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

ID:32616263

大小:991.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前自主学习,基稳才能楼高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标准: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规定符号1.概念过程: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而上.常用表达方式:等高线[反映地而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2作肝•I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3.等高线的特征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B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C山脊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D陡崖若干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E缓坡等高线分布稀疏,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度差较尘F陡坡等高线分布密集,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髙度差较大二、地形图的判读地貌类

2、型等高线特征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小外大,屮部稀疏,边缘密集丘陵海拔在500m以下,地面有起伏,相对高度较小,坡度较为和缓沙丘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较平坦岭谷相间山岭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山岭和山谷相间分布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1.抓住重要点位起点、终点、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2.作用:直观显示地势起伏状况和地面坡度陡缓。3.绘制步骤⑴绘剖而图的水平基线。(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岀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朋标,标

3、出相应的点。(4)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旦盖冒课堂讲练设计,新知_站突破知识点一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情景导入先思考材料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1)图小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是怎样的,试说明判断理由。提示:东北一西南走向C山脊处的等高线向地势较低(等高线上的数字注记较小)处凸出,可先据此确定山脊,然后根据一般的定向方法确定其走向。(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的地形特征是怎样的。并说明判断依据。提示:上部较陡,下部较缓。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陡峭,反之则表示比较平缓,图示山体西北坡等高线上密下疏。核

5、心要点掌握好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1.形状特征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一一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一一盆地或洼地;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來判断(示坡线一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等高线弯曲吋,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一一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一一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一一为鞍部地形;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示意图如下:2.判读等高线的数值同一等高线图上,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即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

6、度,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温度差。(2)估计陡崖的相对高度:一般情况下,等高线不能相交,因为同一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假设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n条,等髙距为d,则陡崖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n-l)d^H<(n+l)do(3)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海拔200m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一一平原地形;海拔500m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m,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一一丘陵地形;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m,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一一山地地形;海拔高

7、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一一高原地形。儿条特殊的等高线:0m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m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叭1000m线反映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m、3000m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m反映高原和高山的特征。1.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愈密,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表示坡度愈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等高线下疏上密,为凹形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判定。应用体验不可少1.下列图中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

8、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①②③④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解析:选B山脊: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鞍部: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m,瀑布的落差为72叽据此完成2〜3题。C.340mD.420m3.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mB.310mC.360mD.410mA.90mB.230m解析:2.D3.C第2题,rfl于图中等高距是100i

9、n,由此推理山峰附近第一条等高线的海拔是500m,向东依次是400叭300m,河流东岸自西向东依次是300叭400m,Q地高于40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