,导致农村学生辍学。在农村,农民的观念并没有也不会随着

2、农村的发展而同步改变。落后、错位的观念依然支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有些家长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不到教育在发展生产、劳动致富中的作用。觉得送子女上学是“白花钱”,有的则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学校混,还不如早点出来挣钱。因而不支持子女上学,甚至迫使他们辍学。可见,观念落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障碍,也是教育发展的重重阻力。2•学校的课程偏多、偏难,致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进而辍学。厌学是导致农村学生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目前农村教育的课程脱离实际、偏深、偏难,学校的教育者教学以主科为主,不少课程学生不愿意学,感觉偏难,在现实

3、生活中能应用的很少。同时,音体美活动少,学生被限制,丧失很多乐趣。3•农村教育缺失,导致农村学生辍学。农村学校教育还远没有离开应试教育。由于升学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使得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上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重心,忽视对留守学生人格、精神、情感、思想、道德的培养;再者,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缺乏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受客观因素制约,家长与学校之间在沟通和配合上难以取得默契。4.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我国农村经济无论从相对的角度,还是从绝对的角度说都是落后的。虽然有的地方比较

4、富裕,但就农村的整体来说,多数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5•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外在环境,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辍学蔓延扩大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讲,与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有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不劳而获等思想,也同样极大地冲击着农村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农村留守儿童以往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旦接触到网络世界,很快为之痴迷,难以自拔。由于农村留守学生缺乏监护人的监督、管教,而校园周围的一些非法网吧及其他不适合未成年人出

5、入的娱乐场所,对缺少监管的留守学生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容易使他们一步步迷失方向,走上辍学的道路。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辍学的对策1.规范学籍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学生学籍。一要改革学籍管理体制,实行教育局、乡镇教委、学校三级管理体制。随着我县农村小学布局的调整,农村小学布局基本确定,学校规模增大,实行微机化管理后,可将农村小学的学籍全部纳入教育局管理,理顺了学籍管理体制,使学籍管理实现了由教育局、学校两层管理的管理体制。二要改革转学手续。在实行学籍微机化管理的同时,进一步规范转学手续,学生转学可以由学生持转学证、户口本

6、直接到教育局,由教育局根据户口注册学籍后,到学校报到。这样,就可以防止学校收学生不入学籍,直接顶流失学生的现象,也保证教育局控制的学籍人数和学校的人数一致。2.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师德修养。正确对待差生,用爱心铺平差生的心路。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一名优秀的教师深谙治学授课之道,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而能增强课堂吸引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多渠道培训教师,使教师掌握更多的足够能胜任教学工作的业务知识,同时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加强自身修养

7、,对学生拥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长期的学业失败则会使他们对自己目前的表现和未来的地位丧失信心,进而厌烦学校生活,采取反抗教师和同学的行为,最终导致辍学。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并配以科学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的学习、生动活泼的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对于成绩暂时差的学生,我们不能歧视他们,要付出更多的爱心。能诚心对待学生,真心关爱学生,热心帮助学生,耐心教育学生。3•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新理念提示我们,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8、,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部门要从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出发,把握好评价的导向作用,对学校和学生严禁以分数排名,更不能以分数作重点考核校长和教师。要不断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体系,结合学校特点开展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评价制度改革。4.采取措施,培养学习兴趣,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要科学安排课时,合理设置课程,学校要确保学生课前、课后和节假日的休息娱乐时间,不得利用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