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615208
大小:59.37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13
《鄩氏诸器铭文及其相关历史问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鄩氏诸器铭文及其相关历史问题TheVesselswithXunClanInscriptionsandRelatedIssues作者:陈絜作者简介:陈絜,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原发信息:《故宫博物院院刊》(京)2009年第2期第13-26页内容提要:周代金文所见之鄩氏,应该是文献失载的子姓之国或子姓之族,乃殷商王族之支庶,或为殷末征人方的直接产物,其地望大致在今山东济南附近。周人入主中原后,鄩氏臣服于有周,甚至直接成了齐国的附庸。两周之际,该族曾经与曹姓之邾、任姓之吕或曹姓之莒等小国联姻。春秋晚期,则为强齐所吞并。而传统的莒国妀姓之说,尚有疑点,曹姓之
2、说或更为可靠。至于鄩仲匜铭中的“”,实为“吕子”二字的合文,其中的“〓”符,是借笔合文的指示符。关键词:周代/青铜器铭文/鄩族/族姓/地望期刊名称:《先秦、秦汉史》复印期号:2009年04期 一小引 1981年4月,在山东临朐县嵩山公社泉头村发现一处周代贵族墓葬(简报编号为“乙墓”),出土青铜礼器凡10件,计鼎3、鬲2、簠2、盘1、匜1、壶1,其中有铭文者共5器,即上曾太子鼎1件、齐趫父鬲2件、鄩仲盘与鄩仲匜各1件①。联系1977年秋发现的甲墓等资料综合判断,该墓葬的年代大致应属春秋早期,墓主人齐趫父之等级地位虽谈不上显赫,但应该是齐国公族或
3、从公族分离出来的支族成员。这批材料曾引起研究者的一定关注,如孙敬明、何琳仪、黄锡全②以及李学勤③等先生各有相关的研究文章公开发表,均提出了非常独到的见解,这对了解两周时期山东地区古国、古族及相互关系意义甚大。不过,笔者在翻检相关铜器铭文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鄩氏的族姓问题似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也就是说,两件与鄩氏家族相关的铜器,其铭文释读及相关史事阐述上还存在一定的疑点。今将个人的初步意见写出,以供同行批判。同时,也希望能对山东地区古国、古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所助益。 二周代鄩氏的族姓与鄩仲器物铭文的释读 鄩仲盘与鄩仲匜均为媵器,其铭文大致相同,
4、现抄录如下: 鄩仲盘(春秋早期)[图一:1]: [图一:1]鄩仲盘铭文拓本 (《集成》10135) 撏(鄩)中(仲)賸(媵)中(仲)女子宝般(盘),其迈(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集成》10135 鄩仲匜(春秋早期)[图一:2]: [图一:2]鄩仲匜铭文拓本 (《集成》10266) 撏(鄩)中(仲)賸(媵)中(仲)女宝也(匜),其迈(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集成》10266 仅就文字言,这两件器物的铭文似乎并不难读,有争议的地方无非就是匜铭中的“”。如孙敬明等先生认为,“‘’是未完成的字上半部。即写到‘’时,因
5、考虑到以下行款布局,废掉‘’,而在其下接写‘子’。为便于说明或区别起见,又在‘子’下标明类似重文符号的‘〓’以示之。这与郭老在考释虢仲簋所提出的‘钩倒’现象颇为类似。因此,本铭‘〓’可能不是一般的重文符号,而是特殊的‘弃字’符号”。基于这样的认识,孙敬明等先生认为匜铭中的“仲女”亦当读作“仲女子”,与盘铭并无二致。李学勤先生径读作“仲女子子”,即认为“子”下的“〓”为重文符,而“子”字之上的“”构,则被直接忽略。无论具体读法有何差异,诸位先生对这一女子称名形式的整体看法还是一致的,即认为这一女子名号中不带女姓,不符合两周“女子称姓”规律或习俗。于
6、是,他们均求诸文献,将上引金文中的“鄩氏”,与《通志·氏族略》及《史记·夏本纪》中的斟鄩氏相联系,提出金文“鄩氏”为夏之后裔、乃姒姓之国族的观点。这一看法,广为学界所接受④。当然,笔者自己也不能例外⑤。现在看来,这一问题或有待于进一步探讨⑥。 周代鄩氏铜器,除了上引鄩仲盘与鄩仲匜之外,尚有上海博物馆所藏两周之际的鄩伯匜(《集成》10221)一器,其铭文为此前作相关研究者所忽略[图二:1、2]。尽管该匜铭文残缺过甚,但我们还能依照文字残构以及金文通例加以补苴,它对理解上引鄩仲器物铭文及探讨周代鄩氏的族姓等问题,还是具有较大的价值的。今据私意补录如
7、下: 噚(鄩)白(伯)作邾子□□[朕(媵)]也(匜),[子〓孙]〓永宝用。《集成》10221 鄩伯匜铭“鄩”字从“寻”、从“口”,其中所从之“口”,仅起繁化增饰作用,并无太多深意可言,这在商周古文字中有大量例证,以前已有相关论述,故不赘言⑦。二行末字略残,但“廾”形清晰,其上部左边“舟”字也基本完整,右边尚保留一尾部略微向右斜出的竖道,整体形构与金文习见的“”也即“朕”字比较,显然相同。所以,我们隶定作“朕”、读为“媵”,大致不会有大问题。三行第二、第三字俱残,揆诸金文通例,似当读作“子孙孙”或“子子孙孙”,其中“子”字的头部还残存大半,“孙
8、”字所从之“糸”也还完整,而其下又有重文符“〓”。现所缺者,无非就是第二行介于“子”、“媵”之间的文字,根据所留空间判断,大概残去二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