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

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

ID:32627415

大小:56.1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_第1页
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_第2页
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_第3页
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_第4页
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95后:挑战代际冲突管理ChinaSelect衡杰企业管理咨询95后,拒绝被标签“70后”、“80后”、“90后”乃至“95后”是对不同年龄人群的标签化称呼。从群体的角度,可能大家会联想到某些特定年龄人群的特点,比如70后踏实、80后自信、90后自我。这是否只是一种感觉?有没有数据可以支持?作为专业为企业HR提供人才测评工具和解决方案的ChinaSelect公司,选取了在人才选拔和发展中常用的智力能力测验、典型人格测评及风险人格测评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智力推理能力方面:长达数十年的研究显示,在大多数工作类型

2、和层级上,特别是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的复杂的工作或角色,智力能力测验能有效预测工作表现和培训成果。普遍使用的能力测验包括言语推理、数字推理和抽象图形推理三个部分。某公司上千名候选人的分数显示,95后左右的人群言语推理和数字推理分数都明显略高于24岁以上人群。典型人格方面:人格是影响一个人是否适合某个工作和组织的关键因素。ChinaSelect的一个与工作方式和工作绩效有关联的人格测评结果表明,95后人群与其他年龄人群在多项人格特质上有显著差异,95后与更年长的人群相比,最为明显的是更不乐群好交、被领导意愿更低、

3、情绪上更不沉着冷静。风险人格方面:风险人格测评可以预测一个人是否容易有不良工作行为,比如不诚信、不合作以及难以承受压力。我们通过分析客户数据样本发现,95后左右年龄段的候选人在合规性上有风险的比例约为3%,抗压性上有风险的比例约占5%,这些约是较年长人群所占比例的2倍。从群体上看,虽然95后有上述特点,但依然不建议用“某某后”这样的标签来对个体进行区分。首先,落实到个人层面上,地域、家庭背景等因素对人的影响可能大于年龄因素的影❷,比如,两个分别在北京、上海的95后之间的差异,可能大于同在上海的一个80后和一个

4、95后之间的差异;其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年轻人的个性还没有完全定型,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改善,变得更有责任、情绪也更稳定,所以不能用标签建立刻板印象;最后,从心理测量学来看,人的心理特质随年代不同的变化很缓慢。我们连续3年对同一年龄段数据分析发现没有明显差异。目前尚没有数据可以比较70后、80后和90后甚至是95后在相同年龄段时的特点差异。余群建浙江大学客座教授HR,请比他更懂他近三年来,笔者参加过许多大型招聘会,参会求职者问招聘单位或招聘官最多的问题是“我来你们单位工作,我可以得到什么”,而不再更多地纠结

5、薪酬待遇、企业性质等问题,而且提问方式也是非常直截了当,不讳避任何心理问题。而HR面试新生代人时,经常被放“鸽子”,放“鸽子”的理由也很多,比如:前台太不漂亮、食堂饭菜太难吃、今天面试心情不好、今天面试和女朋友吵架了、今天来面试的路上遇到5个红灯……95后的面试观在很多HR和上司观念中,员工离职就被定义为“对组织的不忠诚”,但在95后员工的意识里面,组织和忠诚是两码事。曾经流行一个“词语填空”的话题,请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对“牺牲,岀卖组织”进行词语选择填空,结果这5个不同年代的人选择的词语

6、均不相同,分别答案为“宁可,也不”、“害怕,所以”、“与其,不如”、“即使,也要”、“白白,忘了”。在组织里面谁代表组织?上司代表组织!许多企业的员工也许一年到头也见不到老板一面,而对上司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因此,因为上司因素离职占员工离职理由的16%-30%,更无厘头的是,上司颜值太低居然也是95后员工离职原因之一。在职场中,95后员工与同事交流过程中,会真正体现“率真”的一面,但是他们自己却很在乎自己的心理感受,同事的一句“不合心意”的话就“裸辞”。我有一个做车间主任的朋友,有一次对一位95后女孩说话时

7、语气重了些:“干活儿的时候,手脚利索点”,结果这个女孩子就受不了了,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她领着她妈妈来车间辱骂了我朋友一顿后,便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了。95后考验上司“功底”职场中,很多上司给95后员工冠名为“瓷宝宝”,但笔者并不完全认可。俗话说“响鼓得用重锤敲”,但是对95后的批评,就有点不适应了。对他们的批评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在一对一的情况下责备,不可在大庭广众之下,尤其是万万不可当着他的下属批评他,“自尊”是他摆在第一位的;选择适当场所,最好比较宽松的环境,挖掘他内心的真实一面;清楚地说出责备的理

8、由,就事论事,要描述事件不要判断性质,批评侧重行为表现而非性格的评论,批评的时候要具体谈论事情而非归类性,并讲出具体事实;在批评沟通的时候,上司要花70%时间听他说,上司要学会倾听,在交流沟通中采用“开放式”而非“封闭式”;在批评中,上司不可失于情绪,坚决避免带着情绪进行沟通,对事不对人,要有理性、感性地纠正,并且提出期望和要求;在批评和交流沟通中抱着教导部属的心态,而不是上司的宣泄。马斯洛需求层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